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9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365909.2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F19/00 , C08G63/82 , C08G63/83 , C08G63/64 , C07F15/06 , C07F3/06 , C07F5/06 , C07F11/00 , C07C249/02 , C07C251/24 , C07C53/08 , C07C5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核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异核双金属催化剂在制备三元共聚物中应用。该异核双金属催化剂以席夫碱封端的聚醚多元醇为柔性配体,可以调控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配体骨架间的距离,针对不同反应单体转化不同的腔内结构,可制备的三元共聚物结构多样且可调控,且拓宽了此类三元共聚物应用的范围,同时具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43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67517.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04 , C08G63/183 , C08G63/78 , C07C67/03 , C07C69/82 , C07C51/41 , C07C53/124 , C07C63/70 , C07C53/10 , C07C53/122 , C07C53/128 , C07C63/04 , C07C63/08 , C07C65/21 , C07C255/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降解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类羧酸锌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醇解中的应用。该类羧酸锌催化剂具有特殊的“Y”形结构,能够较为方便的改变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从而调节羧酸锌的催化活性。该类催化剂单独或与有机碱共同使用,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以较低的催化剂用量高效的催化PET的乙二醇醇解反应,其催化效率可达104~105g PET/摩尔催化剂/小时,产物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白度。此外,优化了醇解反应流程,使得催化剂、反应溶剂和剩余乙二醇能够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使PET化学回收过程更为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178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0038168.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D233/00 , B01J31/02 , C07D209/42 , C07B5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不对称有机催化和精细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手性氮杂环卡宾氧化腈加合物有机催化剂及应用,该手性氮杂环卡宾氧化腈加合物有机催化剂的分子结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手性氮杂环卡宾,主要通过咪唑环和氮原子上取代基的改变来调变整个催化剂的手性主体结构;另外一部分来自于氧化腈,主要通过氮原子在上的取代基的不同来调变氧原子的亲核反应活性,两部分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来决定整个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该催化剂通过模块化的合成过程制备,步骤少且操作安全简便,催化剂结构容易调变,在催化不对称酰基重排等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活性和选择性,在制药等精细有机合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9668.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类三金属催化剂及其在内酯、交酯聚合反应中的应用。这种催化剂通过多金属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所需的催化剂比例,同时显著提升催化活性。这一创新为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有望在提高催化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突破。同时金属选用轻金属镁和铝,这两种金属不仅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而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186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97570.X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醚‑b‑聚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以丙烯酸酯与环氧烷烃为原料,采用由双金属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的催化体系,经本体聚合或者溶液聚合后得到所述的聚醚‑b‑聚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该催化剂在亲核性助催化剂作用下,可在较温和条件和较低催化剂浓度下高效率催化丙烯酸酯与环氧烷烃聚合反应制备聚醚‑b‑聚丙烯酸酯,所制备的聚醚‑b‑聚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有如下特征:聚合物有结晶性聚醚链段和无定型聚丙烯酸酯链段组成,两个链段的含量可调,调节范围为10%~90%。聚合物分子量在103~105范围内可调,其分子量分布小于2,聚醚链段的立构规整度在50~90%之间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16425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10843.0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载化催化剂及其制备环氧烷烃、环状酸酐和二氧化碳三元共聚物的方法。所述固载化催化剂为高分子负载的同核双金属配合物。采用高压反应器,加入一定量固载化催化剂,在0.1~5.0MPa的二氧化碳压力和25~120℃的反应温度下,环氧烷烃与环状酸酐分批加料制备共聚物。共聚物兼具脂肪族聚酯、聚碳酸酯和聚醚的特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结构可控可调节,聚合物分子量为3000~100000g/mol。本发明采用的聚合反应是一种原子经济性路线,后处理简单,无排废,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70675.0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用一种高活性寡聚物催化剂及其制备环氧烷烃和环状酸酐交替共聚物的方法。高活性寡聚物催化剂具有链状或层状的配体骨架,多个金属中心配位于间距可调的骨架空腔中,通过多金属协同催化,环氧烷烃与环状酸酐的交替共聚活性极大提高。由该催化剂合成的交替聚合物数均分子量为3.0~100.0kg/mol,分子量分布为1.1~1.5,聚酯交替度大于99%,制备的交替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点为‑10~239℃,拓宽了此类聚酯应用的范围,同时具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1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61967.X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相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在外环路反应工艺中制备二元醇的方法,属于二元醇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一种水相双功能催化剂在外环路反应工艺中制备二元醇的方法,采用外环路反应器,利用水相双功能催化剂,在0.3~3.0MPa的反应压力和50~150℃的反应温度下,二氧化碳、环氧烷烃、水为原料进行反应制备。本发明外环路反应工艺能有效强化气液传质,提升反应效率。该水相异核双金属催化剂水溶性更好,催化环氧烷烃水合反应效率更高,可实现低环氧烷烃浓度下的高效反应。反应可在较低的二氧化碳压力、温和的反应温度下进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活性不足、选择性差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16362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20008.2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类双功能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应用,特别涉及应用于催化环氧烷烃参与共聚制备降解性聚碳酸酯、聚酯和聚(酯‑碳酸酯)的高效制备。本发明设计合成含“亲电‑亲核”双功能和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可在25~150℃的反应温度范围下,用于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或环状酸酐的共聚或三者调聚合,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制备聚碳酸酯、聚酯和聚(酯‑碳酸酯)。采用多手性双功能双金属催化剂,可以高活性、高对映选择性获得相应的手性聚合物。本发明的益处是催化剂用量低、活性高、分子量易控制且分布窄,使用温度范围宽,聚合物结构易调控,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441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34241.1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7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学性能可降解性聚硫代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该方法是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羰基硫在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三元共聚形成具有硫原子随机分布的聚硫代碳酸酯材料。该聚硫代碳酸酯有如下特征:聚合物链中硫代碳酸酯单元与碳酸酯单元在聚合物主链中随机分布,且含量具有可调节性,可调范围为10%~90%。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其玻璃化温度Tg>100℃,热分解温度Td>260℃。本发明提出的环氧烷烃/二氧化碳/羰基硫三元共聚物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其折射率1.48~1.55,阿贝数为32.0~48.6。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