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规划的排水管网缺陷修复设计及规模论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688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535932.5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排水管网缺陷修复设计及规模论证方法。它包括根据排水管网的缺陷数据信息确定管段修复总费用;若管段修复总费用不超过总投资,则对存在需修复的管段进行全部改造,并生成工程数量表,结束;若管段修复总费用超出总投资,则将管段修复总费用数据进行动态规划计算,分析出在限定投资下使修复的缺陷点数量最多的方案,生成需修复的管段统计表;将需修复的管段统计表进行复核,若修复方案合理,则生成工程数量表,结束;若修复方案不合理,则在需修复的管段统计表内进行调整。本发明以缺陷点修复数量作为判别条件,自动分析在有限投资条件下缺陷管道修复的最优策略,快速准确识别缺陷严重区域。

    基于动态规划的排水管网缺陷修复设计及规模论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6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35932.5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排水管网缺陷修复设计及规模论证方法。它包括根据排水管网的缺陷数据信息确定管段修复总费用;若管段修复总费用不超过总投资,则对存在需修复的管段进行全部改造,并生成工程数量表,结束;若管段修复总费用超出总投资,则将管段修复总费用数据进行动态规划计算,分析出在限定投资下使修复的缺陷点数量最多的方案,生成需修复的管段统计表;将需修复的管段统计表进行复核,若修复方案合理,则生成工程数量表,结束;若修复方案不合理,则在需修复的管段统计表内进行调整。本发明以缺陷点修复数量作为判别条件,自动分析在有限投资条件下缺陷管道修复的最优策略,快速准确识别缺陷严重区域。

    城市黑臭河道原位清淤系统及其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53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93892.5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治理环保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黑臭河道原位清淤系统,包括环保绞吸船,还包括设在河道上的浮筒式工作平台和设在岸边的车载式药剂一体化添加及混合装置,浮筒式工作平台上铺设有若干个钢格网过滤单元,钢格网过滤单元内填充有过滤材料,车载式药剂一体化添加及混合装置通过进泥管与环保绞吸船连接,通过出泥管连有土工管袋,土工管袋铺设在钢格网过滤单元上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城市黑臭河道原位清淤系统的处置方法。本发明城市黑臭河道原位清淤系统及其处置方法,在缩短淤泥输送距离并不征用土地集中处理淤泥的前提下,实现河道黑臭淤泥的快速清除和脱水固结。

    基于电渗减容-生态帽封的城市河湖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7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01981.X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渗减容‑生态帽封的城市河湖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待修复的城市河流或湖泊中搭建围堰,排干待修复区域上覆水,自然晾晒,直至待修复区域底泥含水率低于98%;S2:在待修复区域插入电渗减容装置,实现待修复底泥孔隙水的快速排出和污染物质的减量;S3:在待修复区底泥含水率低于80%后,拔出电渗减容装置,在待修复区底泥铺设生态帽封装置;S4:待原位生态帽封装置铺设完成后,逐步恢复河湖水位至常水位。本发明的基于电渗减容‑生态帽封的城市河湖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方法能够对底泥进行有效的固化减容,降低底泥中氮磷营养盐的释放,实现内源污染的长效治理。

    一种抗冲性能好且可进行水位调控的梯级生态透水堰

    公开(公告)号:CN1172112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86005.3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一种抗冲性能好且可进行水位调控的梯级生态透水堰,包括顺水流方向铺设于河底的生态堰底板、垂直于水流方向且位于生态堰底板下部的传动室、垂直于水流方向且位于生态堰底板上部的多个透水隔墙、顺水流方向布置且位于生态堰底板两侧边缘上部的侧墙,透水隔墙采用透水钢筋混凝土结构,从上游到下游相邻两个透水隔墙之间依次分别填充卵石、砾石、碎石,卵石、砾石、碎石表面种植水生植物,传动室中设有由升降机构驱动在两个靠近设置的透水隔墙之间的间隙进行上下移动的橡胶带。本发明堰体隔墙采用透水钢筋混凝土结构,既能实现透水,又能保证堰体结构的稳定性;采用可升降的挡水橡胶带实现河道上游水位的精确控制。

    一种用于市政管道工程管线的补充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782075U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21472236.0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市政管道工程管线的补充支护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护桩体,两个支护桩体用于对有现状管线贯穿通过的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护;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横向钢体,每个横向钢体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支护桩体上;多个间隔设置的竖向钢体,每个竖向钢体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其上下两侧的横向钢体上;以及土工布,覆盖在横向钢体和竖向钢体所形成的支护区域上。本实用新型的补充支护结构尤其适用于市政管道工程中的管线交叉部位,其可以针对市政管道工程中的管线交叉部位进行有效支护,保证沟槽稳定,为管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