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通讯的太阳能电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4137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704098.4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的太阳能电池装置,包括底板、转动板、光伏板、蓄电池、端盖、方形框、T型杆、弹簧一、L型杆、T型块、弹簧二、圆槽、磁环、螺杆、螺母、斜块、斜槽、导向槽、斜杆、固定环、圆环、U形杆、圆板、T型压块、弹簧三、固定块、固定销、弧形板以及磁块。本申请螺杆转动带动螺母沿着螺杆移动,螺母移动带动斜块移动,斜块沿着斜槽移动,斜块顶端从斜槽较深一端逐渐移动至斜槽较浅一端,进而对转动板进行挤压,U型杆移动带动圆环移动进入固定环内部,接着利用固定销转动弧形板,弧形板转动对T型压块进行挤压,T型压块受到挤压移动与圆环环形侧面贴合,进而将圆环夹持固定在固定环内部。

    一种物联网用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防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104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532863.3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用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防抖结构,包括:内部中空的防护筒,其在两端敞开以形成敞口;滚动轴承组件,其安装至所述防护筒的其中一端并对该处的敞口进行封闭;内部中空的驱动安装筒,所述驱动安装筒的其中一端插接至所述防护筒的另一端敞口中,所述驱动安装筒中安装有驱动器;以及传动轴,其依次穿过所述滚动轴承组件与防护筒后插接至所述驱动安装筒中并最终与所述驱动器传动连接;其中,所述滚动轴承组件的外侧与所述驱动安装筒的外侧弹性连接有复位部件。根据本发明,其能够缓解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颤振、抖振等其他抖动问题。

    一种流化床吸附装置及其水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0450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75663.4

    申请日:2021-03-15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流化床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呈倒酒瓶状,内部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塔的塔口一侧开设有污水进口,在其塔体顶部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吸附塔的塔体与塔口之间具有一细长的动力提升管;以及固液分离仓,所述固液分离仓通过出水斜管和吸附剂回流管实现与所述吸附塔循环连通。本案提供的流化床吸附装置体积小,生产能力大,吸附塔和固液分离仓之间通过简单的两组斜管实现循环连通。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和再生性能优异,材料微球尺寸均一,吸附塔内固液接触面积大,传质速率高;固液分离仓实现固液分离,完成废水的深度处理,通过再生装置实现脱附再生,吸附剂的利用效率高。

    一种结构可控的多维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033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04054.7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可控的多维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孔碳材料领域。该方法利用固体钾盐与甲阶酚醛树脂醇液的混合物,在经历溶剂蒸发、低温热处理、高温碳化和活化过程后,自然冷却获得原位热解产物并进行净化处理,制备出一种结构可控的多维多孔碳材料。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利用原位热解技术实现对多维多孔碳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控制,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条件可控、原料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不需借助额外添加活化剂,即可获得分级孔道,以及可调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通过设置模板中钾盐与碳源中甲阶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例,还能实现对三维多孔碳骨架上层叠上不同程度的二维碳片进行有效调控。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036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98946.6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初沉池,用以去除废水中的泥沙及悬浮物;微电解装置,用以对pH调节后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混凝池,利用微电解反应产生的铁离子与碱反应形成铁的氢氧化物沉淀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去除;生化池,用以在厌氧区中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膜生物反应器,用以将处理后的水收集走,本发明通过设置气浮和浓度检测,提高有机废水处理效能。

    一种叠层富硅碳化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185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095621.8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富硅碳化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从下至上依次包括ITO导电玻璃、硼掺杂非晶碳化硅薄膜、叠层富硅碳化硅薄膜、磷掺杂非晶碳化硅薄膜、铝电极,其中,叠层富硅碳化硅薄膜由多层不同硅碳比的富硅碳化硅薄膜组成,且通过激光晶化技术形成具有不同光学带隙的镶嵌型硅量子点薄膜吸收层。本发明设计具有不同硅碳比的叠层富硅碳化硅薄膜吸收层,更有效地控制各个子层的光学带隙,能够拓宽光谱响应范围,更有效的提高光吸收率,从而有利于获得比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

    新型纳米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633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16432.5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纳米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加的石英或玻璃衬底、Al电极、磷掺杂非晶硅薄膜、碳化硅薄膜界面层、硼掺杂纳米硅薄膜、石墨烯层以及Au电极。利用谐振腔机制增强p型纳米硅/n型非晶硅异质结中的光吸收,从而提高器件光电性能。本发明所提供的石墨烯/p型纳米硅/n型非晶硅异质结结构的平面薄膜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相比,生产成本可节约30%。该电池的设计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消耗低,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了高温烧结处理,大大降低了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耗,可有效地降低传统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

    基于纳米石墨烯的信号零阻隔接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50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98222.9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纳米石墨烯的信号零阻隔接收系统和方法,属于信号接收技术领域,包括通信建立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验证分析模块及信号接受模块。本发明解决现有的信号传输在接受信号时,信号有阻隔,导致信号接受缓慢,不能快速响应,降低了信号传输效率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建立发射端与接受端之间的网络传输信道,实时捕捉且收集零阻隔实时信号,确定出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零阻隔实时信号,通过对零阻隔实时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变换及识别处理,确定出零阻隔表征信号,对零阻隔表征信号进行对比验证,确定信号零阻隔对比验证结果及信号零阻隔接接受方法,可实现信号零阻隔,可提升信号接受速度,可快速响应,提升信号传输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