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储能汇流系统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50800U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21104270.1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储能汇流系统,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的汇流断路器和至少两条电池簇支路,汇流断路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PCS柜,各电池簇支路并联后与汇流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柜体上还设有各电池簇支路的接口,各电池簇支路的接口用于接入从簇单元柜;各电池簇支路设有簇汇流断路器;即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储能汇流系统将各电池簇支路和汇流断路器集中配置在一个柜体内,便于集中管理,通讯集中配置,减少通讯线路的交错干扰,提升通讯质量,同时节省了空间,减少了现场的从簇单元柜的电缆连接及安装维护,集中安放,缩小集装箱的安装空间,降低了成本。

    一种光伏汇流装置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61391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42219.7

    申请日:2015-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汇流装置,包括出线开关、两个熔断装置、汇流排、避雷器、监测装置和电源模块,光伏组串的其中一极输出端通过对应熔断装置连接对应的汇流排的输入端,输出端输出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第一线路连接至出线开关的对应的输入端,第二线路连接至避雷装置的对应输入端。光伏组串的另外一极输出端依次通过与对应的熔断装置和监测装置后输出第三线路和第四线路,第三线路连接至出线开关的对应的输入端,第四线路连接至避雷装置的对应输入端;监测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和汇流单元。电源模块的电能输出端连接监测装置的供电端。只使用一个监测装置,功耗降低,投入成本低,而且,降低了占用的体积,其结构紧凑,便于布局和优化设计。

    一种多路温度模拟装置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59129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56944.X

    申请日:2015-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路温度模拟装置,包括主电路板和至少一个辅助电路板,主电路板上设有控制模块和第一电压输出模块,控制模块输出连接第一电压输出模块,每个所述辅助电路板上均设有一个第二电压输出模块,控制模块与第二电压输出模块对应连接。当主电路板不能满足温度模拟的个数时,启动辅助电路板,并且根据需要,对应增加辅助电路板的投入个数,较大程度上增加了一次输出的温度模拟电压值的总的个数,保证了温度模拟的顺利进行,避免了因输出电压的个数有限造成的需要进行的多次模拟过程,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直流汇流箱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34950U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20328655.7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一种直流汇流箱,包括箱体、进线装置、汇流母排、断路器和出线端,所述汇流母排和断路器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进线装置内置熔断器,所述进线装置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且所述进线装置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进线装置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箱体外,所述汇流母排输入端与所述进线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汇流母排的输出端与所述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出线端位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断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出线端连接。实现了不开箱门即可更换熔断器,解决了汇流箱现场更换熔断器不方便问题,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光伏汇流箱监测装置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84574U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20097030.2

    申请日:2018-0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汇流箱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的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壳体内的上部分空间中安装有监测板,壳体内的下部分中安装有用于采集光伏汇流箱相关数据信息的信息采集板以及穿线机构,穿线机构包括供各光伏组串输出线路穿过的穿线孔,信息采集板与所述监测板连接。该监测装置保证了所有电路板免受风沙、灰尘、雨雪及烟雾的侵袭,避免受到沉积腐蚀,提升了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监测装置整体更加紧凑,缩小空间占据,外型更加美观。信息采集板位于监测板和穿线机构之间,监测板与穿线机构之间的距离较远,各光伏组串输出线路的强电信号不会影响监测板中弱电信号的传输和处理,降低了电磁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