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171803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760384.1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包括在河道两侧河岸交替布置的若干个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的弦贴在河岸上,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包括两个四分之一圆的生态潜坝,两个生态潜坝内分别设有沉水植物修复模块和大型底栖动物栖息模块,两个生态潜坝的弧顶之间留有0.5~1米的间距,沉水植物修复模块和大型底栖动物栖息模块之间设有微生物附着基模块。本实用新型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在确保河道防洪安保的同时,实现栖息地修复措施稳定运行,兼顾河道防洪安保与生态景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合流制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374321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708543.1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流制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结构。它包括现状/新建污水立管、现状/新建雨水立管、新型无动力调蓄化粪池、截流井;现状/新建污水立管、新型无动力调蓄化粪池、小区排水检查井依次连接;降雨控制无动力自动启闭阀门安装在化粪池出水管上;降雨控制无动力自动启闭阀门包括阀身、水槽、支撑弹簧、出流小孔、闸板;水槽位于阀身上方;支撑弹簧设置在水槽与阀身之间;闸板安装在水槽下端、且从上端伸入阀身;闸板与阀身活动连接;阀身安装在化粪池出水管上;出流小孔设置在水槽侧下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现晴天时污水进入污水系统,雨天时通过无动力调控措施实现雨污水错峰分离,改造及运行成本低,施工快,分流效果好的优点。

    暗涵清污分流的改造结构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80367U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21002638.5

    申请日:2022-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暗涵清污分流的改造结构,它包括分别设置在暗涵入口截面处和暗涵出口截面处,且分别与暗涵底壁、一侧内壁相抵接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底边贯穿有沿水流方向布置的若干条引水管道,靠近暗涵另一侧内壁的所述引水管道与暗涵另一侧内壁之间、且对应于暗涵入口截面处设置有与暗涵底壁相抵接的挡水堰,靠近暗涵另一侧内壁的所述引水管道与暗涵另一侧内壁之间、且对应于暗涵出口截面处设置有截流槽,所述截流槽底部设置有能够将污水引至市政污水管道的截留管。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在晴天时实现清水、污水分离,而且在雨天时也能够实现清水、污水分离,减少暗涵对河道生态不利的影响。

    一种用于河道顶冲段的生态护岸

    公开(公告)号:CN217128139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20752254.9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顶冲段的生态护岸,涉及生态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浆砌石护脚、水生植物护坡层、松木桩和草皮护坡层,浆砌石护脚设置在坡脚;水生植物护坡层一端与浆砌石护脚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松木桩中上部连接,松木桩底部打入边坡内;草皮护坡层一端与松木桩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坡顶连接。本实用新型常水位以上设置松木桩、景观块石、水生植物护坡和草皮护坡层,外观贴近自然,为河道周边居民亲水、休憩和观景提供了良好的滨河亲水空间,具有较强的生态及景观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