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入口蒸汽参数控制的蒸汽压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4644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1047845.2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入口蒸汽参数控制的蒸汽压缩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低温蒸汽源、汽水分离器、喷水增湿器、蒸汽压缩机、冷水罐、冷水水泵、喷水控制阀门、蒸汽参数控制中心、分汽缸、流量控制装置和压力控制装置。本发明的系统在蒸汽压缩机压缩蒸汽之前,通过汽水分离器、喷水增湿器、蒸汽参数控制中心等机构调节蒸汽压缩机入口的蒸汽参数,控制蒸汽压缩机系统入口蒸汽为固定湿度。蒸汽压缩机将湿蒸汽压缩为高压力高参数蒸汽并排入分汽缸,分汽缸接收蒸汽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蒸汽,以稳定的压力将高压蒸汽输出给用户。本发明系统为大型热泵技术利用电能实现高效供热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天然气网络解析灵敏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449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66979.2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网络解析灵敏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天然气网络运行状态参数;步骤S2,构建负荷节点压力相对于参考节点压力的解析灵敏度;步骤S3,构建负荷节点压力相对于松弛节点和参考节点提供的天然气流量的比值的解析灵敏度;步骤S4,构建负荷节点压力相对于负荷节点消耗的天然气流量的解析灵敏度。本发明能够建立天然气网络中状态变量‑控制变量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以显性表达式的形式描述灵敏度与天然气网络拓扑参数和运行状态参数的关联关系,为确定天然气网络规划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和移动平均法的供热系统热延迟时间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7557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0108823.1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和移动平均法的供热系统热延迟时间辨识方法,本方法以历史大数据为基础,结合外部气候数据和建筑物温度,基于皮尔森相关系数和移动平均法,通过数据辨识的方法自动获得热力站或二级网的热响应时间,该方法仅需获得供热系统普通历史运行数据,通过大数据方法辨识出供热系统热响应时间,不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同时不易受单次故障数据或者异常数据的影响,基于辨识结果,根据热网延迟时间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储能或调度策略,有利于提升供热系统运行调控的精细化程度,降低热网运行能耗水平。

    一种计及能流延迟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拓扑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658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436001.6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能流延迟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拓扑优化方法,本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建立包括蒸汽、热水输送网络,冷冻水、冷空气输送网络以及压缩空气输运网络在内的综合能源系统网络机理模型;步骤S2,计算各能流输运网络末端工质温度、流量等关键参数随源端波动的响应特性;步骤S3,建立多种能流最低综合延迟的目标函数,其中,各能流延迟的权重系数由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得;步骤S4:构建供需工况组合集,设定多种能流供需匹配约束与综合能源系统网络节点空间分布约束;步骤S5,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上述步骤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构成的优化问题,得到综合能源系统最优拓扑规划方案。

    计及源、荷不确定量的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3852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13025.1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量的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稳态模型;步骤S2,获取综合能源系统中状态变量、控制变量当前值与控制变量中源、荷不确定量预测值;步骤S3,基于控制变量中源、荷不确定量当前值和预测值计算源、荷不确定量的变化值;步骤S4,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稳态模型、控制模式以及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当前值计算状态变量‑控制变量灵敏度矩阵;步骤S5,基于状态变量‑控制变量灵敏度矩阵和源、荷不确定量的变化值计算各个状态变量的脆弱性指标,基于脆弱性指标识别脆弱状态变量。本发明能够有效识别源、荷不确定量影响下的脆弱状态变量,提升综合能源系统安全运行水平。

    一种综合可再生能源的水电解氢热联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973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437118.0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可再生能源的水电解氢热联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供电子系统、水电解制氢子系统、制氢余热回收利用子系统、新电解水预热子系统、区域供热热网子系统和监测调度子系统;可再生能源供电,蓄电池存储国家电网谷电和多余的可再生能源电量,通过微电网为水电解制氢工厂供电,将电解过程中气体和电解液产生的余热回收于地埋储热装置,回水网络的热水通过地埋储热装置预热,并经过燃气轮机实现进一步升温,实现区域供暖。通过制氢余热回收利用和跨季节储热,实现了基于水电解的氢热联产,提高了制氢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综合可再生能源的水电解氢热联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973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37118.0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可再生能源的水电解氢热联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供电子系统、水电解制氢子系统、制氢余热回收利用子系统、新电解水预热子系统、区域供热热网子系统和监测调度子系统;可再生能源供电,蓄电池存储国家电网谷电和多余的可再生能源电量,通过微电网为水电解制氢工厂供电,将电解过程中气体和电解液产生的余热回收于地埋储热装置,回水网络的热水通过地埋储热装置预热,并经过燃气轮机实现进一步升温,实现区域供暖。通过制氢余热回收利用和跨季节储热,实现了基于水电解的氢热联产,提高了制氢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运行监控优先级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4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09241.1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运行监控优先级评估方法及管理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稳态模型;步骤S2,设定节点注入数据,求解综合能源系统稳态模型,获得基础状态数据;步骤S3,保持其他节点注入数据不变前提下,依次为每个节点注入数据添加扰动并继续求解综合能源系统稳态模型,获得扰动状态数据;步骤S4,基于综合能源系统基础状态数据和扰动状态数据,计算综合能源系统中各个未知变量的相对变化率和各个节点注入数据引起的未知变量的相对变化率,进而判别综合能源系统中设备的优先级。本发明能够有效判别综合能源系统中设备优先级,将为促进综合能源安全可靠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一种新型的热电机组高压抽汽压差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6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69863.1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热电机组高压抽汽压差利用系统及方法,可将机组高压抽汽与供热蒸汽之间的压差加以利用,以减小高压抽汽在常规减温减压过程产生的节流损失。该系统包含蒸汽透平、压缩机、压缩机排汽加热器、透平排汽加热器、供热蒸汽混合器、温度补偿器以及蒸汽传输管道。蒸汽透平的进口蒸汽来自热电机组的高压抽汽,压缩机排汽加热器的热流进口蒸汽来自机组的低压抽汽;透平排汽加热器的冷流进、出口分别连接蒸汽透平和供热蒸汽混合器,热流进、出口则连接压缩机排汽加热器与压缩机;压缩机排汽被加热后,与透平排汽加热器出口的蒸汽混合,作为供热蒸汽进入热力首站。本发明能有效减小节流损失,提高供热能效,并能向热网供给更多的蒸汽。

    供热系统在线映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5030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88686.5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热系统在线映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基于图论和流体控制方程建立供热系统在线映射模型;步骤S2,以最大信息熵原理为准则生成工况样本集;步骤S3,根据供热系统的可观测状态量数据对供热网络进行子网划分;步骤S4,基于自适应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供热系统在线映射模型特征参数的在线辨识估计。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供热系统各个测量点的实时数据,结合供热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生成最大信息熵样本集和实现供热网络子网划分,有效降低供热系统数据辨识的时间复杂度,为供热系统全网大范围辨识估计提供了一种快速算法,使在线映射模型能实时更正特征参数,保证供热系统仿真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