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56933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948240.7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E21B49/00 , E21B47/002 ,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破碎带裂隙密度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获取野外的测井曲线;根据测井曲线确定敏感测井曲线;其次利用测井曲线融合技术根据敏感测井曲线确定裂隙融合曲线;再次采用离散小波变换方法根据裂隙融合曲线确定破碎带层段;然后在破碎带层段,依据标准钻孔的成像测井资料和敏感测井曲线,建立裂隙密度关系式;最后根据裂隙密度关系式确定待检测钻孔破碎带的裂隙密度。本发明综合利用测井曲线融合技术和离散小波变换方法确定破碎带层段,依据标准钻孔的成像测井资料,建立测井曲线与裂隙密度之间关系,以此确定待检测钻孔破碎带的裂隙密度,不仅能节省成本和时间,还能满足油田、煤田以及金属矿等野外实际生产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246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57138.0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高效活性炭测氡系统及方法,涉及铀矿勘查放射性勘探领域。该系统包括:终端控制器、样品识别抓取装置、编码识别器和至少一个测量单元;样品识别抓取装置识别目标区域内各目标样品的位置,并根据位置将目标样品抓取至编码识别区域;编码识别器对编码识别区域内的目标样品上的编号进行识别;若识别到的编号与预先存储的实际样品信息相匹配,则发出探测指令;若不匹配,则发出错误提示指令;终端控制器接收到探测指令时,控制样品识别抓取装置将编码识别区域内的目标样品抓取至测量单元内,控制测量单元对目标样品进行探测得到探测数据,并将探测数据发送至终端控制器;本发明能够准确高效的实现氡气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69895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410691227.5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K7/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N结的井温测量装置。本发明包括PN结、保护套、传感器导线、绝缘导热材料和隔热材料:所述保护套为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中空腔体,腔体内部靠近封闭端的位置安装PN结,PN结与保护套之间设置绝缘导热材料;所述PN结的传感器导线从保护套空腔开放端引出,将PN结的感应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所述隔热材料包覆保护套外侧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井温测量装置响应时间过长、测量误差过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安装在井温探管上,探管在井中上提或下放过程中,测温响应时间短,避免发生温度变化滞后现象,保证所测得的温度即为装置所在位置的准确温度,从而提高了灵敏度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815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294958.0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40 , E21B47/00 , E21B47/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口径成像测井仪的声学扫描系统;包括:平面活塞换能器(01)、换能器密封固定座(02)、半透明聚苯丙烯透声窗(03)、超声聚焦模块(04)、超声聚焦模块固定座(05)、电机与磁开关固定座(06)、磁芯固定座(07)、TMR磁开关底座(08)及双极步进电机(09),其中所述换能器密封固定座(02)直接固定于下外管(37)的下部,所述平面活塞换能器(01)固定于换能器密封固定座(02)内部;所述换能器密封固定座(02)固定安装于半透明聚苯丙烯透声窗(03)下端内部;所述磁芯固定座(07)和TMR磁开关底座(08)的外端设有电机与磁开关固定座(06)。
-
公开(公告)号:CN103809203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210438937.8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3/08
Abstract: 一种解决电磁干扰的野外探测工作方法,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野外工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为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野外实际工作中克服高压输电线引起的电磁干扰,从而增强信噪比,提高获取的原始数据质量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距离测点约10km处设置一个参考站,放置1台仪器用来测量天然电磁场的原始磁场信号和电场信号;(2)在高压线附近的测点上放置N-2(N≥3)台电道采集站采集该点处的电场信号;(3)在垂直距离高压输电线约300m测点处放置一台磁道采集站,采集磁场信号和电场信号;(4)打开步骤(2)和步骤(3)中的N-1个测点上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5)记录并保存获取的时间序列数据;(6)处理得到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539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680602.6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E21B4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参数组合测井探管,包括微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参数测量道,每个参数测量道均和微控制器连接,其中,微控制器内设置有:A/D转换功能模块,用于将来自参数测量道的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计数/定时功能模块,用于对来自参数测量道的数字信号进行计数处理;每个参数测量道采集的被测信号,先经A/D转换功能模块或者计数/定时功能模块处理,再经数据处理功能模块处理,然后发送至地面控制台。本发明的多参数组合测井探管通过微控制器中的A/D转换功能模块和计数/定时功能模块功能,代替了多种参数测量中大量的A/D转换和计数电路,这大大简化了复杂的系统电路,节约了电路板的占用空间,从而可以在一根探管中设置更多的参数测量道。
-
公开(公告)号:CN10380920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438937.8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3/08
Abstract: 一种解决电磁干扰的野外探测工作方法,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野外工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为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野外实际工作中克服高压输电线引起的电磁干扰,从而增强信噪比,提高获取的原始数据质量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距离测点约10km处设置一个参考站,放置1台仪器用来测量天然电磁场的的原始磁场信号和电场信号;(2)在高压线附近的测点上放置N-2(N≥3)台电道采集站采集该点处的电场信号;(3)在垂直距离高压输电线约300m测点处放置一台磁道采集站,采集磁场信号和电场信号;(4)打开步骤(2)和步骤(3)中的N-1个测点上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5)记录并保存获取的时间序列数据;(6)处理得到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15212977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23301551.1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E05F15/614 , G01V5/00 , G01T1/1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铀矿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活性炭测氡的自动化铅室,能够自动打开和关闭舱门且满足高效、智能化测氡仪的使用需求的活性炭样品测氡铅室;本装置包括:铅室底座(1)、铅屏蔽室(2)、铅室舱门(3)、舱门连接杆(4)、横向齿轮(5)、横向齿轮轴(6)、横向齿轮轴左支架(7)、横向齿轮轴右支架(8)、垂向齿轮(9)、垂向齿轮轴(10)、垂向齿轮轴支架(11)、锁定连接套管(12)、垂向齿轮轴活动头(13)、电机连接轴(14)、电机外盖(15)、电机底座(16)及无刷直流电机(17)。
-
公开(公告)号:CN219774114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23482875.9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地浸砂岩铀矿裸眼测井的组合探管,组合探管本体包括电源段、可拆卸连接在电源段下方的检测段,电源段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检测段包括沿组合探管本体轴向可拆卸连接的电模块、放射性模块、声模块和井斜‑井径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将各个检测模块组合到同一组合探管本体上,通过测井模块组合,实现测井参数模块灵活组合、不受传统探管单一参数和固定式组合参数的局限,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完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与传统裸孔测井相比,设计的多参数组合探管能够提高测井效率、降低遇卡风险,符合地浸砂岩铀矿裸孔测井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204481207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122696.5
申请日:2015-03-03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H01R13/502 , H01R13/52 , H01R13/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井电缆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七芯插头与七芯插头管之间使用插头压圈固定,将七芯插头线焊接到插头压圈;七芯插头管连接七芯插头端外套有连接帽,护帽旋入连接帽;七芯插头管的另一端旋入绝缘管,再将绝缘管旋入外套管;高压密封塞与接线座固定在一起,将七芯插头线的另一端焊接到高压密封塞后,将接线座推入后管的一端,而后将外套管旋入后管;后管的另一端连接尾管,尾管旋入后管,尾管内部底端开始依次装有锥形套管、锥形管、垫圈、压紧管,内部芯线与高压密封塞通过接插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传统电缆连接装置装配复杂,机件加工难度大,不耐高温,绝缘强度差,防水效果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