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10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49572.8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电池。功能材料呈颗粒状,功能材料包括包覆材料以及分散于包覆材料内部的一个或多个锂活化剂颗粒,锂活化剂颗粒包括锂合金;由于该功能材料的锂活化剂颗粒中含有锂元素,因此当功能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片中时,可以在电池的循环过程中起到补锂效果,可以弥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活性锂的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由于锂活化剂颗粒的外围包裹有包覆材料,包覆材料可以作为锂活化剂颗粒的保护层,隔绝外部环境,使锂活化剂颗粒内部的锂合金保持稳定,因此该功能材料对存放环境和使用环境的要求不高,有利于实现该功能材料的规模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49552.0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36 , H01M4/133 , H01M10/0525 , C01B32/93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电池。功能材料呈颗粒状,功能材料包括碳基稳定材料以及分散于碳基稳定材料内部的一个或多个锂活化剂颗粒,锂活化剂颗粒包括锂化碳基材料。当功能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片中时,可以在电池的循环过程中起到补锂效果;由于锂活化剂颗粒的外围包裹有碳基稳定材料,因此碳基稳定材料一方面可以作为锂活化剂颗粒的保护层,隔绝外部环境,防止锂活化剂颗粒内部的锂活性剂与空气中的水氧等组分反应;另一方面碳基稳定材料的导电性能较好,能够为锂离子的传输形成电子离子通道,有利于实现锂离子的脱嵌。
-
公开(公告)号:CN117476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35554.7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及电池。所述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集流体的任意一侧或两侧;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层上;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第二涂层上。在本发明中,通过所述凹槽储存电解液,提升电解液对所述电池极片的浸润效果及电解液在所述电池极片中的流动速度,从而实现增大所述电池极片表面活性材料的反应面积,缓解极片两侧及中部析锂,并提供额外的空间便于缓解极片膨胀作用及材料挤压、破碎等情况,以改善电池的循环及快充等性能,延长了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1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81367.6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4/131 , H01M4/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包括第一正极片和第二正极片,第一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A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A的表面的正极活性涂层A,正极活性涂层A含有正极活性材料A,第二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B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B的表面的正极活性涂层B,正极活性涂层B含有正极活性材料B;正极活性材料A为磷酸盐材料或含锂氧化物材料;当正极活性材料A为磷酸盐材料时,正极活性材料B为含锂氧化物材料,或,正极活性材料B包括磷酸盐材料和含锂氧化物材料;当正极活性材料A为含锂氧化物材料时,正极活性材料B为磷酸盐材料,或,正极活性材料B包括磷酸盐材料和含锂氧化物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电芯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和循环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52244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50350.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50/258 , H01M50/262 , H01M50/209 , H01M50/59 , H01M50/588 , H01M5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每个所述电池单体均包括壳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壳体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顶盖组件,每个所述顶盖组件均包括基板和第二绝缘件,所述基板盖合所述开口,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上的所述第二绝缘件通过卡扣组件卡接。此种电池模组便于组装,稳定性好,且空间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5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26354.1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50/528 , H01M50/516 , H01M50/503 , H01M50/107 , H01M50/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负极汇流盘,其中,负极汇流盘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并且在壳体封口前,负极汇流盘在壳体的内部与壳体焊接连接。该设置方式能够将负极汇流盘与壳体的焊印与电池外部的环境进行隔绝,从而避免焊印在潮湿环境中发生腐蚀,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通过应用上述电池,避免了焊印在潮湿环境中发生腐蚀,保证了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0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59075.5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IPC: H01M50/552 , H01M50/531 , H01M50/528 , H01M50/562 , H01M50/147 , H01M50/566 , B21J5/08 , B21J1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电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盖板组件以及电池单体。导电结构包括:第一金属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金属层,结合在第一金属柱的表面,第二金属层包覆第一端并向第二端延伸。该导电结构通过将结合在第一金属柱表面的第二金属层设置为由第一金属柱的第一端的表面向第二端延伸,即第一金属柱的第一端的端面以及第一金属柱的至少部分侧面被第二金属层覆盖,可以有效增大第二金属层与第一金属柱的结合面积,保证导电结构的过流能力,提升第二金属层与第一金属柱的结合强度,降低第二金属层脱落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8126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44790.9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IPC: H01M50/176 , H01M50/188 , H01M50/184 , H01M50/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盖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顶盖组件包括盖体、极柱、焊接环、密封件及上塑胶环,盖体沿第一方向贯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极柱部分设于第一安装孔内,极柱具有背离第一安装孔设置的第一端面;焊接环围设于极柱的周侧,包括连接设置的环形主体和限位环,环形主体与盖体相连,限位环沿第一方向与第一端面相对且间隔设置,密封件夹设于焊接环与极柱之间,密封件包裹极柱的侧部设置,密封件包括邻接第一端面的抵接端部,上塑胶环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套设环和压接环,套设环适于套设于环形主体的外侧,压接环与限位环相连,其中,压接环的部分和/或抵接端部夹设于第一端面和限位环之间,如此,提高了顶盖组件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3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03423.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50/449 , H01M50/403 , H01M50/417 , H01M50/41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接枝策略的热闭孔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聚烯烃膜表面形成聚多巴胺修饰层,在所述聚多巴胺修饰层表面引入溴引发剂,得到表面含有溴引发剂的聚烯烃膜,在所述含有溴引发剂的聚烯烃膜表面接枝热敏聚合物层,得到基于表面接枝策略的热闭孔隔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表面接枝策略的热闭孔隔膜在保持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同时,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该热闭孔隔膜在高温下能够实现热闭孔功能,使电池可以在安全温度下运行,有效防止电池因过热导致的热失控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0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622519.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IPC: H01M50/4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片、复合隔膜和负极片,正极片和复合隔膜的复合通过压合处理Ⅰ实现,压合处理Ⅰ的压合温度T1满足50℃≤T1<非粘结剂聚合物C1的Tg值,压合压力不低于0.2吨;负极片和复合隔膜的复合通过压合处理Ⅱ实现,压合处理Ⅱ的压合温度T2满足28℃≤T2<非粘结剂聚合物C2的Tg值,压合压力不低于0.2吨。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芯通过对朝向复合隔膜方向的第一正、负极活性涂层的压实密度进行调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地对复合隔膜与正、负极片复合条件进行限定,由此,能够使复合隔膜与正、负极片之间保持稳定、牢固地复合,从而使电芯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得到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