-
公开(公告)号:CN118208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91698.5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节流元件卡板、管板及其适用的热交换装置和固定方法,其中节流元件卡板包括:多个节流元件安装孔,当节流元件卡板进行组装后,节流元件安装孔和传热管的第一端口在传热管的延伸方向上一一对应,节流元件适于在穿过节流元件安装孔后延伸至传热管的第一端口内;多个定位孔,贯穿设置在节流元件卡板中,管板的第一表面开设有管板孔,当节流元件卡板进行组装后,定位孔和管板孔的空间位置一一对应;以及多个定位件,定位件适于在穿过定位孔后继续插入管板孔,以固定节流元件卡板和管板。本申请提供的节流元件卡板和固定方法能够在保证传热管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将节流元件可靠固定于传热管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744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613923.4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反应堆的启动加热系统,用于向核反应堆的罩壳内的冷却剂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量输入装置,其用于将高温热介质通过加热管路输送至所述堆芯处,以使所述反应堆冷却剂升温;所述堆芯和所述热量输入装置之间还连接有回水管路,低温热介质通过所述回水管路流回至所述热量输入装置;所述加热管路位于所述堆芯处的一端的位置高于所述回水管路位于堆芯处的一端;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罩壳内,并通过管路与外部回路相连,以将热量导出至外部回路;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满足全自然循环核反应堆达到临界前冷却剂的升温需求,并保证一定的自然循环,保障反应堆启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01898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280284.0
申请日:2021-10-3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气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验证氢气爆燃环境中设备可用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测试模块、供气模块、加热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试验件控制模块和安全防护模块;所述测试模块用于提供氢气爆燃环境,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试验数据;所述供气模块连接所述测试模块的气体进口,提供验证试验所需气体;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对所述测试模块的气体进行加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测试模块得到的试验数据;所述试验件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台上的试验件,并对试验件进行信号控制;所述安全防护模块用于对测试模块进行安全防护。本发明具有较大的规模,可创造不同条件下的氢气爆燃过程,验证设备在各类氢爆环境条件下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46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1127714.X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全 , 刘畅 , 矫明 , 张伟 , 应秉斌 , 唐力晨 , 巢孟科 , 张锴 , 景益 , 林绍萱 , 贺寅彪 , 邵长磊 , 李晨 , 门启明 , 张星亮 , 黄俊 , 姚彦贵 , 尤岩 , 张毅成 , 李经怀 , 杨星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缓解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磨损的系统和方法,属于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内套筒、传热管束和初级分离器,所述内套筒、传热管束和初级分离器均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和内套筒之间形成下降通道,所述下降通道的入口出设置有阻力元器件。通过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服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由于流场不均或流速过快导致传热管束发生流致振动磨损,在不影响换热效率的基础上,有效避免了传热管束破裂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5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69953.8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自然风冷温度场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包含内部流道的控制棒驱动机构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外部温度进行仿真,获得若干组不同热载荷下,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热流密度和第一表面温度;建立一体化堆顶组件自然风冷模型,根据得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表面热流密度进行仿真,得到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第二表面温度;采用插值法确定第一表面温度和第二表面温度之间的平衡点温度,即为所需的分析结果。基于敏感性分析原理,采用驱动机构单根模型热虹吸和全场模型自然风冷双向耦合分析过程,最终得到驱动机构表面热流密度和温度场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66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78013.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匀速移动热源下压电杆力学性能分布规律获取方法及系统,涉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在傅里叶热传导方程中引入热松弛系数,并对热流分量按分数阶时间参数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得到的广义热传导模型;建立不计体力的运动模型、压电杆电位移为常数时的本构模型;对广义热传导模型、运动模型以及本构模型进行无量纲处理,得到对应的控制方程;对控制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并结合特征值法求解得到位移场、温度场和应力场;基于拉普拉斯数值逆变换得到温度场、位移场以及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本发明结合分数阶广义热传导方程,并通过Laplace变换、特征值法以及Laplace数值逆变换进行数值求解,结果准确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48708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67430.8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9/04 , G21C15/18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出口流量高度均匀的堆内构件及其设计方法,涉及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堆芯出口冷却剂流量分配均匀性差的问题,平衡了堆芯出口各处流阻,降低了各流道之间的横向流,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堆芯上板和安装在堆芯上板上方的支承柱组件,所述堆芯上板上设有若干流水孔和安装孔,所述流水孔由圆形流水孔和方形流水孔构成,所述圆形流水孔分为功能不同的第一圆形流水孔和第二圆形流水孔,所述方形流水孔与圆形流水孔的面积比为1.1:1~1.3:1。
-
公开(公告)号:CN11333483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481605.7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伊克森(厦门)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30B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树脂压实减容的超压机,包括下横梁、上横梁、立柱,上横梁顶部装有主液压缸,中横梁中心开设有通孔,中横梁的顶部并位于通孔处设置有转动套,转动套的内部具有方形的内腔,转动套与中横梁转动连接,主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转动套和通孔,主液压缸活塞杆上设置有方形的阻挡块,转动套由调节电机驱动其转动,中横梁由辅缸驱动。该超压机主液压缸和辅缸协同工作,对钢桶采取预压和深压。预压时主液压缸驱动压头、辅缸驱动中横梁,同时对钢桶中心和边缘预压;之后深压,横梁仍对钢桶的边缘保持压力,而主液压缸继续驱动压头深压钢桶的中部,既保证对钢桶具有较好的压缩均匀度,又不需要主液压缸输出很大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1898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80284.0
申请日:2021-10-3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5/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气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验证氢气爆燃环境中设备可用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测试模块、供气模块、加热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试验件控制模块和安全防护模块;所述测试模块用于提供氢气爆燃环境,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试验数据;所述供气模块连接所述测试模块的气体进口,提供验证试验所需气体;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对所述测试模块的气体进行加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测试模块得到的试验数据;所述试验件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台上的试验件,并对试验件进行信号控制;所述安全防护模块用于对测试模块进行安全防护。本发明具有较大的规模,可创造不同条件下的氢气爆燃过程,验证设备在各类氢爆环境条件下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90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80213.0
申请日:2021-10-3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9B25/00 , G21C17/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严重事故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模拟核电站严重事故氢气爆燃环境的试验装置,包括压力容器、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主管路和气体分支管路、及加热模块;所述压力容器的底部设置与气体主管路连通的氢气主进气口,侧壁上设置分别连通对应气体分支管路的氢气分支进口、氧气进口、空气进口、氮气进口和水蒸气进口;所述压力容器的内腔设置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模拟环境,每层所述模拟环境分别设置温度测点、压力测点、样气取气点、水蒸气浓度测点和点火器;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氢气主进气口位置相对应。本发明可模拟核电站严重事故条件下安全壳较大空间的氢气爆燃过程,获得爆燃过程中温度、压力等信号变化,为氢气爆燃过程演变提供基础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