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99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1697652.6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生态补水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装置,包括砂箱模型、河流模拟模块、进水模块和出水汇集模块,砂箱模型内通过两块透水隔板隔出填砂区、第一水箱区和第二水箱区,第一水箱区和第二水箱区分别位于填砂区两侧,填砂区中填充有石英砂,河流模拟模块插入填砂区顶部石英砂中,河流模拟模块与第一水箱区相邻的位置形成与填砂区连通的下渗区,河流模拟模块与第二水箱区相邻的位置开设有出水口;进水模块分别与第一水箱区以及河流模拟模块的下渗区连通,出水汇流模块分别与第二水箱区底部以及河流模拟模块出水口连通。本发明为河流生态补水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装置,主要用于对生态补水过程中河流下渗水流在非饱和带‑饱和带中运移的认识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34761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710664510.2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水污染的水生植物生长范围控制系统,包括生长控制器、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生长控制器包括分别与主控板连接的水质监测装置、可移动滑杆、粉碎装置和第一通讯单元;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将监测到的水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传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将接收到的水质信息进行分析,如果水质数据不符合设定值,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生长控制器发送扩大/缩小生长范围命令,所述粉碎装置启动粉碎多余的水生植物并回收,解决了人力的浪费,降低了成本,防止了对周围环境的再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5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507604.7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湿地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和保护区域,各保护区域中至少有一个目标保护对象;获取各保护区域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若保护区域对应有多个目标保护对象,根据各时间段内保护区域中各目标保护对象的生态需水量确定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根据各保护区域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和/或各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确定湿地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计算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从而实施动态定量化管理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88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26631.4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化河流生态系统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上游水库调度,下游河道形成主槽、分叉和边滩;S2:对现状水流阻滞区进行局部开挖和疏通;S3:对河道进行间歇式补水,形成不同形态的水域;S4:对河道局部微地形进行改造,形成不同物理结构的生物栖息地;S5:对河道进行基质生态改良,形成不同的生源物质暂储区;S6:在河道不同水深区域中栽植水生植物,形成不同层次的水生植被;S7:将适用于不同基质的底栖动物投放在河道中,形成不同种类的生物群落;S8:利用步骤S3‑S7所述的方法确定河流生态系统。本发明实现河流的保育候鸟、保护水质、保障生态、维持景观及提升文化等多样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57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07604.7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湿地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和保护区域,各保护区域中至少有一个目标保护对象;获取各保护区域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若保护区域对应有多个目标保护对象,根据各时间段内保护区域中各目标保护对象的生态需水量确定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根据各保护区域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和/或各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确定湿地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计算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从而实施动态定量化管理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2272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48356.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分层水库三场动态溶解氧耦合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其包括构建紊动影响和密度变化的水动力基本控制方程、水面热交换方程和水质反应方程,构建水动力场、温度场、浓度场“三场”动态溶解氧耦合模型;获取热分层水库的地形数据及历史监测数据;根据地形数据、历史监测数据,采用基于MIKE3软件平台构建的“三场”动态溶解氧耦合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和率定验证,然后计算水库不同水位、调度运行方式及硝酸盐浓度情景下热分层水库溶解氧的时空分布;对比不同情景下溶解氧浓度,选取滞温层溶解氧溶度最高值,将溶解氧溶度最高值对应的水位、调度运行方式及硝酸盐浓度作为热分层水库相应情景的溶解氧调整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1160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204635.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评价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被测支流生境的历史环境数据;从历史环境数据中提取关于水文情势、水质状况、鱼类、生境状况的数据,根据数据构建要素层指标;分别从关于水文情势、水质状况、鱼类、生境状况的数据中提取子指标数据,构建各要素层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相对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所述各指标层指标的权重评估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通过实施本发明,为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行业主管部门完善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技术标准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4276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88522.8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栖息地模型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目标动物的生活环境数据采集,获得目标动物的生活环境因子;目标动物样本采集,获得目标动物分布特征;目标动物的分布特性与目标动物生活环境因子关系分析;将目标动物的生活环境因子作为输入层变量,目标动物的分布特征作为输出层变量,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目标动物栖息地模型。本发明的模型构建方法在改变目标动物的生活环境因子,可以得到在该生活环境因子影响下的目标动物分布特征,也就是说,在目标动物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仍然能够得到动物的分布特征,因此,本发明的动物栖息地模型构建方法应用的更加广泛,构建的模型也更加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56736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893144.3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伟 , 刘晓波 , 马巍 , 彭文启 , 万连宾 , 吴雷祥 , 张仲伟 , 邵军荣 , 骆辉煌 , 冯顺新 , 杨青瑞 , 蒋艳 , 李昂 , 余晓 , 董飞 , 吕烨 , 冯健 , 班静雅 , 朱自强 , 邵甜 , 李亭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在河道两岸交错设置丁坝;在丁坝的上游设置生态潜坝;利用生态潜坝、丁坝和河岸形成死水区,在死水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抗污能力较强的沉水植物;利用丁坝和河岸在下游形成缓流区,在缓流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湿生植物;在丁坝的下游设置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格栅中设置有浮叶植物。本发明所述的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丁坝和生态潜坝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控制,利用硬质河道形成蜿蜒曲折的激流深渠,可有效提升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景观的多样性,改造后的河道还可以同时承担城市河道泄洪或保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725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920846.5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18
Abstract: 一种河流栖息地调查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应用于河流栖息地调查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装置固定;B、探测数据;C、显示数据;该系统,包括监测装置、服务器和智能终端;所述监测装置包括鱼类和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固定在所述鱼类身体表面,用于探测所述鱼类所处位置水质数据;所述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鱼类所处位置的实时水质数据,根据所述鱼类所处位置的水质数据,分析所述鱼类所处位置水体的污染程度,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