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环形风口的送风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244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66152.0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环形风口的送风装置及其设计方法,该装置能够将混合通风送风口与顶装个性化送风装置新风口一体化,通过在回风管内设置新风管,且将新风管设置在房间内工位的上方,使得新风射流核心区延长至工作人员头部,实现了混合通风以及个性化送风,节约能耗的同时提升了呼吸区空气品质和感知热舒适。解决目前顶装个性化送风系统中的射流核心区短,新风不能有效到达呼吸区以及通过提升风速延长新风射程,导致人员出现“吹风感”的技术问题。

    一种室内建筑冷水置换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136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157322.9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室内制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室内建筑冷水置换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该室内建筑沿室内墙体四周预设有相互贯通的气流通道,在气流通道的下方开有气流出口,气流出口处设有可移动挡板;该系统包括通风组件和用于制备冷冻水的冷水机组,通风组件包括在气流通道顶部盘旋安装的冷水盘管,以及在室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气流出口处;冷水盘管一端通过冷冻水阀门与冷水机组的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冷水机组的进水口连接;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冷冻水阀门及可移动挡板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冷冻水阀门和可移动挡板的开口大小。节省房间上部空间,可有效保证通风效率和人体热舒适。

    一种圆顶方底形隧道减少空气侵入量用自空气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7815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28926.0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圆顶方底隧道减少空气侵入量用自空气幕系统,由具有特定曲线形式的弧面风道,主要包括导入风板、风道主体顶部弧面、风道主体底部弧面、导出风板,构成风道的每一个弧面都有特定的曲线形式,通过这些特定的弧面风道,使得风道可以低阻力地将从导入风板进入的空气转变方向,形成与隧道进风方向相反但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定向空气幕。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极高,不需要外部输入能量,同时避免了隧道保温系统高负荷运行,降低了发生意外危险的几率。

    防沉积型通风气力输送管道燕尾三通及防积尘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6798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1018288.6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积型通风气力输送管道燕尾三通及防积尘处理方法,燕尾三通包括入口、内弧面a、下底板a、出口、外弧面a、上顶板a、上顶板b、外弧面b、法兰、下底板b和内弧面b;下底板a、下底板b、外弧面a和外弧面b都被划分为高尘粒浓度区、中尘粒浓度区和低尘粒浓度区组成;所述高尘粒浓度区和中尘粒浓度区分别使用不同粗糙高度的防积尘材料。本发明在不同积尘浓度的部位采用不同粗糙高度洁净材料,可有效的减少悬浮颗粒物在燕尾三通处的沉积,同时节省耐磨材料使用量,降低燕尾三通的造价。

    一种S型耦合弯管消声降噪装置及其消声降噪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084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18432.6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4 F24F2013/242 F24F2013/2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型耦合弯管消声降噪装置及其消声降噪处理方法,S型耦合弯管消声降噪装置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弧面a和弧面b分别作为侧面合围得到;上顶板与下底板相同;弧面a和弧面b相同;在所述上顶板、下底板、弧面a和弧面b被划分为高噪音区、中噪音区和低噪音区;在所述高噪音区和中噪音区的位于弯管内的表面设置有厚度不同的消声材料。本发明的各部位的消声材料以及厚度不相同,可有效减小噪声量,并且节约消声材料使用量,降低弯头的造价。

    一种实现均匀送风的静压箱

    公开(公告)号:CN10554677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63726.X

    申请日:2015-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均匀送风的静压箱,包括箱体,箱体侧壁设置有进风口,箱体内部设置有孔板和隔板,孔板上设置有多个孔口,孔板和隔板将箱体内部空间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为进风区域、第一紊流区域和第二紊流区域;进风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所述的进风口,第一紊流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出风口,第二紊流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平出风口;空气由进风口进入进风区域内,经过孔板分别进入第一紊流区域和第二紊流区域内,分别由竖直出风口和水平出风口送出。本发明提高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贴附射流的均匀性,减弱了出风气流与室内污染(热空气)混合能力,同时提高了送风射流距离,降低送风气流对人员的吹风感。

    一种平疫两用贴附通风气流环境调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7885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011158729.3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疫两用贴附通风气流环境调控装置,包括静压箱,静压箱上部设有蘑菇头装置和桌面;蘑菇头装置包括大风管、弧形板和出风板,出风板上开有出风口,静压箱的底板开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地板下送风系统相连,在进风口上安装有风机;静压箱的顶板上开有中心送风口和侧送风口;中心送风口上连接有小风管,在侧送风口的上方设有导流板;大风管套设在小风管外部,大风管连有举升机构,举升机构用于带动大风管升降;当蘑菇头装置降下时,由两侧的侧送风口进行送风,在弧形板上方形成具有一定速度的空气幕,避免人员间的交叉感染。当蘑菇头装置升起时,气流从中部送风口送出,在桌面上形成一层空气湖,改善人员周围的微环境。

    一种建筑空间双阶变控制区适应性送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514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137443.6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空间双阶变控制区适应性送风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房间顶部两侧的新风送风口和回风口,和设置在新风送风口下部房间侧壁上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高度可调,所述导流板与房间侧壁之间有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可调,所述新风送风口通过新风处理器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回风口分别与新风处理器的进风口和外接环境连通。本发明送风装置既可以提高建筑空间通风效率及室内人员热舒适性,也可以提高建筑空间生产环境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具有容易布置,不占用建筑下部空间的优点。

    一种室内建筑冷水置换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13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157322.9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室内制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室内建筑冷水置换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该室内建筑沿室内墙体四周预设有相互贯通的气流通道,在气流通道的下方开有气流出口,气流出口处设有可移动挡板;该系统包括通风组件和用于制备冷冻水的冷水机组,通风组件包括在气流通道顶部盘旋安装的冷水盘管,以及在室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气流出口处;冷水盘管一端通过冷冻水阀门与冷水机组的排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冷水机组的进水口连接;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冷冻水阀门及可移动挡板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冷冻水阀门和可移动挡板的开口大小。节省房间上部空间,可有效保证通风效率和人体热舒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