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24865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80003050.4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H45/02 , F16F15/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5/02 , F16F15/12366 , F16H2045/0205 , F16H2045/0231 , F16H2045/0294
Abstract: 减震装置(10)包括:驱动构件(11),第一中间构件(12),其经由第一弹簧(SP1)被传递来自驱动构件(11)的动力,第二中间构件(14),其经由第二弹簧(SP2)被传递来自第一中间构件(12)的动力,从动构件(15),其经由第三弹簧(SP3)被传递来自第二中间构件(14)的动力;第一中间构件(12)具有,环状的外周部(12a),其包围配置在第三弹簧(SP3)的外周侧并且在同一圆周上相互相邻的第一弹簧(SP1)及第二弹簧(SP2),一对弹簧抵接部(12b、12c),其从外周部(12a)的两侧的周缘部向内周侧突出且相向,并且在第一弹簧(SP1)及第二弹簧(SP2)之间与这两者相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37833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39439.3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F15/14 , F16F15/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45 , F16F15/123 , F16F15/14
Abstract: 在不增加质量体(12)的径向的长度和厚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质量体(12)的重量变大。具有质量体(12),该质量体(12)具有隔着支撑构件(11)相对的两个配重(120)。在两个配重(120)上分别形成有从外侧面(120a)向内侧面(120b)凹陷的凹部(121),在各凹部(121)内安装有由比重大于配重(120)的比重的材料形成的附加配重(130)。
-
公开(公告)号:CN104919218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80004509.1
申请日:2014-01-30
IPC: F16H45/02 , F16F15/127 , F16F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3 , F16D3/12 , F16D3/66 , F16D2300/22 , F16F15/12353 , F16F15/12366 , F16F15/145 , F16H45/02 , F16H2045/0221 , F16H2045/0226 , F16H2045/0263
Abstract: 减震装置(10)包括动态减震器(30),该动态减震器(30)具有与中间构件(12)连接的第三弹簧(SP3)、与该第三弹簧(SP3)连接作为的质量体的涡轮(5)以及连接构件(31)等,构成动态减震器(30)的第三弹簧(SP3)配置为和第二弹簧(SP2)在减震装置(10)的轴向以及径向上相重叠,该第二弹簧(SP2)具有比第一弹簧(SP1)更高的刚性,并且以位于第一弹簧(SP1)的内侧的方式配置且在驱动构件(11)和从动构件(15)之间传递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62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80004490.0
申请日:2014-01-30
IPC: F16H45/02 , F16F15/127 , F16F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3 , F16D3/12 , F16D3/66 , F16D2300/22 , F16F15/12353 , F16F15/12366 , F16F15/145 , F16H45/02 , F16H2045/0221 , F16H2045/0226 , F16H2045/0263 , F16F15/127 , F16F15/14
Abstract: 减震装置(10)包括动态减震器(30),该动态减震器(30)具有与中间构件(12)连接的第三弹簧(SP3)、与该第三弹簧(SP3)连接的作为质量体的涡轮(5)以及连接构件(31)等,构成动态减震器(30)的第三弹簧(SP3)配置为和第二弹簧(SP2)在减震装置(10)的轴向以及径向上都相重叠,该第二弹簧(SP2)以位于第一弹簧(SP1)的内侧的方式配置且在驱动构件(11)和从动构件(15)之间传递扭矩,包括第三弹簧(SP3)的轴心且与减震装置(10)的轴心垂直的平面(PL)包含于连接构件(31)的弹簧抵接部(31c)的减震装置(10)的在轴向上的厚度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70333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80060229.5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衰减装置以及其设计方法。振动衰减装置包含:绕传递来自发动机的转矩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与该旋转构件一体旋转的支承部件;以在与支承部件之间授受转矩的方式与该支承部件连结,并且伴随着支承部件的旋转而能够摆动的复原力产生部件;以及经由复原力产生部件与支承部件连结,并且伴随着该支承部件的旋转与该复原力产生部件联动而绕旋转中心摆动的惯性质量体,复原力产生部件绕以相对于惯性质量体的相对位置不变的方式决定的摆动中心摆动,复原力产生部件的重心与摆动中心的距离根据复原力产生部件相对于惯性质量体的摆角的变化而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715978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80056962.0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大分大学 , 国立大学法人鹿儿岛大学
IPC: F16F15/14 , F16F15/137 , F16H45/02
Abstract: 在振动衰减装置(20)中,以使基于求解针对被驱动部件(15)的运动方程式和针对振动衰减装置(20)的整体的运动方程式获得的角位移、角度而导出的减振对象的扭矩变动成为目标值的方式,确定被驱动部件(15)的惯性力矩(J1)、惯性质量体(23)的惯性力矩(J2)、曲柄部件(22)的质量(m)、曲柄部件(22)的重心(G)与曲柄部件(22)相对于惯性质量体(23)摆动的支点的距离(L3)、以及该支点与旋转中心(RC)的距离(L4)。
-
公开(公告)号:CN1107308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80038108.6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F15/14 , F16F15/134 , F16H4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衰减装置。振动衰减装置包含:支承部件,其绕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与该旋转构件一体旋转,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被传递到上述旋转构件;复原力产生部件,其以在与支承部件之间授受扭矩的方式与该支承部件连结,并且能够随着支承部件的旋转摆动;以及惯性质量体,其经由复原力产生部件与支承部件连结,并且随着该支承部件的旋转与复原力产生部件连动地绕旋转中心摆动,支承部件配置于复原力产生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惯性质量体的至少一部分的轴向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04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11481139.7
申请日:2018-12-05
IPC: F16F15/10 , F16F15/12 , F16F15/131 , F16F15/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减震装置,作为一个示例,包括:旋转体(2),其设置有第1开口(26);第1摆动体(3);第2摆动体(4),其具有向接近第1旋转中心(Ax1)的方向凹陷的2个导向面(48a)以及能够沿所述第1开口(26)移动的传递部(6);以及2个滚动体(5),其具有由第1摆动体(3)支承的环部(51)、以及在环部(51)内侧沿第2旋转中心(Ax2)延伸且由环部(5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部(52),轴部(52)与因离心力而向径向外侧被推压的第2摆动体(4)的2个导向面(48a)接触,并且因第1摆动体(3)的摆动而沿2个导向面(48a)滚动且被2个导向面(48a)沿周向推压。
-
公开(公告)号:CN10979090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80059787.0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F15/14 , F16F1/10 , F16F1/12 , F16F15/133 , F16H45/02
Abstract: 一种振动衰减装置,具有包含输入要素与输出要素的多个旋转要素,其中,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被传递到所述输入要素,具备:配置于输入要素与输出要素之间并且具有正的扭转刚性的第1扭转刚性机构、在输入要素与输出要素之间与第1扭转刚性机构并列地工作并且具有负的扭转刚性的第2扭转刚性机构,发动机的转速越大,第2扭转刚性机构的扭转刚性越向负侧增大。由此,能够扩大相对于传递来自发动机的扭矩的输入要素,能够发挥较高的振动衰减性能的转速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64263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2072.2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F15/14 , F16F15/131 , F16H45/02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振动衰减性能的提高。具备:凹曲面状的引导面(23),其以向支承部件(21)的外周侧弯曲的方式形成于支承部件(21);质量体(30),其随着支承部件(21)的旋转,因离心力一边被引导面(23)按压一边在引导面(23)滚动;和惯性环(40),其与质量体(30)连结为能够旋转,并且绕支承部件(21)的旋转中心摆动,在平衡状态时,质量体(30)的重心位于比质量体(30)和惯性环(40)的连结位置靠径向外侧。而且,若支承部件(21)旋转,则惯性环(40)绕支承部件(21)的旋转中心相对于支承部件(21)摆动,并且质量体(30)在引导面(23)滚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