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41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2111802.7
申请日:2002-05-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30 , F16C2322/00
Abstract: 带有轴向槽隔圈的串联组合型推力轴承属于机械工程中轴承领域。本发明由若干个相同的非标准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和其间的圆柱形内、外隔圈串联构成,非标准的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包括:轴圈、保持架组件、座圈,全部的内、外隔圈长度相等,内、外隔圈厚度分别相等,内隔圈和外隔圈上沿轴向等分开设槽,槽的长度相等,槽数或槽宽不等,内隔圈上的槽的截面积由少向多依顺序排列,外隔圈上的槽的截面积由多向少依顺序排列。本发明由于多数外隔圈厚度增加,热处理不易变形,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可省略专用工装夹具一次完成车削内、外圆以及等分铣削槽的工艺,本发明负荷大且均匀、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555300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2818257.X
申请日:2002-09-13
Applicant: SMS迪马格股份公司 , 主要管理灵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3/028 , B22D11/0651 , F16C23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是用于浇铸带钢的双辊式铸机的浇铸辊(1),它具有一个可在一静止不动的轴(5)上转动的筒套(2)。在筒套(2)和轴(5)之间设有随筒套(2)一起转动的中间环(7b,7c,7d),所述中间环配有径向作用于筒套(2)的压紧机构(9,9′,59,69)。后者具有一个可接受流态压力介质的压力腔(10)或者后者作用于一固定安装在筒套(2)内壁(14)上的压紧环(24),该压紧环可通过感应加热或通过辐射热而径向膨胀。通过给压力腔(10)提供压力介质或通过加热压紧环(24),可以整个或局部灵敏地调整浇铸辊(1)的外截面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64879C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02112258.X
申请日:2002-06-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程晓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30 , F16C19/545 , F16C2322/00
Abstract: 带心轴和支承外套的串联组合型推力轴承单元属于机械工程中轴承领域。主要包括:轴圈、保持架组件、座圈、内隔圈、外隔圈、心轴、前端盖、前径向轴承、碟形弹簧、外套、后端盖内、螺钉、后径向轴承、挡圈,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和内隔圈、外隔圈串联排列,全部轴圈和内隔圈套于心轴上,心轴的前、后两端分别用前、后径向轴承支承于前、后端盖内,座圈和外隔圈由外套径向定位,前、后端盖通过螺钉或螺纹与外套联接,前端盖与前径向轴承之间设有碟形弹簧,后径向轴承用挡圈在心轴上和后端盖内轴向定位。本发明径向尺寸小,轴向荷载能力大,承载性能好,装配精度更高,运输、储存以及使用、维护拆卸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481287A
公开(公告)日:2004-03-10
申请号:CN01821003.1
申请日:2001-12-06
Applicant: SMS迪马格股份公司 , 主要管理灵感有限公司
Inventor: K·-P·埃伯温
IPC: B22D11/06 , B22D1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3/026 , B21B27/05 , B21B2027/083 , B22D11/0651 , F16C23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两个间距可调的并可冷却的平行浇铸辊的浇缝中连铸金属带的浇铸辊。为了调节浇铸辊外辊套的截面形状,提出了一个轴(1),该轴具有一个径向有间距地围绕该轴的套筒(2)和一个外周面的凸度可在浇铸作业中调节的外辊套(3)。为此,在套筒(2)内侧形成用于泵送液体的环形压力腔(3c),所述压力腔形成在套筒(2)和装上的带(13)之间。另外,浇铸辊具有使环形压力腔(3c)与一个液压的外部增压系统连接的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382920A
公开(公告)日:2002-12-04
申请号:CN02111802.7
申请日:2002-05-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6C3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30 , F16C2322/00
Abstract: 带有轴向槽隔圈的串联组合型推力轴承属于机械工程中轴承领域。本发明全部内、外隔圈长度相等,内、外隔圈厚度分别相等,内隔圈或/和外隔圈上沿轴向等分开设槽。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由于多数外隔圈厚度增加,热处理不易变形,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可省略专用工装夹具,可一次完成车削内、外圆以及等分铣削槽的工艺,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废品率大大下降,生产成本因此大幅度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3293B
公开(公告)日:1991-07-24
申请号:CN87108026
申请日:1987-11-26
Applicant: 马格齿轮及机器股份公司
Inventor: 汉斯·西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7/04 , F16C17/26 , F16C27/08 , F16C41/02 , F16C2322/00
Abstract: 一种推力轴承结构,最好包括有许多级轴承装置。这些轴承装置都是联接在推力负荷调整机构上(带有行程限制的第一类型,不带行程限制的第二类型)由于这样设置的结果,该轴承结构通过各轴承装置开始承担的负荷可以由一个可调整的起始压力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586982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310353734.3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IPC: B28C5/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383 , B28C5/4217 , B60P3/16 , F16C19/38 , F16C23/086 , F16C33/58 , F16C2240/34 , F16C2322/00 , F16C2361/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车传动装置(2),包括用于相对传动装置壳体可转动地支承输出轴的输出轴承(8),其中输出轴相对水平平面(5)以角(α)倾斜布置,并且其中输出轴承(8)通过调心滚子轴承(9)形成,该调心滚子轴承的滚动体(13、14)在两个轴承列(10、11)中以压力角(β、γ)围绕轴承轴线(12)滚动。根据本发明设置:两个轴承列(10、11)的压力角(β、γ)彼此不同且/或两个轴承列(10、11)的滚动体(13、14)彼此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6574658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80040133.4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95 , B29C45/661 , B29C45/83 , F16C11/045 , F16C17/02 , F16C33/102 , F16C33/104 , F16C33/1065 , F16C33/16 , F16C33/24 , F16C2322/00
Abstract: 一种用于肘节的轴承衬套(1),该轴承衬套具有金属基材(2)和嵌入金属基材(2)中的固体润滑剂(3),其中,金属基材(2)配备有:形成于圆柱形内周表面(4)中的止端沟槽(5);形成于圆柱形内周表面(4)中的环形沟槽(6);以及形成于在轴向(X)上彼此相邻的一对半圆柱形内周表面(4a、4b)中以及在周向(R)上将一对半圆柱形内周表面(4a、4b)夹在中间且定位成每对半圆柱形内周表面在轴向(X)上分离的两对半圆柱形内周表面(4c、4d)中的每对中的圆孔(7a、7b、7c、7d)。
-
公开(公告)号:CN10358698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353734.3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IPC: B28C5/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383 , B28C5/4217 , B60P3/16 , F16C19/38 , F16C23/086 , F16C33/58 , F16C2240/34 , F16C2322/00 , F16C2361/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车传动装置(2),包括用于相对传动装置壳体可转动地支承输出轴的输出轴承(8),其中输出轴相对水平平面(5)以角(α)倾斜布置,并且其中输出轴承(8)通过调心滚子轴承(9)形成,该调心滚子轴承的滚动体(13、14)在两个轴承列(10、11)中以压力角(β、γ)围绕轴承轴线(12)滚动。根据本发明设置:两个轴承列(10、11)的压力角(β、γ)彼此不同且/或两个轴承列(10、11)的滚动体(13、14)彼此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779049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0880102709.5
申请日:2008-08-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浦西丈晴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3/084 , B21B31/07 , F16C13/02 , F16C19/26 , F16C33/586 , F16C33/6622 , F16C35/063 , F16C2240/84 , F16C2322/00
Abstract: 内圈形成有油孔,所述油孔延伸通过内圈的内圈滚道表面和内周面之间的部分,并且构造成随着圆柱滚柱的滚动将已经供应到内圈滚道表面和外圈滚道表面之间的区域的油脂推出到内周面。内圈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V型倾斜槽,所述多个V型倾斜槽构造成在内圈的轴向方向上将已经通过油孔推出到内圈的内周面的油脂引导到内周面的相对端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