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发热辊装置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8859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317664.5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发热辊装置,能减少用于在辊主体的内侧周面上设置次级导体所需要的加工工序。所述感应发热辊装置(100)包括:辊主体(2),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以及感应发热机构(3),设置在所述辊主体(2)的内部,具有使所述辊主体(2)感应发热的感应线圈(32),在所述辊主体(2)的内侧周面(201a)上通过堆焊形成有次级导体(4)。

    提高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带钢横向温度均匀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354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50885.9

    申请日:2016-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带钢横向温度均匀性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框架、平面电磁感应器(11)、磁极,在上部框架(10)上设置一组中间固定磁极(4)、一组左右中部可移动磁极(3、5),一组左右边部可移动磁极(2、6),一组左右边部屏蔽罩(1、7),在下部框架上镜像布置有相同磁极和屏蔽罩。在带钢运行方向出口处配置有扫描式温度仪(20)。该方法首先针对不同规格带钢在过程机对横磁设备各个磁极和屏蔽罩进行初始位置设定;然后当带钢通过横磁设备后,将测温仪数据在带钢宽度方向上按一定比例分为固定区域、中部区域、边部区域和带钢边沿四个部分,根据各区域带钢温度实际值,按照不同策略分别调整磁极和屏蔽罩位置。

    一种基于涡流加热的黑体面型温度源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45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15967.7

    申请日:2017-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涡流加热的黑体面型温度源及使用方法,温度源包括隔热陶瓷筒,其内腔设有钨铜合金块,钨铜合金块上表面设有黑体辐射源,钨铜合金块和黑体辐射源形成的整体结构与隔热陶瓷筒的内壁之间具有气隙,隔热陶瓷的外周套设有感应线圈;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热端埋设在黑体辐射源中;陶瓷管穿过隔热陶瓷筒的底部,上端与钨铜合金块与隔热陶瓷筒之间形成的气隙联通;温度源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冷却送风系统和加热控制系统,陶瓷管的下端与冷却送风系统连接,感应线圈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均与加热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低、中和三个温度层次,有效辐射面积较大、温度稳定性高以及温度均匀性好。

    电磁绕线盘组件及电磁加热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0761359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94947.5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绕线盘组件及电磁加热器具。所述电磁绕线盘组件包括第一绕线盘,所述第一绕线盘包括第一绕线基座,所述第一绕线基座呈筒形结构,所述第一绕线基座上绕置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线圈单元,多个所述线圈单元在所述第一绕线基座的轴向上间隔分布。本发明提供的电磁绕线盘组件,在筒形结构的第一绕线基座上设置包括多个线圈单元的第一线圈,并使多个线圈单元间隔设置,以使第一线圈工作时产生的磁感线分布更利于使锅体内各部分的加热均匀,从而提高锅内烹饪食物的口感。

    加热线圈和热处理设备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37622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380053162.5

    申请日:2013-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40 H05B6/104 H05B6/365 H05B6/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线圈(21),包括:至少一组加热导体(23,24),其中一组加热导体(23,24)布置在工件(10)的侧面,另一组布置在工件(10)的相反侧面;以及多个连接导体(29),用于将一组加热导体(23,24)的端部与另一组加热导体(23,24)的端部连接,其中所述一组加热导体(23,24)面向工件(10)的一部分,每个加热导体(23,24)与至少两个连接导体(29)连接;以及连接导体,其从每个加热导体(23,24)中的端部以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

    一种局部对流加热的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04219809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241950.9

    申请日:2013-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对流加热的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涉及厨房烹饪技术领域,解决了局部对流加热线圈电磁线圈的电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局部对流加热的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线圈盘和磁条,线圈盘包括绕装在线盘支架上的内环线圈和外环线圈,所述线圈盘还包括绕装在外环线圈处的对流加热线圈,对流加热线圈与外环线圈之间层叠设置,并且对流加热线圈按阵列间隔分布在内环线圈外侧。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电磁炉,可以是平面加热时的电磁炉,也可以是具有凹面加热的电磁炉。

    多锅具兼容电磁炉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56653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629778.9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曹静明

    Inventor: 曹静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锅具兼容电磁炉。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兼容性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磁加热装置和至少一个容器适配器,容器适配器配设在电磁加热装置上,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感应线圈支架、若干个下磁条、磁柱、线圈盘、定位骨架、外壳和磁路气隙调整装置,线圈支架上表面与下磁条的下表面粘结固定,下磁条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向上的折弯,下磁条整体呈L形,下磁条的内侧端部均与磁柱固定连接,每个上磁条的位置均和一个下磁条的外侧端部的向上折弯位于同一垂线上,磁路气隙调整装置、外壳、线圈盘、磁柱和感应线圈支架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垂线上。本发明方便在同一台电磁炉上自如的使用各种锅具。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5326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082838.5

    申请日:2013-03-14

    Inventor: 黄建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圈盘组件和具有该线圈盘组件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上间隔开地设有多个触点,所述线圈盘的内引线和外引线中的一个与电源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中的一个相连;和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在多个所述触点之间可移动且与多个所述触点中的一个相连,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中的另一个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圈盘组件具有加热效率高、能耗低、加热区域精确等优点。

    加热线圈和热处理设备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37622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80053162.5

    申请日:2013-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40 H05B6/104 H05B6/365 H05B6/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线圈(21),包括:至少一组加热导体(23,24),其中一组加热导体(23,24)布置在工件(10)的侧面,另一组布置在工件(10)的相反侧面;以及多个连接导体(29),用于将一组加热导体(23,24)的端部与另一组加热导体(23,24)的端部连接,其中所述一组加热导体(23,24)面向工件(10)的一部分,每个加热导体(23,24)与至少两个连接导体(29)连接;以及连接导体,其从每个加热导体(23,24)中的端部以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