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器及其在折射率及应变测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545791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39121.6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传感器及其在折射率及应变测量中的应用。一种光纤传感器,在圆形光纤上有一段截面为D型的D型光纤段,其特征在于:D型光纤段的平坦面与纤芯的距离为1~3um,D型光纤段刻有布拉格光纤光栅。本发明的光纤传感器可用于折射率的测量,也可用于折射率与应变的同时测量。本发明的光纤传感器用于折射率测量时,可以很好地消除应力影响。本发明的光纤传感器特别适用于聚合物固化过程监控。

    全光纤集成化光功率监控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5899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19620.9

    申请日:2008-12-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集成化光功率监控器及其制作方法。一种全光纤集成化光功率监控器,包括光功率监测器和可变光衰减器,在一段光纤的包层上设置了第一分光缺口和第二分光缺口,第一分光缺口与第二分光缺口相距5~25mm,第一分光缺口是可变光衰减器的泄漏光通道,第二分光缺口是光功率监测器的泄漏光通道。本发明的一种全光纤集成化光功率监控器,采用侧边抛磨的方法制作,加工成本低廉,以它作为集成化基底可以大大降低集成化器件的成本。本发明的一种全光纤集成化光功率监控器,具有可电控的优点,又没有了机械型光功率监控器件对光纤纤芯的切断和机械驱动机构,插入损耗小、背向反射极小,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减小了器件的封装体积。

    基于空间衍射光的保偏光纤定轴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49006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22819.0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间衍射光的保偏光纤定轴方法,采集空间衍射光的背向衍射图像来解决保偏光纤的定轴问题,并基于衍射图像的图像特征量或中心图像的特征量来进行定轴。衍射图像的长度、中心位置和形貌等特征量都是随着保偏光纤的转动而改变的,而中心图像的特征量的变化比衍射图像中其他位置的特征量的变化更灵敏,这些参量都可以作为方位角判断的特征量。而且,衍射图像和中心图像的形貌在绝大部分位置上不具有对称性。利用这种不对称性,可以更加灵敏的判断保偏光纤偏振轴的方位角,从而实现定轴。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方法所采用的装置,可以更加快速的搜索到保偏光纤的所在方位角,从而提高定轴速度和定轴精度。

    一种快速线性调频连续波导致的输出光谱畸变的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58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6682.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微腔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线性调频连续波导致的输出光谱畸变的恢复方法;通过引入相位补偿的光谱恢复算法,使任意失真的读出光谱恢复成其稳态光谱,得益于长光子寿命和光子局域特性,光学微腔已经成为了一种有前途的高性能传感工具,通过提出振铃效应源于微腔发出的光与波导输入输出之间干涉的二次相位,这种二次相位取决于输入的线性调频连续波的啁啾率,而与微腔的类型无关,在对引入的相位补偿后,可以从失真的读出光谱中恢复任意稳态光谱,实现了在瞬态振铃光谱和稳态光谱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高速传感、光通信和先进的集成芯片技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带有弯曲形阵列共面电极的芯层波导

    公开(公告)号:CN1157183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1444226.1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弯曲形阵列共面电极的芯层波导,其包括:衬底层;第一掩膜板以及第二掩膜板;所述第一掩膜板与所述第二掩膜板间隔设置在所述衬底层上,并于间隔处形成波导槽;波导芯层,设置在所述波导槽的底部;第一偏转电极,设置在波导槽内,并位于所述波导芯层上;所述第一偏转电极具有多个弯曲部;第二偏转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掩膜板的靠近所述波导槽的边缘处;第三偏转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掩膜板的靠近所述波导槽的边缘处;馈电组件,分别电连接第一偏转电极、第二偏转电极以及第三偏转电极的两端,以向第一偏转电极、第二偏转电极以及第三偏转电极提供电压。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实现光场偏转所需的驱动电压,缩小光波导的尺寸。

    光学宽带消色差空间微分显微成像模块、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2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1314.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宽带消色差空间微分显微成像模块、系统及方法,模块包括第一圆偏振器、单轴晶体及第二圆偏振器,圆偏振器包括线偏振片和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线偏振片和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光轴夹角为45°;单轴晶体置于消色差四分之一波片之间;第一圆偏振器将携带待成像物体信息的第一信号光转化为右旋圆偏振光;单轴晶体接收右旋圆偏振光,并基于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生成输出场,输出场包括未转换自旋的右旋圆偏振光分量和转换自旋且附加二阶光学涡旋相位的左旋圆偏振光分量;第二圆偏振器选取输出场中的左旋圆偏振光分量,输出第二信号光。本发明的宽带消色差空间微分显微技术更直观、更方便、更省时,并且更能还原待成像物体的原有颜色。

    一种基于非线性分叉EP点的混沌信号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40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3750.2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分叉EP点的混沌信号发生装置,具体涉及混沌动力学和分叉理论,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含宇称时间反对称电路;所述宇称时间反对称电路包括两个LRC谐振器,通过一个电阻Rc进行耦合,每个谐振器由一个负电阻单元Rj、一个电容Cj和一个电感Lj组成,其中j表示谐振器的索引,该电路通过非线性诱导EP去简并,放大系统的敏感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线性分叉EP点的混沌信号发生装置,混沌信号的高度复杂性:采用非线性分叉EP点作为混沌信号发生装置的基础,可以产生高度复杂、随机和宽频谱的混沌信号,依据非线性分叉EP点可以产生宽频谱的信号和提升抗干扰性能。

    基于钽酸锂晶体的二维光束偏转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04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11264.5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钽酸锂晶体的二维光束偏转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钽酸锂晶体,所述钽酸锂晶体包括光输入面、与光输入面相对的光输出面、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对应设置的第一维光束偏转区,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形成有对应设置的第二维光束偏转区。本发明具有易集成、高速率、体积小、多维度偏转等优点。

    一种基于二分及双指针条纹搜索的可见光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2066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030860.6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分及双指针条纹搜索的可见光定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两个LED发射调制光信号;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拍摄源图像;基于二分及双指针的条纹搜索算法对源图像进行采样搜索,得到条纹信息;根据条纹信息计算两个LED中心点的像素坐标及像素距离并对图像进行裁剪;对裁剪后图像进行像素值计算并结合ITF编码真值表,计算出两个LED的世界坐标及世界距离;根据两个LED中心点的像素坐标及像素距离、两个LED的世界坐标及世界距离并基于双灯几何关系算法求解得到定位点的世界坐标。该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通过使用本发明,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和运行时间,从而提升系统的实时性能。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可见光定位领域。

    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7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58653.9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案,光纤湿度传感器包括微纳光纤和多孔薄膜;其中:所述微纳光纤,其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多孔薄膜,涂覆于所述弯曲部的表面;所述多孔薄膜表面具有多个孔,其配置为能够通过吸水产生溶胀,使得孔的占空比变小。本发明利用U形的微纳光纤的倏逝场与多孔薄膜耦合实现湿度传感。在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U形微纳光纤表面的多孔薄膜的孔的大小不同,以至于通过其散射的能量大小不同,光纤输出端光功率的变化不同,从而实现湿度传感。本发明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和稳定性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