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0888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49583.0
申请日:2011-06-04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陆地棉棉籽油份含量主效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说的与陆地棉棉籽油份含量主效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是TMB1216。可将分子标记TMB1216用于陆地棉品种或品系的基因型检测,以判断该品种或品系油份含量的大小。本发明采用分子标记TMB1216辅助选择不仅准确性高,加快选择进度,同时也将大大减少了育种的工作量,提高了育种效率,克服了常规育种周期长、后期筛选工作量大、对品种或品系进行鉴定的效率低等缺陷和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987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026114.2
申请日:2009-04-0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杭州白云草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 浙江绍兴白云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雀稗体细胞60Cor射线辐射诱变方法,属于植物培养方法技术领域。以海雀稗的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60Cor射线为辐射源,剂量率为1Gy/min,辐照剂量为60Gy。颗粒状愈伤组织在附加2,4-二氯苯氧乙酸2.0mg/L、6-苄基氨基嘌呤0.05mg/L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上增殖培养,用作辐射处理材料。辐射处理后的愈伤组织转到附加6-苄基氨基嘌呤2.0mg/L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绿芽分化率在76%左右。绿芽转到附加萘乙酸0.5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绿芽的成苗率为42%。本发明建立的海雀稗体细胞60Cor射线辐射诱变方法适宜用于植物新品种开发,为在细胞水平上开展植物细胞辐射诱变育种提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088323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24879.3
申请日:2007-07-06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棉花子叶离体培养不定芽诱导植株再生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范畴。本发明以棉花种子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接种在附加6-苄基氨基嘌呤3.0mg/L、吲哚乙酸1.0mg/L、2-异戊烯腺嘌呤1.0mg/L、硝酸银5.0mg/L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不定芽长到1.5cm高度时转到幼苗生长培养基上,获得再生植株;珂字棉312品种不定芽的诱导频率高达70%左右,陆地棉泗棉3号品种不定芽的诱导频率高达60%左右。棉花子叶离体培养不定芽诱导植株再生技术操作简便,培养周期短,植株再生频率高,为规模化开展棉花体细胞培养和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提供新的更有效的实用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0475027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510122788.4
申请日:2005-12-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为苏丹草体细胞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为苏丹草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提供了实用性的组织培养技术,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适用于开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工作。苏丹草的幼穗为外植体材料,幼穗以颖花分花期(穗长最长不超过15cm,取离穗轴1.5~5cm的部分)为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均为基本培养基+2,4-D 3mg/L+KT 0.2mg/L;绿苗分化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6-BA 2mg/L+NAA 0.01mg/L。颗粒状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在80%~90%之间,愈伤组织绿苗分化频率达60%以上,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为70~8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0473276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085256.2
申请日:2006-06-0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杭州白云草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象草体细胞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为象草工厂化试管苗生产和生物技术育种提供实用技术,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适用于开展体细胞突变体筛选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工作。以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培养基添加4.0mg/L 2,4-D、0.05mg/L KT和4.0mg/L 2,4-D、0.1mg/LKT,继代培养基添加3.0mg/L 2,4-D、0.2mg/L 6-BA,分化培养基添加2.0mg/LCPPU、0.01mg/L NAA或0.5mg/L KT和0.5mg/L IAA,总成苗率达50.2%和43.99%,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226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25388.5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苏丹草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苏丹草外源基因转化时,以苏丹草幼穗离体培养诱导的淡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经农杆菌感染和共培养,在附加抗生素500mg/L的羧苄青霉素的继代培养基中,经10~20mg/L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将抗性愈伤组织转入附加抗生素500mg/L的羧苄青霉素的分化培养基中获得再生植株,壮苗、生根培养、移栽成活后经PCR检测,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本发明建立的苏丹草遗传转化方法,转化效率达到3%以上,为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多用途苏丹草转基因育种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1161055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10132279.9
申请日:2007-09-18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象草耐盐体细胞突变体的离体筛选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将颗粒状愈伤组织转入添加16g/LNaCl的继代培养基,45d后转入添加相同NaCl浓度的分化培养基,35d后幼苗转入无NaCl的生根培养基,获得再生植株。当代再生植株在滩涂大田综合农艺性状评价和产草量测定后进行盆栽耐盐鉴定,获得了在pH8.67-9.01的滩涂大田鲜草产量比对照高23.8%的植株;其无性系后代在含8.25g/L海盐的1/2Hoagland营养液中,第1、2次刈割的鲜草生长量分别比对照高9.2%和7.4%;选择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耐盐性明显提高的耐盐体细胞突变体。本发明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周期短,选择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546672A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200310106560.7
申请日:2003-12-09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植物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属于三角叶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利用RT-PCR技术从盐生植物三角叶滨藜总RNA中,扩增并克隆了BADH基因。该基因全序列显示,核苷酸序列长1520bp,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全长500个氨基酸残基。利用BamHI和SacI酶切位点将BADH基因连接到pCAMBIA2301的多克隆位点,并把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分别连接到BADH基因的上游和下游的多克隆位点上,获表达载体pCBAMATBADH682,正用于农杆菌介导转化油菜,希望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耐盐油菜新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201467787U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20231156.5
申请日:2009-09-03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粉采集器,具体是一种锥型涡轮式负压采粉器。花粉采集器,包括壳体、电源、电机、叶片及采粉头,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可折卸式采粉头(12),在壳体(2)内有电机(4)和由电机(4)驱动的锥形扇叶(6),锥形扇叶(6)与采粉头(12)间设置有集粉网(9);吸粉管(13)穿过采粉头(12)延伸至集粉网(9)内;锥形扇叶(6)对应的壳体上设有出气孔(7)。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型涡轮扇叶,增加出气量,提高负压值,田间采粉速度快,花粉随采随用,花粉活力高,有利于提高棉花制种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203523489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712542.2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花旋转刷采粉器,包括壳体、电源开关、负压电机、叶片及采粉头,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可折卸式采粉头,壳体后端未封闭,在壳体内有负压电机和由负压电机驱动的叶片,叶片与采粉头间设置有集粉网;吸粉管穿过采粉头延伸至集粉网内;吸粉管的前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有吸口架、吸口架具有与吸粉管相通的管道部分,该管道内壁设有毛刷;吸口架上设有旋刷齿轮,一旋刷电机通过旋刷齿轮带动吸口架旋转;电源开关同时控制负压电机和旋刷电机的工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采粉器,能降低制种用工及劳动强度,提高制种效率,使杂交种子生产成本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