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5244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71103.4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鲜叶清洗的清洗机,所述清洗机包括顺次连接的清洗机体和运输机体,所述清洗机体上设置有清洗凹槽,所述清洗凹槽中靠近所述运输机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可滑动地设置有闸门,使得所述闸门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所述清洗机还包括水箱和固定在所述水箱上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头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其出水头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清洗凹槽相连通;该清洗机具备清洗效率高、清洗水能循环利用、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维护使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8893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93452.6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合金细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铝合金变质剂领域。铝合金细化材料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氟铝酸钾5~8%、氟铝酸钠7~11%、磷酸氢二钠水合物3‑5%、氯化钾5‑7%、氯化钠4‑8%、乙酸钡0.4‑0.8%、硝酸钡3‑6%、氟化钐0.2‑0.9%、醋酸铝0.2‑0.9%、氯化铝6‑8%、锂云母复合物粉15‑20%、余量为纯铝;将钡、钠、锂、钐四种变质剂依据其特性进行结合,采用喷射沉积和挤压煅烧一步制备结构松散的烧结体,有效保留了变质活性,具有变质潜伏期短,有效变质时间长,变质效果稳定的特点。锂云母粉可作为变质剂载体除气除渣,其中富含的高硬度物质能显著提升合金硬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43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86137.0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金改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合金变质剂领域。合金改良材料由喷射沉积粉末、钠盐变质剂及粘合剂组成,喷射沉积粉末:钠盐变质剂:粘合剂的重量比5~10:1~3:1;将锶、钠、稀土钕三种变质剂依据其特性进行结合,有效保留了变质活性,具有变质潜伏期短,有效变质时间长,变质效果稳定的特点。原料中高岭石黏土粉可作为变质剂载体除气除渣,提升熔炼效率,其中富含的氧化铝和氧化硅能显著提升合金硬度。钕元素的发光性能可使得铝合金自带发光特性,无须涂覆发光材料。制备方法中采用喷射沉积法一步熔铸制备细小的中间合金粉末,再与钠变质剂粘结挤压成型,使变质剂可快速溶解分散,缩短潜伏期,快速有效变质。
-
公开(公告)号:CN10993001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93760.9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盐材料及应用该复合盐材料进行铝合金变质处理的方法,复合盐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六氟铝酸钠13-18%、氟锆酸钾3-7%、铬酸铝5-9%、氟化锌0.3-1.2%、乙酸锰0.5-0.8%、硝酸锰3-6%、氯化钾11-15%、氟化钐2-6%、烧结粉2-7%,余量为氯化钠;烧结粉中的伊利石可作为变质剂载体除气,其中富含的氧化铝和氧化硅能显著提升合金硬度。结合钠、钡、钐、镝等多种变质元素,变质效果优异。将本发明应用于高低温铝合金液混合变质法进行铝合金变质处理,可有效匹配变质方法的特点,二者相得益彰,无须高温精炼除气,使得铝合金产物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90921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93184.8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吊运装置的超声波茶叶清洗机,包括清洗装置和至少部分设置于清洗装置上方的吊运装置;清洗装置包括壳体(1)和洗筒(2),壳体和洗筒之间形成有间隙,间隙中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5),洗筒中设置有过滤筒(9),且过滤筒的侧面上设置有吊耳(12)和吊环(13);吊运装置至少包括多根支杆(10),以及架设于多根支杆上的滑道,滑道的轴线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滑道上设置有挂吊单元(11),挂吊单元包括挂杆(14),设置于挂杆上的挂钩(15),以及缓冲钩(17),吊耳能够挂设于挂钩上,吊环能够挂设于缓冲钩上。实现了清洗效率高,清洗后运输便捷,且安全性高,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3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14147.3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PC: C22C21/04 , C22C32/00 , C22C1/10 , C23C14/06 , C23C14/32 , C23C14/58 , C23C18/52 , C23C28/00 , B22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硬度材料,在铝合金基体内均匀分布有高硬度的硼化钛、氮化锆、碳化硅、氧化铍、金刚石颗粒,硫化钼可提高减摩性。基体表面具有的镀铬层和氮化钛层可有效提高合金表面的耐磨性及硬度。合金中Pb、Bi、Zn、Sr、Sm、Ag、Au、Ho、Si、Mn、Fe等元素强化相弥散强化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制备方法上铝钛硼丝不仅可以作为粘附混合物颗粒的载体,还可作为变质剂,配合后期的固溶时效等热加工工艺,显著降低晶体粒径,采用原位TiB2生成法,加入较高质量分数的TiB2,显著提升材料本身硬度,同时TiB2颗粒较小,且在铝合金基体中分散均匀,使得TiB2虽然质量分数高,但无偏析,团聚现象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17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85404.2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机处理剂及应用该无机处理剂进行铝合金变质处理的方法,无机处理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草酸钠13-18%、硝酸锰5-9%、乙酸锰0.5-0.8%、氟铝酸钾11-15%、氯化钾12-16%、无机复合粉12-16%,余量为氯化钠;无机复合粉中含膨润土和稀土铕钼酸钠盐,膨润土可作为变质剂载体除气除渣,提升熔炼效率,其中富含的氧化铝和氧化硅能显著提升合金硬度。铕元素的发光性能可使得铝合金自带发光特性,无须涂覆发光材料。将本发明应用于粉末热挤压制备共晶铝合金,可有效匹配粉末热挤压工艺的特点,变质速度快,变质剂活性高,变质效果稳定,无须高温精炼除气,使得铝合金产物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7063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78160.8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塑性的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3-8%Si,0.03-0.08%Fe,0.2-0.5%Cu,0.007-0.009%Ag,0.9-1.2%Ca,0.08-0.15%Li,0.08-0.11%Ni,0.01-0.04%Hf,0.2-0.7%Ba,余量为Al,融入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使合金固溶体的强度与硬度增加。制备方法采用预冷铸型的激冷作用,促进了元素的细晶强化。铸造后的多道次降温热挤压和轧制工艺,改善了微观组织,提高了铝合金的塑性,最后进行分级固溶和断续时效可同时提高合金的强度等力学性能,使得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制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94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934001.1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C、Sn、Eu、S、Cr、Cd和Fe进行混合配料,熔炼得到合金液体,经雾化处理得到材料A;将C、Fe、Eu、Cd、Si、Pb、Cu和Sn进配料,熔炼得到合金液体,经雾化处理得到材料B;将CdO、PbO2、K2O、Eu2O3和Al2O3进行配料,处理后得到材料C;将PbO2、ZnO、Cr2O3、Mn2O3、CdO、Eu2O3和Fe2O3进行混合配料,处理后得到材料D;将材料A、材料B和材料C混合,烧结,研磨后得到ABC混合料;将ABC混合料和材料D和进行混合,并压实形成毛坯N,将毛坯N分别进行烧结处理和二次回火处理得到低热膨胀复合材料。解决了传统的低热膨胀复合材料存在磁性能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45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62587.5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PC: C04B28/26 , C04B1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26 , C04B2111/27 , C04B2201/50 , C04B7/02 , C04B18/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材料A的制备:将柠檬酸、酒石酸铍、酒石酸、顺丁烯二酸、甲酸铵和偏铝酸钙混合,经烘干、过筛、焙烧和研磨后得到材料A;材料B的制备:将碳酸钙、碳酸钠、硅酸钠、硬质酸钠、氧化铝、五水柠檬酸钠、偏钛酸钠、磷酸钠水合物、甲酸钙和偏铝酸钙混合,经烘干、过筛、焙烧和研磨后得到材料B;材料C的制备:将高岭石、碳酸钠粉体和盐酸溶液混合,依次经第一次加热处理和第二次加热处理,研磨后得到材料C;将材料A、材料B和材料C混合后经焙烧和二次回火处理得到建筑芯材料;将硅酸盐水泥、建筑芯材料、硅酸钠和水混合,得到防水材料。解决了传统的防水材料的性能存在诸多不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