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8937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410201402.8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I的双环吉马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2个双环吉马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并经试验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不同抑制作用:CH50和AP50分别为0.14‑0.22mg/ml和0.33‑0.44mg/ml。本发明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补体药物并进一步制备治疗与补体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07896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01422.5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P37/02 , A61P29/00 , A61P19/02 , A61P11/00 , C07D493/06 , C07D307/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I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吉马烷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并证实除aristolactone(4)仅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有活性外),其余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本发明的吉马烷内酯倍半萜类化合物可制备抗补体药物并进一步制备治疗与补体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508919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11820.6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C235/34 , C07C231/24 , A61K31/165 , A61P37/02 , A61P19/04 , A61P29/00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I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生物碱类化合物并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其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的抑制作用(CH50)为0.16-0.31mg/ml,对旁路途径的抑制作用(AP50)为0.26-0.46mg/ml。本发明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可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制备抗补体药物,可进一步治疗因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引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279380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40501.6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涉及紫花地丁石油醚提取物及其在制备防治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用石油醚分离提取紫花地丁,平均产物收率3.07%。所述紫花地丁石油醚提取物经整体实验证实,对小鼠急性肺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紫花地丁石油醚提取物可能通过其抗炎机制,降低肺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抑制肺部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减少急性肺损伤。可用于制备防治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等多种刺激因素引发的急性肺损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55827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609516.8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I的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特别涉及新化合物3β,13β-二羟基-齐墩-11-烯-28-酸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干燥果穗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三萜类化合物并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所述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的抑制作用CH50为198-449μg/ml,对旁路途径的抑制作用AP50为357-602μg/ml。本发明的三萜类化合物可制备抗补体药物并进一步制备治疗与补体相关疾病的药物。I
-
公开(公告)号:CN105078938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410201405.1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I的大环吉马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大环吉马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并证实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发明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可制备抗补体药物并进一步制备治疗与补体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078938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01405.1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I的大环吉马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大环吉马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并证实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发明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可制备抗补体药物并进一步制备治疗与补体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07893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01402.8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I的双环吉马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2个双环吉马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并经试验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不同抑制作用:CH50和AP50分别为0.14-0.22mg/ml和0.33-0.44mg/ml。本发明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补体药物并进一步制备治疗与补体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508919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211820.6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C235/34 , C07C231/24 , A61K31/165 , A61P37/02 , A61P19/04 , A61P29/00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I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生物碱类化合物并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其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的抑制作用(CH50)为0.16-0.31mg/ml,对旁路途径的抑制作用(AP50)为0.26-0.46mg/ml。本发明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可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制备抗补体药物,可进一步治疗因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引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255827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010609516.8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I的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特别涉及新化合物3β,13β-二羟基-齐墩-11-烯-28-酸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干燥果穗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三萜类化合物并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所述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的抑制作用CH50为198-449μg/ml,对旁路途径的抑制作用AP50为357-602μg/ml。本发明的三萜类化合物可制备抗补体药物并进一步制备治疗与补体相关疾病的药物。I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