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醌二聚体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04554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085211.5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0/38 C07C46/10

    Abstract: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萘醌二聚体虎杖素C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根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一个萘醌二聚体新化合物虎杖素C,并通过体外抗补体活性评价试验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述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抑制作用的CH50为90±12μg/ml,对旁路途径抑制作用的AP50为210±10μg/ml。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补体药物。

    紫花地丁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发热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97715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051334.7

    申请日:2013-02-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紫花地丁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发热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用乙醇提取紫花地丁,然后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分别得到其醇提物、醇提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所述紫花地丁醇提物、醇提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或乙酸乙酯萃取物经整体实验证实,对家兔发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进一步制成防治细菌或病毒感染或非细菌感染等多种刺激因素引发的发热药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尤其适用于防治细菌性发热,或用于防治病毒性发热。

    夏枯草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62688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06881.0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夏枯草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夏枯草多糖包括均一多糖PW-PS1和PW-PS2,通过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inn的干燥果穗水提物制得,经体外试验证实,所述的均一多糖具有较强抗补体活性,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且不具有影响体内活性发挥的抗凝血作用,可用于制备补体抑制药物。其中所述PW-PS1作用于补体系统的C1q、C3和C9组分,PW-PS2作用于补体系统的C1q、C2、C3、C5和C9组分。

    续随子烷型二萜的含氧五元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60336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859063.7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程志红 占紫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续随子烷型二萜的含氧五元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该类续随子烷型二萜的含氧五元环衍生物为1”β‑甲基‑14,15‑(1,3‑二氧五元环)‑13‑烯大戟因子L1,1”β‑甲基‑14α‑羟基‑14,15‑(1,3‑二氧五元环)大戟因子L1和1”β‑甲基‑14α‑羟基‑14,15‑(1,3‑二氧五元环)大戟因子L3中的任意一种。相较于大戟因子L1(EFL1)和大戟因子L1(EFL3),本发明提供的续随子烷型二萜的含氧五元环衍生物具有异常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

    一种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新葡萄糖芸苔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78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11412805.1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程志红 郭启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板蓝根中提取新葡萄糖芸苔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粉碎;含水醇浸泡;热回流提取;DEAE Sephadex A‑25凝胶富集;脱盐、浓缩;75C18‑OPN柱色谱分离;Sephadex LH‑20柱色谱纯化;浓缩冷冻干燥。该方法条件温和,不破坏1‑甲基‑3‑吲哚基硫苷的结构。操作简单,适于大量制备。制备的新葡萄糖芸苔素纯度高。

    续随子烷型二萜的含氧五元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6033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59063.7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程志红 占紫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续随子烷型二萜的含氧五元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该类续随子烷型二萜的含氧五元环衍生物为1”β‑甲基‑14,15‑(1,3‑二氧五元环)‑13‑烯大戟因子L1,1”β‑甲基‑14α‑羟基‑14,15‑(1,3‑二氧五元环)大戟因子L1和1”β‑甲基‑14α‑羟基‑14,15‑(1,3‑二氧五元环)大戟因子L3中的任意一种。相较于大戟因子L1(EFL1)和大戟因子L1(EFL3),本发明提供的续随子烷型二萜的含氧五元环衍生物具有异常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

    萘醌二聚体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04554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85211.5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萘醌二聚体虎杖素C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根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一个萘醌二聚体新化合物虎杖素C,并通过体外抗补体活性评价试验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述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抑制作用的CH50为90±12μg/ml,对旁路途径抑制作用的AP50为210±10μg/ml。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补体药物。

    一种制备抗大肠癌复方制剂中的水提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377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72208.4

    申请日:2014-0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复方制剂中的水提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抗大肠癌复方制剂-芋菇颗粒剂中水提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建立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对芋菇颗粒进行水提取的方法。本发明方法确定了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的实验参数为:加入苯酚溶液0.8ml,浓硫酸5.0ml,沸水浴加热显色5min。提取为以2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沸腾1.5h,多糖提取率稳定达到14.4%。在本方法制备水提物过程中,通过控制沸腾时间、加水量和提取次数这3个因素,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获得稳定的提取效果,本提取方法简便易行、稳定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