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78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1056130.8
申请日:2022-08-30
申请人: 安徽华业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307/3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收率椰子醛的合成方法,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先由1‑溴戊烷与镁反应生成格氏试剂,格氏试剂再与丁二酸酐反应生成5‑羟基‑5‑戊二氢呋喃‑2(3H)‑酮,5‑羟基‑5‑戊二氢呋喃‑2(3H)‑酮与还原剂反应得到椰子醛;本发明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椰子醛合成路线,以1‑溴戊烷作为原料先与镁反应生成格氏试剂,或直接购买市售的1‑溴戊烷格氏试剂作为原料,与丁二酸酐发生加成反应后再经还原反应即可得到椰子醛;该方法不仅原料易得,操作简便,还能使椰子醛产品的收率达到90%以上、纯度不低于99.5%。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29901.5
申请日:2023-11-16
申请人: 云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具有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酮类化合物penlactone A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酮类化合物为penlactone A,其结构如下所示: 。从滇重楼新鲜种子中分离得到的2株内生真菌:球黑孢菌CLG‑4‑1和青霉菌CLG‑31,并将上述两株内生真菌同时接种于宿主培养基中扩大发酵,分离纯化后得到酮类化合物penlactone A,该化合物对两种植物病原菌F.oxysporum和N.sphaerica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MICs值分别为16和8µg/mL,该制备方法成本低,过程简单,环境友好,可大量生产,满足了低碳经济的需求,而且为后期penlactone A的进一步研究和生物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336473.3
申请日:2022-03-31
申请人: 百顺药业有限公司 , 武汉大鹏药业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207/38 , C07D307/33 , C07C231/02 , C07C235/28 , C07C231/12 , C07C235/76
摘要: 本发明提供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所述吡咯啉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1所示,;其中,R1为C1~C12烷基;R2取自氢、苄基、取代苄基中的一种;优选地,R1为乙烯基或α对甲基苯磺酰基乙基,R2为氢或苄基、对甲氧基苄基,其可以作为药物中间体使用,特别是可以作为胆色素(包括胆红素)的中间体(A环)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其合成路线短,适合工业化,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2854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52447.0
申请日:2023-10-18
申请人: 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山立科技化学有限公司 , 河北临港化工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C45/65 , B01J19/24 , B01F33/80 , B01D3/00 , B01D11/04 , C07C45/82 , C07C49/16 , C07D307/33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3,5‑二氯‑2‑戊酮的连续化制备方法及其生产系统。本发明在氯化反应中直接使用液氯,无需使用任何溶剂,增强了传质能力,降低了能耗;在脱羧反应中无需添加任何助剂或催化剂,脱羧反应后直接减压蒸馏;经分相,得3,5‑二氯‑2‑戊酮和酸溶液,所得酸溶液可循环用于脱羧反应,无需额外引入盐酸,减少了三废的产生。本发明利用混合器内部的多个球状混合结构将物料进行充分混合,避免物料在短时间内再次分相;任意两个相邻球形腔之间的多个导流片增强了物料的湍动程度,达到了二次混合的效果。本发明可连续化生产3,5‑二氯‑2‑戊酮,生产效率高,收率高,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17397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330001.1
申请日:2023-03-30
申请人: 重庆中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J23/86 , B01J37/03 , C07D307/33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脱氢催化剂的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CuO20%‑50%,ZnO15%‑40%,ZrO210%‑30%,TiO25%‑20%,CrO31%‑10%,Ce2O31%‑10%,所述脱氢催化剂通过分步共沉淀法制备。本发明的脱氢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能够提高铜的分散性,能够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碳能力,且催化剂中铬含量低,对环境污染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1860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33552.7
申请日:2023-07-27
申请人: 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 , 湖北三峡实验室
IPC分类号: C07D307/3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L‑高丝氨酸内酯的制备方法,以L‑高丝氨酸内酯衍生物和乙酰氯为底物,加入有机碱或无机碱,在溶剂中于0‑80内搅拌反应1‑10小时,分离得到乙酰‑L‑高丝氨酸内酯;本发明通过对关键制备工艺的整体流程以及各个反应步骤的参数条件(包括反应原料的配比与添加顺序、碱催化剂、反应温度与时间等)进行优化,克服解决了传统精草铵膦中间体合成需要用到氯甲酸甲酯或氯甲酸乙酯等剧毒管制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429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74288.8
申请日:2022-05-2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B53/00 , C07D307/33 , C07D307/78 , C07D407/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催化不对称氢化4‑取代‑3‑烷氧羰基丁烯内酯合成手性4‑取代‑3‑烷氧羰基丁内酯类衍生物的方法,其用到的催化剂是钯的手性双膦配合物。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4‑取代3‑烷氧羰基丁烯内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以高收率得到具有中等到高光学纯度的4‑取代‑3‑烷氧羰基丁内酯类衍生物(非对映体比例可达>20:1)。本发明具有中等到高的对映选择性和高的非对映选择性,操作简单实用,催化剂商业可得,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环境友好且产率高,最优条件下可以实现克级规模实验,而不会损失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7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79009.3
申请日:2023-10-24
申请人: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七洲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C45/63 , C07C49/327 , C07C45/61 , C07C45/65 , C07C49/16 , C07D307/3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制备2‑氯‑1‑(1‑氯环丙基)乙酮的方法,包括连续进行的如下步骤:将α‑乙酰基‑γ‑丁内酯与氯气连续通入一次氯化塔中进行氯化反应,生成α‑乙酰基‑α‑氯‑γ‑丁内酯和副产氯化氢;将所述α‑乙酰基‑α‑氯‑γ‑丁内酯、副产盐酸以及所述副产氯化氢连续通入开环塔中进行开环反应,生成3,5‑二氯‑2‑戊酮;将所述3,5‑二氯‑2‑戊酮与碱性溶液连续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关环反应,生成1‑氯‑1‑乙酰基环丙烷;将所述1‑氯‑1‑乙酰基环丙烷与氯气连续通入二次氯化塔中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所述2‑氯‑1‑(1‑氯环丙基)乙酮和副产氯化氢;其中,步骤(2)中的所述副产盐酸由所述副产氯化氢溶解在水中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01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288938.8
申请日:2021-03-1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307/58 , C07D309/32 , C07D313/04 , C07D307/33 , C07D309/30 , C07C1/207 , C07C15/24 , C07C13/465 , C07C13/48 , C10G3/00 , C10M105/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生物质平台化合物芳香醛和内酯制备烷基萘类润滑油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共分为三部分:第一步为芳香醛和内酯在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羟醛缩合反应,高选择性地获得具有共轭结构的苯基亚甲基呋喃酮;第二步为该产物在Metal/C的催化下加氢液化,得到保留苯环结构的苄基内酯;最后一步即为在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于固定床上通过对苄基内酯的无溶剂脱氧反应,一步实现多种烷基萘的合成。本发明中所用催化剂,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容易分离;整个生产流程操作简便;本发明从廉价易得、来源丰富的农林废弃物木质纤维素平台化合物分子出发,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烷基萘类高级润滑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9952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44082.3
申请日:2022-04-25
申请人: 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10/42 , C07D307/33 , C07D317/36 , C07D327/04 , C07D327/10 , C07D333/48 , C07D335/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添加剂选自如式1所示的含氧杂环三氟硼酸锂盐,R1‑BF3Li,式1,其中,R1为含氧杂环基团。本发明中具有式1结构的含氧杂环三氟硼酸锂盐添加剂,会优先于溶剂参与负极表面SEI膜的形成,抑制了有机溶剂的还原分解,且所形成的SEI膜具有更高的Li+电导率和更低的界面阻抗,从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同时该添加剂在电极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所包含的有机组分增强了钝化膜的韧性,避免充放电过程中钝化膜破裂导致过渡金属离子和超氧自由基溶出,造成有机溶剂的分解产气,从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高温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