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76434.3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驱动预测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配电系统的第一历史数据;根据第一历史数据,建立第一预测模型以及第二预测模型;建立第三预测模型,第三预测模型的输入为第一预测模型以及第二预测模型的输出;基于第三预测模型建立第一预测控制策略,根据第一预测控制策略进行数据驱动预测控制。本方法通过精细化控制风电输出和配电网反应,能够实现配电网暂态稳定的提前判定,显著提升了电网的响应速度和调控精度,便于实施紧急控制措施,确保电网运行的高效与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76429.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值整定的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第一控制模型,根据第一控制模型计算故障状态下第一电压差值;根据第一电压差值,结合预设第一切换阈值判断待注入电流等级;预设第一电流约束,根据第一电流约束对注入电流后的第一控制模型参数进行控制。本申请逆变器控制技术原理清晰,难度较小,本申请在传统VSG控制上进行功率指令的切换,可以在给电网系统提供惯性支撑的前提下输出足够的无功功率,本申请针对故障期间逆变器可能出现的过流问题,在控制环节中加入电流限幅环节,维持逆变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77581.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并网系统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并网点处的第一参数以及第二参数,第二参数为第一装置的参数;根据第一参数,获取第一谐振信号;基于第一谐振信号,结合预设第一调制策略,获取第一电流参考信号;根据第一电流参考信号,结合预设第二调制策略,获取第一调制波,并根据第一调制波进行新能源并网系统振荡抑制。利用结构优化后的SOGI‑FLL动态监测输入信号的频率,实现频率自适应跟踪,不仅具有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还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克服了在系统发生谐振时PLL的性能会跟随系统相位角突变或电网阻抗改变而发生变化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77577.6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第一参数集;根据第一参数集计算第一参考角以及第一电压幅值;根据第一电压幅值,结合预设电压控制策略,计算第一电流参考值;根据第一参考角以及第一电流参考值,结合目标虚拟同步发电机实时输出电流,计算第一占空比信号,进行虚拟同步发电机次同步振荡抑制。通过在虚拟同步发电机电流控制器中添加阻抗重塑控制环节,对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输出阻抗进行重构,以矫正其相角特性。本申请可提高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可用于解决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767142.6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虚拟阻抗限流的逆变器建模控制方法及系统,特别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采集逆变器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存储;分析具备虚拟阻抗限流控制的虚拟同步机中的总虚拟阻抗分段函数;采用改进Sigmoid函数将所述的分段函数平滑化,得到虚拟阻抗的平滑代数方程;将所述平滑代数方程带入不含虚拟阻抗的逆变器状态空间方程,建立考虑虚拟阻抗限流控制的逆变器连续模型;对逆变器连续模型进行求解,进行考虑虚拟阻抗限流的逆变器控制。本发明消除了原有模型中的不连续点,使状态空间方程连续化,扩展了逆变器数学模型的适用场景,可以研究更加复杂的逆变器控制策略,模拟更多实际可能出现的运行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59865.1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故障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配电网线路两侧的电流波形数据,采用小波阈值方法对待测电流波形进行数据预处理;对故障点前后一个周波的电流进行去噪、对线路两侧电流进行波形合成,得到利萨如图形;采用基于弦长的离散点曲率计算方法,计算利萨如图形的离散曲率,提取曲率特征量;根据线路两侧电流的故障特性差异,设计基于利萨如图形离散曲率的配电网故障保护阈值。本方法具有较强的选择性,适用于未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新型配电网工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动作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59293.7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IPC: G01R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并网逆变器频率耦合导纳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导纳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取观测点作为扰动信号作为正序扰动进行输入;采样待测设备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利用多项拟合法计算电压和电流的频率的相量,将频率的相量作为负序扰动注入系统;再次利用多项拟合法计算电压和电流的频率的相量,计算频率的导纳,并判断是否完成所有待测频率的计算。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并网逆变器频率耦合导纳的高精度测量方法通过将阻抗/导纳测量看作是确定性分量的测量,利用基于多项式拟合的宽频带信号测量方法对逆变器阻抗/导纳进行高精度测量,能解决电网频率波动导致阻抗/导纳测量结果不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6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78711.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24 , H02J3/00 , G06F30/20 , G06N3/006 , G06Q50/06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直驱风机输出阻抗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永磁直驱风力发电装备主电路的拓扑结构,构建序阻抗模型;根据所需的控制参数构建问题变量,建立优化问题目标函数,根据电流控制环构建开环传递函数,对开环传递函数进行PI整定得到多类问题变量,对多类问题变量进行整合得到目标优化问题;基于蜣螂优化算法对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本发明考虑了经济性和可行性,对永磁直驱风机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提升了风机系统的相对稳定裕度,达到了抑制永磁直驱风机振荡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64441.4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GCN模型的微电网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微电网电压数据,并对微电网电压数据进行第一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对训练集进行第二预处理,获取微电网节点连接关系三元组样本数据,将微电网节点连接关系三元组样本数据输入预设微电网拓扑识别R‑GCN模型中,并进行迭代更新;若电网拓扑识别R‑GCN模型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输出最大迭代次数时的模型参数,并结合测试集与打分操作,完成微电网拓扑识别。本发明良好得解决了微电网的拓扑识别难题,能够在无先验拓扑知识的情况下,识别出节点类型及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提供更为准确详细的拓扑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62983.8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IPC: H02J3/38 , G01R23/16 , G01R23/02 , G01R19/04 , G06F18/241 , G06N3/0499 , G06N3/08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并网逆变系统的阻抗辨识方法及系统,涉及电能质量分析和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新能源并网逆变系统的相关参数,构成训练和验证数据集并归一化处理;构建并训练BPNN模型,输入数据,初始化GA种群、迭代次数和交叉变异概率;调用BPNN模型,对种群中每个个体进行适应度评价;判断是否满足进化终止条件;若满足则输出BPNN模型的最佳权值和阈值,更新BPNN模型,得到新能源并网逆变系统的阻抗辨识模型;向阻抗辨识模型中输入任一运行工况下的相关参数,输出结果。本发明通过GA算法优化BPNN初始权值和阈值,避免了BPNN辨识阻抗时陷入局部极小值,提高了阻抗辨识模型的鲁棒性和精确度,实现了对新能源并网逆变系统等值阻抗的精准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