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22919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410094245.1
申请日:2004-1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71 , H01L25/048 , H01L27/32 , H01L27/3204 , H01L27/3293 , H01L51/0052 , H01L51/0073 , H01L51/52 , H01L51/5203 , H01L51/524 , H01L51/5262 , H01L51/5265 , H01L2251/532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具有创新结构的发光单元(10),包括具有表面的透明导体(11),在该表面限定了第一和第二区(T1,T2)。包括第一有机层(121)和第一电极(122)的第一电致发光元件(12)设置在第一区,其中第一有机层包含有机发光材料,第一电极层叠在第一有机层上。包括第二有机层(131)和第二电极(132)的第二电致发光元件(13)设置在第二区,其中第二有机层包含有机发光材料,第二电极层叠在第二有机层上。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物理分隔。第一层与第二层物理分隔。当电流流过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时,第一和第二有机层发光。从有机层发射的光通过透明导体并从发光单元中射出。
-
公开(公告)号:CN1704819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510073188.3
申请日:2005-06-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G02F1/13357 , H05B33/00 , G09F9/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22 , G02F2001/133607
Abstract: 一种面光源装置包括电致发光器件、在该电致发光器件光发射面一侧上的光散射部分,以及在该光散射部分的光发射面一侧上的光汇聚部分。该光汇聚部分包括叠放的第一和第二光学膜片,各光学膜片具有平面的光入射部分和光发射部分,通过该光入射部分光得以射入,以及通过该光发射部分光得以射出。各光学膜片的光发射部分形成有平行的棱状突条,各具有90度到105度的顶角。各光学膜片上都设置为光入射部分朝向电致发光器件,以及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突条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突条的排列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625317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095241.5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竹内范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41 , G02B6/0038 , G02B6/0046 , G02B6/0055 , G02B6/0066 , H01L51/52 , H01L51/5262 , H01L51/5268 , H01L51/5271 , H01L2251/5361
Abstract: 在透明衬底的入射表面上形成一种具有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与入射表面相对的发光表面形成得比所述的发光表面更大,光重定向部件设置为至少在不与所述电致发光器件相关的一部分所述透明衬底中,其中光通过光重定向部件而重新定向,以便从所述发光表面出射,上述光穿过所述入射表面进入所述的透明衬底中,并朝着其中光没有自所述的发光表面出射的方向而前进。
-
公开(公告)号:CN1533221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410031355.3
申请日:2004-03-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2 , H01L51/52 , H01L2251/5361
Abstract: 一种用于面发光器件的透明衬底。此透明衬底包含光入射表面和与光入射表面相反的光出射表面。多个凸向光入射表面的凹陷被形成在光出射表面上。各个凹陷具有大致对应于椭球部分的形状。光出射表面上各个凹陷的周界大致是椭圆。各个凹陷与其它凹陷分隔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