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器装置和刮板输送机

    公开(公告)号:CN1131045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36411.8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传感器装置和刮板输送机,该装置包括: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矢量传感器、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光纤矢量传感器包括至少四根光纤光栅和玻璃纤维管,至少四根光纤光栅环绕玻璃纤维管设置;光纤位移传感器包括主体和位移伸缩杆,位移伸缩杆可伸缩且其一端与主体的一侧相连,位移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玻璃纤维管的一端相连;主体的另一侧与第一安装组件相连,玻璃纤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组件相连;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用于将光纤传感器装置安装于刮板输送机相邻的两块刮板之间;光纤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刮板输送机左右移动的第一矢量信息;光纤矢量传感器,用于获取刮板输送机上下和/或前后移动的第二矢量信息。

    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的无线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3778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40097.2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的无线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判断所述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是否满足无线传输条件;在所述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满足所述无线传输条件时,建立所述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与顶煤运移轨迹无线传输监测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将所述运移信息传输给所述顶煤运移轨迹无线传输监测设备。从而能够采用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对顶煤运移轨迹进行实时跟踪,数据量多,跟踪时不受无线信号差的影响,跟踪精度高,并在满足无线传输条件时及时将运移信息无线传输给顶煤运移轨迹无线传输监测设备,避免数据的遗漏,提高了监测效率。

    基于惯导技术的顶煤三维动态时空运移轨迹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1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45113.7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惯导技术的顶煤三维动态时空运移轨迹监测方法,通过获取待监测的顶煤区域,并在待监测的顶煤区域内布设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在对所监测的顶煤区域的顶煤冒放过程中回收顶煤区域内布设的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获取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的运移信息;根据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的运移信息,生成顶煤三维动态时空运移云图,并进行显示,从而能够采用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对顶煤运移轨迹进行实时跟踪,顶煤运移轨迹跟踪仪的成本低,工作时间长,数据量多,跟踪时不受无线信号差的影响,跟踪精度高,监测效率高。

    光纤传感器装置和刮板输送机

    公开(公告)号:CN11310452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336411.8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传感器装置和刮板输送机,该装置包括: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矢量传感器、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光纤矢量传感器包括至少四根光纤光栅和玻璃纤维管,至少四根光纤光栅环绕玻璃纤维管设置;光纤位移传感器包括主体和位移伸缩杆,位移伸缩杆可伸缩且其一端与主体的一侧相连,位移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玻璃纤维管的一端相连;主体的另一侧与第一安装组件相连,玻璃纤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组件相连;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用于将光纤传感器装置安装于刮板输送机相邻的两块刮板之间;光纤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刮板输送机左右移动的第一矢量信息;光纤矢量传感器,用于获取刮板输送机上下和/或前后移动的第二矢量信息。

    一种液压支架立柱现场探伤装置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866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88722.1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架立柱现场探伤装置,涉及综采面液压支架现场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液压支架立柱现场探伤装置包括固定组件、连接组件、安装架、胶片和X射线探伤仪,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用于与待测立柱相邻的支撑立柱连接的固定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板、旋转盘和卡楔,所述旋转盘转动设于安装板,所述卡楔活动设于安装板,所述卡楔具有锁止位,在锁止位,所述旋转盘与卡楔止转配合,所述安装架连接于旋转盘,所述胶片用于设于待测立柱,所述X射线探伤仪位置可调的设于安装架并用于对准胶片发射X射线。本发明的液压支架立柱现场探伤装置便于安装和调节,能够降低对焦难度,提高立柱检测效率,并保证立柱检测时人员和装置的安全。

    可变行程千斤顶及其使用方法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84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05600.4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行程千斤顶及其使用方法,可变行程千斤顶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游动活塞;缸体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一液孔、第二液孔和第三液孔,第一液孔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液孔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三液孔设于第一液孔和第二液孔之间,第一腔室具有第一腔壁和台阶面,第二腔室具有第二腔壁;活塞杆包括活塞部和杆部,杆部可滑动地穿设于第一腔壁,以使活塞部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可滑动;游动活塞可滑动地设于第一腔室内。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行程千斤顶主要用于煤矿作业,通过控制第一液孔、第二液孔和第三液孔的进回液方式,可以改变千斤顶的行程,从而无需更换千斤顶即可改变与千斤顶连接的负载的移动距离,操作较为简便。

    一种基于动态调压的矿用远距离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11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67910.9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调压的矿用远距离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线路,供电线路的电源端和电源的供电端相连,且供电线路的供电端和负载的电源端相连;变频模块,变频模块和供电线路并联;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检测供电线路供电端的电压和电流,并根据供电线路供电端的电压和电流控制变频模块的频率,以使变频模块输出的电压补偿到供电线路中并使负载的电压达到目标电压。在本公开的一种基于动态调压的矿用远距离供电系统中,实现了负载端的电压补偿,使负载的电压能够稳定在目标电压,进而避免因电源和负载之间远距离造成的电压波动问题,进而有效提高了负载端电压的稳定性,保证了负载的稳定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