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885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638095.X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56 , C12N9/42 , C12N15/85 , A23L33/00 , A23K20/189 , A01K67/027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高膳食纤维饲料诱导,取竹鼠盲肠、结肠食糜,分离其微生物总RNA,通过宏转录组学分析筛选糖苷水解酶基因,获得有表达β‑葡聚糖酶功能的新型β‑葡聚糖酶基因HG278,该基因编码的β‑葡聚糖酶在pH3.0~8.0酶活力呈锯齿形变化,对胃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具有较高的耐受力,非常适合在猪胃肠道中发挥功能,是一种良好的饲料和食品,亦可用于制备用于改善胃肠道内环境、药品、食品、保健品等用途的酶制剂,具有较广泛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29706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65826.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IPC: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腿病的番鸭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雏公、母番鸭经过常规品系标准检测选留后,在第49日龄~77日龄时测量胫围,选留胫围离均差大于0个体留种,公番鸭选留率1.51%~1.94%,母番鸭选留率26.84%~30.22%;S2、在200日龄按公母配比1:15~20组建家系,繁殖下一世代;S3、经过至少3个世代选育后,得到无腿病的番鸭。本发明对公、母番鸭胫围大小进行测量筛选,测定结果准确,在对番鸭个体进行胫围选育的同时,不放松对其它性状的选育,使产品综合性能提高,更具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2962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711237467.8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IPC: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番鸭产蛋量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早期初选,将雏鸭根据体型健壮程度按比例选出优质群体;第一次产蛋选择,依据上世代全期产蛋数结合系谱资料计算出的本世代个体的育种值,按照比例选留产蛋量育种值高的公鸭和母鸭;产蛋测定,当母鸭开产时,记录母鸭的个体产合格蛋数;第二次产蛋选择,根据本世代母鸭产蛋量结合系谱资料按照比例选留产蛋量育种值高的公鸭和母鸭;组建家系,公鸭和母鸭按照比例组建全同胞家系,繁殖下一世代,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很好地解决了继代和产蛋选择之间的矛盾,兼顾了产蛋后期产蛋量的遗传贡献,提高了选种效率,并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5148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00515.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广东南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A01K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粪装置及清粪系统,该清粪装置包括:清粪带、支撑架及驱动组件,清粪带包括水平段和向上倾斜段,水平段为输入端,向上倾斜段为输出端,清粪带及驱动组件均置于支撑架上,且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清粪带传动以形成循环输送回路。由于清粪装置的输出端向上倾斜设置,使向上倾斜段远离地面,禽舍外的末端清粪设备能直接置于该输出端的下方并将掉落至其上的粪便转走,从而无需在两者的搭接处开挖基坑来实现粪便的二次转移。由于移出禽舍内的粪便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转移,避免了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粪便对末端清粪设备的腐蚀,提高了整个清粪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80110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710183401.9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物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非典型瘟病毒RT‑PCR检测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特异性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所述试剂盒包括所述引物、Prime Script 1 step酶混合物、2×1 step缓冲液和无核酸酶水。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所述特异性引物或所述试剂盒检测猪非典型瘟病毒的方法。本发明引物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可以于各种临床样本中检测、鉴别出猪非典型瘟病毒,从而可以快捷及时地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468685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510122425.4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A23K50/75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10/38 , A23K20/147 , A23K20/158 , A23K20/26 , A23K20/20 , A23K20/142 , A23K20/174 , A23K20/22 , A23K20/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玉米豆粕型黄羽肉鸡小鸡饲料,属于家禽饲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黄羽肉鸡小鸡饲料中大量使用低单宁高粱(即总丹宁含量低于0.2%)和皮大麦替代玉米,用优质的杂粕添加合成氨基酸替代豆粕,通过添加酶制剂消除高粱、皮大麦及杂粕中抗营养成分的影响,大幅降低饲料成本,饲料质量稳定,能保证鸡只健康生长。本发明的无玉米豆粕型黄羽肉鸡小鸡饲料日粮成本低,质量稳定,且鸡只生长性能表现良好。本发明的无玉米豆粕型黄羽肉鸡小鸡饲料可以大幅降低该阶段小鸡饲料成本和养殖成本,同时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8578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081270.1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炭烤肉中多环芳烃含量的烤制方法。烤制方法包括:步骤1、将待烤制的肉分装到带密封盖的盒中,将食用油添加至盒中,食用油与鸡肉重量的比例为25~50mL/1000g,封盖;步骤2、将步骤1中密封好的肉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步骤3、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肉置于烤架上烤制。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炭烤肉中多环芳烃含量的烤制方法工艺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烤制过程中无需添加非必要的食品添加剂,保留食品本身的风味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肉制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节省成本,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2889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711122292.6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猪达100kg体重日龄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通过优化的GBS技术对3702头具有重要经济性能记录的杜洛克猪群体进行GWAS研究,通过对GWAS结果的分析得到一个影响猪100kg体重日龄的SNP(chr1:179368307)位点,对这个位点在中国地方猪种及商品猪种中进行SNP频率分析,发现其SNP频率分布在地方猪种和商品猪种中存在显著差异,商品猪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地方猪中G为优势等位基因。商品猪生长速度要高于地方猪种,说明该SNP位点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优良猪种的选育。在生长速度慢的群体中,通过选择等位基因A的个体进行育种,可以提高猪群体的生长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385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28705.6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广东温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 , 南京农业大学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切鸡卤水再利用的方法。本发明的白切鸡卤水再利用的方法,主要是再利用白切鸡卤水中的辅料成分和营养成分制作鸡汤。本发明的白切鸡卤水的再利用方法将白切鸡卤水再利用,方法操作简单、耗时低,整个煮制时间约30min,所耗时间为现有鸡汤生产企业的1/4左右;避免了白切鸡卤水中的辅料成分和营养资源浪费,减少环保压力,也降低了企业污水处理的成本;且不需要额外投入高温高压的设备,利用各生产线的优缺点,完美的将白切鸡生产线和鸡汤生产线结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益更有利于将鸡肉食品生产线的规模化、标准化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15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61971.1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9 , G01N21/3577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透反射光谱技术的油脂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若干种油脂样品,进行定标的湿化学检测;S2.制定油脂各指标的油脂脂肪酸参考标准;S3.同步对收集的油脂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S4.通过定标软件OPUS8.1,根据S1中油脂样品定标的湿化学检测值和S3中近红外光谱,进行谱图预处理,根据光谱残差、马氏距离、组分密度值剔除异常光谱和湿化学值,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油脂的定量模型;S5.对已建立的定量模型进行算法验证,确定最佳定量模型;S6.定量模型盲验证;S7.对待测油脂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得到预测结果;S8.根据S2中制定的油脂脂肪酸参考标准,对定量模型所得的待测油脂样品脂肪酸结果进行分析,鉴别其掺假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