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3384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75084.0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3/889 , B01J37/08 , B01J37/00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基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简单、低成本的熔炼、铸造、破碎工艺,制备了一种高效的新型铝基金属催化剂,显著提高了过硫酸盐高级氧化体系对污水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其降解效率、催化剂成本均低于常规的Fe基催化剂,突破了常规Fe基催化剂中Fe2+失活导致催化效率降低的难题。本发明通过多元合金成分体系实现了反应过程催化离子的高活性,是过硫酸盐高级氧化体系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41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640838.2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温挤压工艺窗口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获取挤压出口温度随影响因子的第一变化曲线;基于第一变化曲线,对各影响因子作用下挤压出口温度变化率大小进行归一化处理,筛选使挤压出口温度变化率最大的影响因子,分别为第一变量与第二变量;基于预设场景条件,获取第一变量与第二变量作用下,挤压出口温度的第二变化曲线;基于第二变化曲线,获取第一变量与第二变量对出口最高温度的影响规律等高线图以及第一变量、第二变量对挤压出口温度波动的影响规律等高线图,基于等高线图,获取对应恒温挤压工艺窗口。本发明提供的恒温挤压工艺窗口预测方法,极大降低试错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2091.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宏和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态下具有良好耐蚀性能的Al‑Si铸造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铸态下具有良好耐蚀性能的Al‑Si铸造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化学组成包括:Si:3.0~5.5wt%,Mg:0.2~0.8wt%,Fe:≤0.2wt%,Ti:0.03~0.3wt%,Sr:0.005~0.06wt%,RE:0.02~0.5wt%,Mn:0.05~0.4wt%,Cr:0.01~0.3wt%,Cu:0.05~0.2wt%,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添加稀土元素,同时利用微量Mn、Cr和Sr的共同作用,使制得的Al‑Si铸造合金在铸态下的耐蚀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62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1752173.4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C22F1/04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1/05 , C22F1/057 , C22C21/00 , C22C21/02 , C22C21/08 , C22C21/14 , C22C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系铝合金中α‑AlFe(Mn/Cr)Si弥散相调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级均匀化处理:将含有Mn/Cr的6系铝合金铸锭以40℃/h‑300℃/h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200℃‑330℃之间,并保温0.5h‑18h;第二级均匀化处理:将经第一级均匀化处理的所述6系铝合金铸锭以40℃/h‑300℃/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350℃‑500℃之间,并保温2h‑24h;第三级均匀化处理:将经第二级均匀化处理的所述6系铝合金铸锭以40℃/h‑180℃/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520℃‑580℃之间,并保温2h‑12h;将经第三级均匀化处理的所述6系铝合金铸锭冷却至室温。该6系铝合金中α‑AlFe(Mn/Cr)Si弥散相调控方法,其能够消除或减少无弥散相析出带和弥散相粗大区,从而改善α‑AlFe(Mn/Cr)Si中弥散相的分布,实现弥散相的高数量密度、小尺寸及均匀弥散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9260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57954.5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束流辅助重熔电弧增材的方法及装置,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待加工元件进行电弧焊接,待其凝固后得到第一焊接部;S2、采用振动高能束通过金属焊丝对第一焊接部进行重熔焊接,得到第二焊接部,金属焊丝与待加工元件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相同,第二焊接部的晶粒直径小于第一焊接部的晶粒直径,以使待加工元件焊缝处形成双相结构。本发明不仅使得焊接后的元件能够同时兼具传统电弧焊接以及振动高能焊接的优势,而且能够使得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之间形成稳定双相结构。相比于现阶段常规焊接技术来说,本申请兼具高精度、高强度、适用范围广、可控性高以及可显著提升综合性能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2430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95619.X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22C27/06 , C22C22/00 , C22B9/04 , C22C21/00 , C22C30/00 , C22B4/06 , C22F1/00 , C22F1/18 ,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Fe金属间化合物及制备方法。金属间化合物包含元素Al、Fe、M和Si,其中M为过渡族金属元素中的一种及以上,该金属间化合物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或面心立方,金属间化合物尺寸为50‑1000μm,杨氏模量值为80‑200GPa。制备方法分为以下步骤:配料:按上述质量比例称取原料,去除表面氧化皮、超声清洗备用;熔炼:根据所配原料放入坩埚,坩埚放入熔炼炉进行熔炼;保温:合金熔炼完成后在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得金属间化合物充分形成、长大;冷却:以一定冷却速率冷却合金得到金属间化合物。获得含Fe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和韧性、组织致密、力学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3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9707.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挤压铸造模具内部多位置精准测温的镶块及测温方法,挤压铸造模具内部多位置精准测温的镶块包括用于安装于模具中的测温主体,所述测温主体接触铸件的一面为测温面;测温主体内设有多组测温孔,每组所述测温孔包括延伸至测温面的通孔和盲孔,所述通孔和盲孔内均设有热电偶。本发明通过在测温主体内设置多组包括通孔和盲孔的测温孔,达到了在铸造过程中同时测量不同位置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的目的,为铸造过程中提供了双重的温度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18359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543027.6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1/84 , G01N23/203 , G01N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观组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微观组织表征的处理方法。研磨铝合金样品的表面,得到待腐蚀样品;将所述待腐蚀样品浸入腐蚀剂中进行腐蚀处理后用醇类物质喷洗,干燥,得到处理样品;所述腐蚀剂为碱金属氢氧化物和镓盐的混合水溶液;将所述处理样品的表面抛光后用醇类物质喷洗,干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便,耗时较短,效率高;腐蚀剂无有害、强腐蚀性化学药品,使用较为安全;无需使用其他昂贵电器设备,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大部分铝合金;微观组织呈现效果好,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解析率高,利于数据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0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29599.9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铸造铝合金的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Mn:1.0~2.0%;Fe:0.1~0.5%;Ca:1.0~5.5%;Cr:0.01~0.5%;Zr:0.01~0.3%;Ti:0.01~0.3%;Si:不超过0.2%;Mg:不超过0.2%;其余为Al;所述铸造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中包括α‑Al基体和共晶组织,所述共晶组织包括第一共晶和第二共晶,所述第二共晶包括(α‑Al+Al4Ca)共晶,本发明通过在Al‑Mn合金二元体系基础上,引入第二共晶(α‑Al+Al4Ca),从根本上减少了铸件内部孔洞缺陷的发生,使铸造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温热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5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10720.8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合金包括以下成分:Si:7‑11wt%;Mn:0.3‑0.8wt%;Mg:0.1‑0.8wt%;Cr:0.04‑0.2wt%;Zr:0‑0.3wt%;Mo:0.06‑0.2wt%;Sr:0.01‑0.04wt%;Fe:<0.8wt%;不可避免的杂质总量<0.2wt%,且任意单一杂质元素含量<0.1wt%;以及余量的Al。本发明提供的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Mn、Cr、Mo与Fe形成稳定的α相,防止有害相生成,能够大幅提高对杂质Fe的容忍度;合金铸态下的屈服强度达到130‑160MPa,抗拉强度达到260‑290MPa,延伸率达到7‑1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