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6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630324.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佛山智优人科技有限公司 ,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IPC: G10L15/22 , B25J9/16 , G10L15/26 , G10L21/02 , G10L21/0208 , G10L21/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搬运机器人的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设置在搬运机器人上的麦克风设备进行控制语音采集处理,获得控制语音信息;对所述控制语音信息进行语音增强处理,获得增强控制语音信息;对所述增强控制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处理,获得语音识别结果;基于所述语音识别结果生成所述搬运机器人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语音控制模块中;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对所述搬运机器人进行控制处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解决了在设计移动机器人语音控制系统时过滤噪声能力弱的问题,特别是应对散漫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47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310026528.5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端协同的柔性产线机器人学习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柔性产线机器人操作技能进行采集与标注,建立机器人作业技能库,实现机器人操作任务的技能化解析与表征;基于所述技能化解析与表征,通过机器人操作技能建模与学习方法来获得机器人操作技能模型;在虚拟仿真环境中训练机器人操作技能模型,实现机器人操作技能的虚实迁移与衍生,生成机器人操作指令。本发明通过对机器人复杂操作任务进行技能化表征、学习、迁移与衍生等操作,以学习的方式赋予机器人具备一定自主决策与学习的能力,无需对每个任务进行繁复调试与编程,大幅度提升编程效率及任务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96321.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激光增材自适应修复方法和系统,通过安装在激光增材熔覆头上的视觉装置识别待修补位置的特征,然后通过算法对缺陷特征进行识别分析,自动提取灰度值;最后机器人通过视觉装置识别到的缺陷位置,带动激光熔覆装置依次完成数个待修复位置的激光修复工作;将当前准备修复工件的基材以及用于修复的材料导入到控制系统中,然后系统会根据基材、修复材料以及孔洞尺寸自动生成一组用于修复孔洞的参数,该参数包括激光的功率,送粉的速率,保护气的流量,激光修复持续的时间等;能够根据孔洞大小自适应调整激光参数,以对不同大小孔洞进行精准、针对性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59335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28437.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节拍虚拟仿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挤压生产线生产节拍可按需控制的虚拟仿真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挤压生产线构建Petri网虚拟仿真模型;S2.获取生产任务的实时订单数据,然后传输至所述Petri网虚拟仿真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到最优订单排产顺序;S3.获取挤压生产线上各个生产设备的工况数据,然后传输至所述Petri网虚拟仿真模型中进行仿真测试分析,并根据所述最优订单排产顺序生成指令发送至挤压生产线上各个生产设备,控制各个生产设备的运行。本发明能够更加有效地仿真挤压生产线上生产资源在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并在无实物的情形下对生产订单进行调整以及对调整后的订单效果进行验证,能够真实反映挤压生产线的实际情况,提高整个挤压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904835.4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GV电柜自动化组装生产系统、方法及平台,通过用于拆垛翻转柜体并将柜体平躺放置的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实时组装柜体的柜体组装单元;用于实时检测组装完成柜体的柜体检测单元;以及用于翻转柜体并将柜体立正放置的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可视化监控柜体实时装配生产作业的可视化监控单元;用于实时控制AGV作业的控制单元。结合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孪生映射单元、模型模拟构建单元、溯源更正单元。可以实现整线占地面积小,结合智能机器人组成上下料机构,节省空间,具有模块化特点;实现了去经验化,实现对机柜组装过程可视化监控,以及可根据检测异常数据实时溯源,并根据检测异常数据实时更正柜体组装生产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557633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61674.X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任务级多机器人协同运动规划系统与方法,该方法包括:给定各机器人单体作业子任务的前提下,进行机器人单体相对于环境静态障碍物的无碰路径规划,实现机器人单体与环境的“无碰撞”,以及,在确保各机器人单体子任务的情况下,多机器人动态障碍物之间协同规划,以最短路径为约束条件,实现多机器人空间资源的“无冲突”,有效解决大型复杂结构件多机器人协同加工难题,提升多机器人系统的协同规划效率与任务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2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71016.6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IPC: G01C21/00 , G01S17/86 , G01S17/89 , G01C21/16 , G09B29/00 , G06T7/73 , G06T7/33 , G06T7/13 , G06T7/60 , G06V20/50 , G06V20/70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感知的多层级语义地图构建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感知的多层级语义地图构建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三维点云数据、场景图像和运动状态数据;将三维点云数据投影至图像平面,得到深度图像;对三维点云数据和运动状态数据进行点云配准和位姿预测,得到里程计位姿;基于三维点云数据和多类传感器的里程计位姿,生成点云地图;基于深度图像和多类传感器的里程计位姿,对深度图像中的各语义区域进行外接椭圆拟合处理,得到物体包络地图;将坐标对齐后的点云地图和物体包络地图融合为语义地图。采用本方法能够使得语义地图能够表征更多的场景信息,以及提升地图的辨识度、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70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61480.X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Abstract: 为了解决当前的机器人涂胶沿用了传统的切削工艺的轨迹规划方法,没有对涂胶工艺模型进行充分的分析,仅对单位时间的出胶量进行控制,没有考虑大范围涂胶区域下胶水的连续均匀性,也无法保证整体的散热效果及粘接质量,导致涂胶效率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高性能涂胶轨迹规划方法、介质及系统,通过对涂胶的材料叠加情况进行仿真,基于轨迹的平顺性对轨迹的拐角位置进行光顺、基于涂胶的散热性能对轨迹的进给速度各向异性进行优化,并结合轨迹间距、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具有高阶光顺、各向异性特性的涂胶轨迹,可提升机器人涂胶的效率及胶体的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6836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721369.6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形映射的自由曲面恒力铣削轨迹规划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铣削自由曲面零件的三维网格模型及铣削刀具模型;将三维网格模型一一对应的映射为二维网格模型;对二维网格模型的二维铣削加工轨迹进行规划处理,获得二维铣削加工轨迹;计算基于二维铣削加工轨迹加工二维网格模型时的第一材料去除率;利用第一材料去除率计算所述三维网格模型的第二材料去除率;判断第二材料去除率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将二维铣削加工轨迹通过共形映射算法的逆映射方式映射到三维网格模型中,获得自由曲面零件的加工轨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为自由曲面零件的铣削提供加工质量更好、计算效率更高的加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310026528.5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端协同的柔性产线机器人学习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柔性产线机器人操作技能进行采集与标注,建立机器人作业技能库,实现机器人操作任务的技能化解析与表征;基于所述技能化解析与表征,通过机器人操作技能建模与学习方法来获得机器人操作技能模型;在虚拟仿真环境中训练机器人操作技能模型,实现机器人操作技能的虚实迁移与衍生,生成机器人操作指令。本发明通过对机器人复杂操作任务进行技能化表征、学习、迁移与衍生等操作,以学习的方式赋予机器人具备一定自主决策与学习的能力,无需对每个任务进行繁复调试与编程,大幅度提升编程效率及任务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