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7700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18861.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5/20 , C07K16/18 , G01N33/577 , G01N33/558 , G01N33/58 , G01N33/548 , G01N33/68 , B22F9/24 , B22F1/054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株能分泌抗α‑芋螺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5E4及其应用。该杂交瘤细胞株分类命名为抗α‑芋螺毒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已于2020年5月24日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347。该杂交瘤细胞株5E4分泌的抗芋螺毒素αB‑VxXXIVA‑CTX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亲和力大、效价高,可应用于芋螺毒素的检测技术领域。基于该杂交瘤细胞株5E4及其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免疫侧流层析检测卡,该检测卡可应用于芋螺毒素αB‑VxXXIVA‑CTX检测中,且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36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1251416.5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以黄曲霉菌丝为受体的遗传转化方法,属于微生物学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双元载体pAg1‑H3酶切去除潮霉素抗性基因片段,与含有来源于米曲霉的吡啶硫胺抗性基因ptrA的目的片段连接,构建成pAg1‑Pt双元载体;双元载体pAg1‑Pt质粒转化农杆菌,获得农杆菌阳性转化子,制备菌液;制备黄曲霉菌丝均质液;将制备所得菌液与制备所得的菌丝均质液混合后共培养,进行黄曲霉的遗传转化;选择性培养,筛选黄曲霉转化子并鉴定阳性克隆。本发明以黄曲霉菌丝体作为转化受体,不受黄曲霉菌株产孢能力的限制,转化效率高且稳定,对不同遗传背景和营养缺陷型的黄曲霉菌株均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06011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11338429.1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能稳定表达抗干扰素γ(IFN‑γ)的基因工程单链抗体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体外克隆干扰素γ的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纯化获得可溶的干扰素抗原蛋白。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出能稳定分泌表达抗(IFN‑γ)的基因工程单链抗体株,并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出具有功能的单链抗体,利用竞争ELISA方法,实现对人血液中IFN‑γ的定性与定量检测,为商品化的开发生产高质量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和金标抗体检测卡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66668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107687.1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不产黄曲霉毒素菌株ΔAflsnt2及防治黄曲霉污染的方法,所述的不产毒株中黄曲霉致病相关基因afllsnt2基本上不表达。本发明有利于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早期从根本上解除黄曲霉毒素的产生,积累,进而有效控制和降低作物受到的产毒黄曲霉感染率,达到有效控制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目的。与上述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检测手段和污染后解毒技术相比,本发明从源头上控制黄曲霉的污染,成本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17246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420619.0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31 , C12Q1/6895 , C12Q1/04 , G01N33/68 , C12R1/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曲霉致病基因wprA的应用,为用于制备、筛选抑制黄曲霉致病性的潜在药物。更加具体地,该方法包含,在黄曲霉的培养体系中添加待筛选的候选物,并检测黄曲霉体内的wprA基因的转录水平或Wpr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不添加候选物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如果测试组中wprA基因的转录水平或WprA蛋白的表达水平在统计学上低于对照组,就表明该候选物是抑制黄曲霉的致病性的潜在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1114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74420.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pyrG筛选标记循环利用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可从真菌基因组中剔除pyrG筛选标记而不依赖于pyrG两端的同向重复序列,不会在基因组上残留多余重复序列片段,剔除pyrG的重组菌能再次作为出发菌株使用pyrG进行遗传转化,实现pyrG筛选标记的循环利用。本发明的pyrG循环利用方法适用于以乳清苷‑5’‑磷酸脱羧酶编码基因URA3/pyrG表达元件作为遗传筛选标记的真菌,操作简便易行,不影响菌株遗传背景和性状,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01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247480.X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5/20 , C07K16/18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能稳定分泌抗芋螺毒素(ω-CTX MVIIA)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及应用。该杂交瘤细胞株2E5,已于2018年1月31日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保藏编号是:CGMCC NO.15295。本发明以原核表达纯化GST-ω-CTX MVIIA重组抗原为免疫抗原,TRX-ω-CTX MVIIA重组抗原为检测抗原包被酶标板。通过iELISA法筛选获得一株阳性杂交瘤细胞,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ω-CTX MVIIA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90425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810054318.6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31 , C12Q1/689 , C12Q1/68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曲霉致病基因rgfC及在筛选防治黄曲霉污染药物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筛选抑制黄曲霉的致病性或筛选防治黄曲霉污染的药物的方法。更加具体地,该方法包含,在黄曲霉的培养体系中添加待筛选的候选物,检测黄曲霉体内的rgfC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并与不添加候选物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如果测试组中rgfC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在统计学上低于对照组,就表明该候选物是抑制黄曲霉的致病性或防治黄曲霉污染的潜在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276744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163784.6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菇活性多糖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茶树菇为基础材料,引入活性评价指标,经提取、脱蛋白条件试验,对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筛选既能很好保持茶树菇多糖生物活性,又具备较高茶树菇多糖得率的提取加工工艺,以优化的工艺条件制备茶树菇活性粗多糖和茶树菇脱蛋白活性多糖,通过茶树菇脱蛋白活性多糖样品柱层析分离、活性跟踪、主要活性部位分子量测定,明确茶树菇活性多糖抗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分子量为300000酸性多糖,该多糖对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也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该方法可以避免提取,分离多糖工艺评价选择的盲目性,通过以生物活性为指标制备的茶树菇活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295708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63783.1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多糖产品加工工艺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活性跟踪技术,将多糖得率和活性保持综合评价应用于活性多糖提取工艺的条件试验过程;将多糖保存率、蛋白脱除率和活性保持综合评价应用于活性多糖的脱蛋白纯化条件试验过程;通过纤维素、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对脱蛋白活性多糖产品进行纯化分离过程研究,活性试验跟踪,了解主要活性分离部各峰的组成、多糖分子量,实现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出科学合理的活性多糖生产工艺优化方法。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法,可以方便、快速、合理的实施活性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和脱蛋白纯化工艺条件的探索,评价和选择活性多糖的加工工艺,实现高质、高效开发生产不同原料活性多糖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