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模拟土体三轴试样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485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299066.X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模拟土体三轴试样干湿循环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还涉及配合使用的一次成型三轴试样模具。装置包括箱体、加湿机构、干燥机构、称重机构、控制机构及密封机构。箱体内设一层隔水板将内腔分成上部的加湿-干燥腔和下部的称重腔,加湿机构装设于加湿-干燥腔侧壁,干燥机构装设于加湿-干燥腔顶部,称重机构装设于称重腔底部,隔水板上设有让三轴试样穿过置于称重机构上的圆孔,密封机构设置于三轴试样的上方。加湿机构、干燥机构的开和关及密封机构升降均由控制机构控制。本发明方法能实时监测三轴试样质量并确定其含水率,定量控制试样干湿程度,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干湿过程均匀、缓和,操作简单,干湿循环效果好、效率高等优点。

    测定复合地基侧向变形与分层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93499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62981.0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测定复合地基侧向变形与分层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反力槽、加载板、竖向反力架、横向反力架、竖向千斤顶和模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槽的左右两侧、后侧和底部密封,所述模型槽的前侧采用高强有机玻璃板密封,所述模型槽的右侧安装有侧向受力测量机构,所述模型槽内设有试验土体,本发明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等侧向变形显著的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可以模拟单层或双层以及多层地基,结构简单合理,观测方便可行;可实现复杂条件下复合地基侧向变形与分层沉降的室内模拟,可为实际工程复合地基设计优化与加固机理分析提供依据。

    一种湿化作用下路基土多级动力加载累积变形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4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1023182.3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化作用下路基土多级动力加载累积变形试验方法,包括:用静压成型法制作路基土最优含水率圆柱体试样,称取其初始质量;将试样置于可模拟湿化过程的装置中,包裹滤纸并喷水对试样定量湿化;当试样达到预定湿化时间后静置试样,对试样含水率进行多点测试,当试样含水率均匀时完成静置,称取湿化后试样质量,计算试样含水率变化值;将试样置于动三轴仪中进行预加载试验;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或利用数值软件模拟确定应力路径及加载次序,进行多级加载永久变形试验,得到试验结果。该试验方法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出路基服役期间在含水率变化和交通荷载联合作用下路基土动力累积变形,操作简单、试验用时短、试验结果真实性高。

    一种临时围堰组合防渗结构及快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08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32934.9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9/04 E02B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时围堰组合防渗结构及快速施工方法。结构包括由充砂长管袋填筑的堰体、由膨润土塑性混凝土墙、压实粘土层和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墙组成的防渗体系以及堰体内外边坡防护体系。塑性混凝土墙下端嵌入不透水基岩,上端与钢筋混凝土挡墙的底端固接,两侧设有三轴搅拌桩;压实粘土层填充于塑性混凝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挡墙连接处的临水侧;堰体与三轴搅拌桩之间填充吹填砂。本发明能实现各防渗结构的优势互补,并根据堰体坡面所处的水文环境,优化选用相应的性能优良、简易实用、施工速度快的防护结构,实现了临时围堰快速施工,确保了围堰的止水效果和运行稳定,保障了围堰的防渗抗洪性能;具有技术可靠、节约工期及生态环保等优点。

    一种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

    公开(公告)号:CN213086789U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21337193.7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为锚固段,另一端为自由段,预应力锚索包括多根无粘结钢绞线和多个承载体,承载体设于锚固段内,无粘结钢绞线的一端从自由段延伸至锚固段内与承载体连接,无粘结钢绞线的另一端从承载体延伸至自由段内,每一承载体与多根连接其上的无粘结钢绞线组成一个单元锚索,多个单元锚索沿预应力锚索的长度方向逐次排列,相邻的单元锚索中的承载体间隔设置。该预应力锚索拆卸方便、受力均匀,能够方便快捷地拆卸端墙内的预应力锚索,提高工程进度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