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法呢基(Farnesyl)转移酶的经N-或C-键结的咪唑类取代的1,8-相并合的喹啉酮(quinolinone)衍生物类

    公开(公告)号:CN1249753A

    公开(公告)日:2000-04-05

    申请号:CN98803064.0

    申请日:1998-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71/06 C07D455/04

    Abstract: 本发明为有关右式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及立体化学性异构物型。式中,虚线表示任意的健;X为氧或硫;-A-为该式的二价基;R1及R2各独立为氢、羟基、卤基、氰基、C1-6烷基、三卤甲基、三卤甲氧基、C2-6烯基、C1-6烷氧基、羟基C1-6烷氧基、C1-6烷氧基C1-6烷氧基、C1-6烷氧羰基、氨基C1-6烷氧基、单-或二(C1-6烷基)氨基C1-6烷氧基、Ar、Ar-C1-6烷基、Ar-氧基、Ar-C1-6烷氧基;或于邻接位置的R1及R2连合形成二价基;R3及R4各独立为氢、卤基、氰基、C1-6烷基、C1-6烷氧基、Ar-氧基、C1-6烷硫基、二(C1-6烷基)氨基、三卤甲基、三卤甲氧基;或于邻接位置的R3及R4连合形成二价基;R5为经氢或C1-6烷基取代的咪唑基;C1-6烷氧基羰基或Ar1、或为式-OR10、-SR10、-NR11R12的基团;R6为氢、羟基、卤基、氰基、任意经取代的C1-6烷基、C1-6烷氧羰基或Ar;或式-O-R7、-S-R8、-N-R8R9的基;及Ar为任意经取代的苯基;具法呢基转移酶抑制活性;其制备法、含其的组合物及其作药剂的用途。

    一种希夫碱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1134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94613.4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希夫碱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探针制备方法:将反应物8‑羟基久洛尼定‑9‑甲醛与4‑苯基‑3‑氨基硫脲在乙醇中加热回流20‑24h,反应结束后,抽滤,洗涤后得到黄色固体即希夫碱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可应用于微量水和铜离子的检测。微量水的检测是基于希夫碱荧光探针与Al3+形成的络合物来实现。铜离子的检测是通过将希夫碱探针做成一种希夫碱试纸来实现。该检测方法灵敏性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实用。

    一种9-氟-6,7-二氢-8-(4-羟基-1-哌啶基)-5-甲基-1-氧代-1H,5H-苯并喹嗪-2-甲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467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18530.1

    申请日:2015-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5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9-氟-6,7-二氢-8-(4-羟基-1-哌啶基)-5-甲基-1-氧代-1H,5H-苯并喹嗪-2-甲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以5-溴-6-氟-2-甲基喹啉(I)为原料在醋酸、铂碳催化氢化下选择性还原得5-溴-6-氟-2-甲基-1,2,3,4-四氢喹啉(II),5-溴-6-氟-2-甲基-1,2,3,4-四氢喹啉(II)与乙氧甲叉丙二酸二乙酯(EMME)缩合后在多聚磷酸(PPA)催化下发生Gould-Jacobs环合反应得母核化合物(III),接着螯合后与4-羟基哌啶缩合,最后水解去螯合即得那氟沙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那氟沙星合成步骤长、产率不高、无法产业化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那氟沙星的制备方法,它可以缩短那氟沙星合成步骤长、提高产率。

    取代的香豆素-吡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21853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18120.2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nventor: 余孝其 李坤 杨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取代的香豆素-吡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代的香豆素-吡啶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实现活细胞中对内源性SO2的检测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取代的香豆素-吡啶衍生物同时具备了水溶性好、对SO2选择性高、检测限低、毒性小、量子产率高、斯托克斯位移大、整体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可实现活细胞中内源性SO2的检测等优势,弥补了现有的检测SO2的小分子荧光探针中需要有机溶剂作为助溶剂、量子产率低等不足,为检测活细胞内源性SO2提供了新的选择。

    苯并喹嗪-2-羧酸的前药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00564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80013073.2

    申请日:2007-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5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的光学纯的苯并喹嗪-2-羧酸的前药以及包含该前药的药物组合物。具体说,本发明涉及S-(-)-9-氟-6,7-二氢-8-(4-羟基哌啶-1-基)-5-甲基-1-氧代-1H,5H-苯并[i,j]喹嗪-2-羧酸的L-丙氨酸和L-缬氨酸前药磺酸盐。本发明的化合物和组合物可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感染,尤其是耐药性革兰氏阳性生物和革兰氏阴性生物导致的感染,分枝杆菌感染以及出现的医院病原体感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