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1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94820.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苏丹草木质素含量的基因CcNAC6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基因CcNAC6,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过量表达CcNAC6的拟南芥Columbia‑0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的表型及木质素含量指标表明,CcNAC6在提高植物对木质素含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采用该基因进行植物木质素含量的基因工程改良,发现该基因对培育具有较高木质素含量的植物品种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提高植物木质素含量进而为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66713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08987.1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牧草种质资源抗寒性鉴定的方法:(1)将牧草繁殖于育苗穴盘内,培育至八叶期后,土壤持水量自然降低至5‑30%,将完整植株密封,依次按照前置期、冷冻期、后置期处理后,取出放回育苗穴盘,修剪地上部分,室温放置3‑10天复苏,测定再生株高;(2)以再生株高为数据组,用数学模型Sigmoid三参数进行拟合,获得a、b和x0值,其中a为y变量的最大值,b为拟合曲线的陡度,x0代表拟合曲线最大半激活水平,先利用公式求导PHmax值,利用反函数计算当PHmax下降一半时拟合曲线上对应的X值。本发明以牧草完整植株为材料、在未破坏原始根系构型的条件下进行冷冻胁迫,并以胁迫后的再生新植株为测定对象,更贴近田间多年生牧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20767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711137384.1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垦海涂种养结合快速改良土壤的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1)生物质暗沟排盐:按照10‑15m的间距设置排水沟;每条排水沟两端连通周边排水渠,排水沟两端底部各放置一根80‑120cm长、直径为4英寸的双壁波纹管,双壁波纹管一端15‑30%长度伸出排水沟底部至于排水渠中,剩余一段每隔4‑5cm绕管壁沿周长方向设置若干条缝;然后向排水沟中填入经防腐剂处理过的稻壳压实,稻壳表面覆土;(2)围垦海涂人工建植海雀稗草地;(3)当人工草地90%以上的草层高度达到15cm以上时,进行草食畜禽放牧。与暗管排盐相比,排盐速度提高50‑60%,施工成本降低40‑50%,种养结合收益1500元/年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98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143961.6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富集镉促生长的杂交狼尾草内生巨大芽胞杆菌BM18‑2及其应用。一种富集镉促生长的杂交狼尾草内生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M18‑2,2017年11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79。所述的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M18‑2制备的杂交狼尾草富集镉促生菌剂。本发明所述的BM18‑2在促进镉污染土壤中杂交狼尾草生长中的应用。利用该菌株浸染杂交狼尾草,能够促进其在镉污染土壤环境中健康成长,提高杂交狼尾草的镉含量和生物量,增强对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035B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710066909.7
申请日:2007-01-25
Applicant: 新昌县白云草业研究所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杭州白云草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海雀稗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现有的海雀稗离体培养技术存在着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丧失绿苗分化能力、不宜用于体细胞突变体筛选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的缺陷,本发明以颖花分花时期的幼穗为外植体材料,在附加2,4-二氯苯氧乙酸2.0mg/L、6-苄基氨基嘌呤0.05mg/L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获得浅黄色、干燥、颗粒状愈伤组织的数量占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总数40%以上;在提高琼脂条-固化剂用量1倍的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愈伤组织保持颗粒状结构,经过连续3代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达98%。本方法适用于海雀稗微繁殖、体细胞突变体筛选和基因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011035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66909.7
申请日:2007-01-25
Applicant: 新昌县白云草业研究所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杭州白云草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海雀稗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现有的海雀稗离体培养技术存在着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丧失绿苗分化能力、不宜用于体细胞突变体筛选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的缺陷,本发明以颖花分花时期的幼穗为外植体材料,在附加2,4-二氯苯氧乙酸2.0mg/L、6-苄基氨基嘌呤0.05mg/L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获得浅黄色、干燥、颗粒状愈伤组织的数量占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总数40%以上;在提高琼脂条-固化剂用量1倍的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愈伤组织保持颗粒状结构,经过连续3代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达98%。本方法适用于海雀稗微繁殖、体细胞突变体筛选和基因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860860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85256.2
申请日:2006-06-0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杭州白云草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象草体细胞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为象草工厂化试管苗生产和生物技术育种提供实用技术,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适用于开展体细胞突变体筛选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工作。以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培养基添加4.0mg/L 2,4-D、0.05mg/L KT和4.0mg/L 2,4-D、0.1mg/LKT,继代培养基添加3.0mg/L 2,4-D、0.2mg/L 6-BA,分化培养基添加2.0mg/LCPPU、0.01mg/L NAA或0.5mg/L KT和0.5mg/L IAA,总成苗率达50.2%和43.99%,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96537.0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源四倍体象草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包括象草幼穗诱导及外植体的制备、胚性愈伤的诱导、基因组编辑载体的构建、农杆菌侵染、抗性愈伤筛选及分化、象草再生编辑植株的获取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系统在异源四倍体象草中具有精准高效的靶向突变能力,技术完善,为象草的分子育种和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可促进象草育种及产业化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41667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650187.X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N1/20 , A61K35/742 , A61P31/04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抑菌能力的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及其应用。一株具有良好抑菌能力的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LBS‑2018,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392,保藏日期为2020年12月17日。本发明所述的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LBS‑2018在制备抑制大肠杆菌的制剂中的应用,优选在制备抑制耐药大肠杆菌的制剂中的应用。LBS‑2018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为典型代表),尤其对耐药菌株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生长速度快于枯草芽孢杆菌,通过竞争方式抑制耐药菌。相比其他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菌株具有更强抑制大肠杆菌黏附细胞的作用,抑制率61%‑81%。
-
公开(公告)号:CN11341667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50187.X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N1/20 , A61K35/742 , A61P31/04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抑菌能力的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及其应用。一株具有良好抑菌能力的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LBS‑2018,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392,保藏日期为2020年12月17日。本发明所述的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LBS‑2018在制备抑制大肠杆菌的制剂中的应用,优选在制备抑制耐药大肠杆菌的制剂中的应用。LBS‑2018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为典型代表),尤其对耐药菌株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生长速度快于枯草芽孢杆菌,通过竞争方式抑制耐药菌。相比其他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菌株具有更强抑制大肠杆菌黏附细胞的作用,抑制率61%‑8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