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2732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56293.2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04 , F01K25/103 , F01K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液态金属联合循环系统,包括液态金属循环回路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第一液态金属泵、热源、高压金属蒸气透平、低压金属蒸气透平、第一发电机、第一金属冷凝器金属侧、第二金属冷凝器金属侧、第二液态金属泵构成液态金属循环回路。sCO2主压缩机、sCO2分压缩机、低温sCO2回热器、高温sCO2回热器、第一金属冷凝器二氧化碳侧、第二金属冷凝器二氧化碳侧、sCO2透平、第二发电机,预冷器,构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氦气循环为顶循环,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为底循环,联合循环的热效率比单独的顶循环或底循环高。且液态金属循环压力低,设备制造难度小,材料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788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19354.3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 F23L15/00 , F22D1/36 , F22D1/50 , F28B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褐煤机组的烟水复合加热系统及方法,包括炉膛,炉膛出口烟气部分进入空预器进行换热,在空预器中参与换热的空气是由送风机和一次风机输送的空气;所述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前分别设有用于对环境冷风进行平衡加热的冷凝水预热器;所述空预器前设有用于对送风机和一次风机输送来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烟水平衡复合器;所述空预器后设有用于对空预器出口热风进行提升加热的热风高温加热器。本发明通过三个部分对不同温度的空气进行加热,保证在综合节能改造的烟水复合系统改造中,对于环境温度变化的褐煤机组,保证其一次风热风温度或二次风热风温度,稳定燃烧,保障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026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911270824.X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级联型式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包括直燃加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和间接加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由二氧化碳泵、中间冷却器、高低温回热器、燃烧室、高低温透平、发电机、冷却器、水分离器、冷凝器、二氧化碳收集装置、高温热交换器等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级联型式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方法,将直燃加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的透平排气热量作为间接加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的主加热器热源,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本发明系统能量利用率高,热端温度高,循环效率高,且可吸收外部低品位热量并以高效率发电,系统不排放污染物,100%捕集二氧化碳,系统无压缩机,设备简化,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543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910183227.7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分为热电联产模式和纯发电模式,包括主压缩机、分压缩机、透平、发电机、高温余热回收器、低温余热回收器、冷却器、空气预热器、炉渣冷却器、给料机、低温空气预热器、省煤器、锅炉等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方法,在供暖期,系统运行于热电联产模式下;在非供暖期,系统运行于纯发电模式下。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用于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分布式发电系统,以适合于我国北方冬季清洁供暖需求,并获得较高的全年运营效益。本发明的系统具有效率高、设备少、运维简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123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910166777.8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二氧化碳循环与液化空气储能的调峰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液空储能子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液空储能子系统包括空分装置、液氮及液氧储罐、液氮及液氧泵、高低压氮气透平、氮气收集装置、第一发电机、储热装置、传热介质泵、切换阀等。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循环泵、高低温换热器、燃烧室、二氧化碳透平、第二发电机、水分离器、冷却器、液体二氧化碳收集装置等。液空储能子系统在低谷时储存电力在调峰时释放,并将天然气的能量在调峰时由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转换为电力,系统储能量大,调峰能力强,具备大规模快速负荷调节能力,系统效率高、无污染、零排放、100%碳捕集,副产品经济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8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1351041.X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为载体的闭式能量转换远传及固碳系统,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镁的子系统、镁与水反应发电及制氢子系统、固碳子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镁为载体的闭式能量转换远传及固碳方法,可再生能源电厂的冗余电力提供给电解镁厂,电解镁厂生产的镁通过远距离运输环节输送至使用地点。镁与水在反应器中反应生成氢和氧化镁,反应热输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用于发电。镁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镁给氧化镁固碳装置,氧化镁固碳装置中的碳酸化反应热传递给二氧化碳循环用于发电。本发明可大量消纳可再生能源,可实现能量的大规模远距离传输,可制备高品质的氢气,可固定二氧化碳,可向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提供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081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80295.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运行系统和储能方法,压缩空气储能运行系统包括预热器,所述预热器的进气口与大气连通;压缩机组,所述压缩机组与所述预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储气装置,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压缩机组连通,用于存储压缩空气;换热组件,包括串联设置的换热器组、储热介质冷罐和储热介质热罐,所述储热介质冷罐与所述预热器的储热介质入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发电机组,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本发明能够维持压缩空气储能运行系统稳定运行,同时提升储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7610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1410324.2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8F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翅片换热管,包括:传热管;用于扩展传热管的外侧换热表面,形成微流道,约束管外流体沿传热管轴向的逆流,同时产生扰流作用的外翅片组;用于减少传热管管外侧流体的横向流动的外翅片组框架;传热管外壁与多个外翅片组相连,外翅片组沿传热管轴向排列,外翅片组上设有孔洞,多个外翅片组的孔洞形成与传热管轴向平行的微流道;外翅片组周围与外翅片组框架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了外翅片换热管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外翅片换热管的管内、外流体之间实现完全逆流换热,可实现小温差传热;管外流体在经过外翅片组的微流道结构时,翅片有充分的扰流作用,提高对流传热系数;可用于制造高效紧凑换热器,尤其适用于气体‑气体换热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22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55664.X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压缩空气储能耦合空分氧气富氧燃烧的装置系统及其方法,所述装置系统包括储能单元、空分单元、释能单元、换热单元和燃烧单元;所述储能单元、空分单元和释能单元依次连接;所述空分单元和燃烧单元相互连接;所述换热单元用于各单元内部及各单元之间的热量交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环境空气通入储能单元进行压缩储能,得到压缩空气;(2)将压缩空气通入空分单元进行空分,得到氧气和氮气;(3)将氧气通入燃烧单元进行富氧燃烧;(4)将氮气通入释能单元进行膨胀作功;(5)利用换热单元对各单元内部及各单元之间进行热量交换。本发明实现了液态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与火力发电系统的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69781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16047.6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1/0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凑型蒸馏装置和系统及其应用,包括在加热室上部设置原料水进口,供原料水进入加热室进行加热蒸发;在加热室的侧壁底部设置浓缩污水出口,通过加热室的加热蒸发后浓缩形成的污水从浓缩污水出口排出;在加热室的顶部设置带有蒸汽出口的蒸馏隔板,蒸馏隔板在原料水进口的上方,经过加热室加热蒸发的水蒸汽经过蒸汽出口进入加热室上层,并在蒸馏隔板上形成冷凝水,冷凝水通过蒸馏隔板上部设置的净水出口排出。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作、低能耗;通过采用原料水直接进入高温段及控制每级紧凑型蒸馏装置较小的温差的设计方案,提高了系统的利用效率;且无需添加阻垢剂等添加剂,既解决了结垢和腐蚀的问题,又可有效地保留水质的纯净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