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形曲线确定方法及轧辊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13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19291.4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轧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辊形曲线确定方法及轧辊。该方法包括:确定轧辊的辊形的初始曲线,初始曲线为预设的中凹曲线,初始曲线的横坐标为轧辊的辊身长度,初始曲线的纵坐标为轧辊的凸度;确定补偿曲线,补偿曲线具有设定的凸性;将补偿曲线在设定的区间与初始曲线进行叠加,得到目标辊形曲线。本申请可以提高轧辊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磨损辊形均匀性,有效提高带钢的轧制轮廓质量。

    一种辊形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51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036994.1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形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基于目标带钢的工艺要求,从多种预设辊形中选择一种辊形作为初始辊形,再根据初始辊形确定出降凸度辊形。基于目标带钢的宽度信息,在初始辊形上确定出降凸度区间,通过在降凸度区间内融合降凸度辊形就能够得到目标辊形,最后利用目标辊形,就能够制备得到或选择出目标轧制辊。由于目标轧制辊同时拥有正凸度辊形以及负凸度辊形,因而在轧制多种宽度规格的带钢时,能够更好地控制不同宽度带钢的凸度,避免带钢板形单一,使得轧制产线能够进行多样化轧制生产。

    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成套辊形以及板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249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278653.9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成套辊形以及板形控制方法,精轧上游F1至Fn机架辊形采用CVC辊形,用于实现硅钢板小凸度控制;下游Fn+1至FN‑1机架辊形采用中间小凸度、边部双锥度形的轧辊辊形,用于实现硅钢板边降控制;下游末机架FN辊形采用中间大凸度、边部双锥度形的轧辊辊形,用于实现硅钢板成品平直度控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热连轧精轧机组成套辊形以及板形控制方法,在热轧硅钢板生产过程中可以兼顾硅钢凸度、边降和平直度控制,既改善和提高了硅钢产品横向厚差的控制水平,同时保证和满足了产品对平直度的要求。

    一种加热炉二级系统炉温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7712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300222.X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炉二级系统炉温设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加热段内多板坯的计划出炉温度,获得各加热段的目标出炉温度;获得炉内每块板坯的预测出炉温度;根据各加热段的所述计划出炉温度和各板坯的所述预测出炉温度,获得炉内各加热段的预测出炉温度差;根据各加热段的所述目标出炉温度和所述预测出炉温度差,获得各加热段的上部段设定温度;根据所述上部段设定温度,获得各加热段的炉温设定值。解决了计划编排出现出炉目标温度过渡频繁且过渡量较大,板坯加热质量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综合考虑各加热段内板坯的重要级别、段内位置级别等进行温度设定,有效避免炉温设定大幅波动的技术效果。

    一种确定带载辊缝凸度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8377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986305.8

    申请日:2017-10-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带载辊缝凸度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钢种类别及规格;基于所述钢种类别及规格确定各精轧机架的辊缝凸度修正系数;获取带载辊缝凸度、施加至各个辊上的总弯辊力、单位宽度轧制力、轧件与工作辊界面的空载辊系凸度及工作辊与支承辊界面的空载辊系凸度;基于所述辊缝凸度修正系数、空载辊缝凸度、施加至各个辊上的总弯辊力、单位宽度轧制力、轧件与工作辊界面的空载辊系凸度及工作辊与支承辊界面的空载辊系凸度确定所述带载辊缝凸度;如此,根据各精轧机架的辊缝凸度修正系数实时修正各精轧机架的带载辊缝凸度,提高带载辊缝凸度的精度,确保能稳定轧制,进而保证带钢产品质量。

    一种提高换钢种或规格首块钢板形质量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578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369718.7

    申请日:2016-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换钢种或规格首块钢板形质量的优化方法,包括:控制板形控制模型进行带钢凸度短期自学习、带钢平直度短期自学习、辊系凸度短期自学习及辊系凸度长期自学习。将短期自学习值进行衰减计算后保存至相应的层别号中。将衰减计算后的辊系凸度短期自学习值及衰减计算后的辊系凸度长期自学习值进行增益计算后保存至相应的层别号中。在换钢种或规格轧制前,读取相应层别的带钢凸度短期自学习值、带钢平直度短期自学习值、辊系凸度短期自学习值及辊系凸度长期自学习值进行板形模型的设定。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换钢种或规格首块钢板形质量的优化方法,提高了带钢在换钢种和规格轧制时首块钢的板形质量。

    高压水除鳞喷嘴打靶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508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341670.X

    申请日:201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水除鳞喷嘴打靶试验装置及方法。高压水除鳞喷嘴打靶试验装置与精除鳞机的输送辊道可拆卸的连接,高压水除鳞喷嘴打靶试验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杆及第二滑杆、固定连接第一滑杆及第二滑杆的固定支杆及若干压条板组,压条板组包括两两平行设置的压条板且压条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上,胶皮固定在压条板组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以在精除鳞机的输送辊道滑行的支架并在支架上安装对应精除鳞机的高压水除鳞喷嘴的胶皮,提高了检测高压水除鳞喷嘴的效率并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一种板形模型反馈计算用凸度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2794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65897.1

    申请日:2015-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形模型反馈计算用凸度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得热轧板的凸度值及楔形判断值;判断凸度值是否位于[+5um,+120um]区间,以及判断楔形判断值是否位于[0um,+50um]区间;当凸度值位于[+5um,+120um]区间及楔形判断值位于[0um,+50um]区间时,判定凸度值有效;当凸度值有效时,将凸度值和凸度有效标志位发送给板形模型,在板形模型的反馈自学习系统中允许模型进行自学习。系统包括采集单元、比较单元、判断单元、判定单元及发送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板形模型反馈计算用凸度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及系统,提高了下块钢板的板形指标精度,避免轧废问题的产生。

    一种轧辊温度的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406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79088.1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轧辊温度的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板材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批次下各个目标轧辊内多个预设位置处的第一温度数据;基于各个目标轧辊下的各个第一温度数据,确定各个目标轧辊是否温度异常;若多个目标轧辊在同一预设位置处发生温度异常,则确定与各个目标轧相匹配的冷却设备异常,其中,冷却设备异用于表征对待检测批次下各个目标轧辊进行冷却处理的设备。本申请实现了对目标轧辊内多个预设位置处的温度的实时监测,提高了对目标轧辊内温度检测的及时性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