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031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385949.3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4-芳基四氢萘型木脂素类化合物(-)-cagayanone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五味子科毛叶五味子(S.pubescens)藤茎的乙醚部位分离得到(-)-cagayanone,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试验证实,该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前列腺癌(PC-3)、鼻咽癌(KB)和鼻咽癌耐药株(KBvin)都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GI50分别达到5.58μg/mL、6.06μg/mL、4.70μg/mL及4.53μg/mL。
-
公开(公告)号:CN10380031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385925.8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I的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五味子科兴山五味子(S.incarnata)果实和藤茎的乙醚部位分离得到五种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类化合物襄五脂素(chicanine)、henricine、(-)-machilusin、甘五脂素(ganschisandrine)和右旋表加巴辛(d-epigalbacine),通过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试验证实其有明显抗肿瘤活性。所述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前列腺癌(PC-3)、鼻咽癌(KB)和鼻咽癌耐药株(KBvin)四种肿瘤细胞株的GI50分别为4.31~10.42μg/mL、4.70~9.06μg/mL、4.25~6.54μg/mL及4.70~7.88μg/mL,可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603522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24324.5
申请日:2011-01-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C65/03 , C07C51/47 , C07C43/205 , C07C41/36 , A61K31/192 , A61K31/09 , A61P31/20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涉及来源于鱼腥草中的苯酚类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的苯酚类化合物,包括对二甲氧基苯(1)和香草醛(2)。本发明从中药鱼腥草中分离提取得到苯酚类衍生物对二甲氧基苯和香草醛,并证实其具有显著的抗HBV病毒活性,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相比,效浓度较低,细胞毒性较小。本发明所述的苯酚类衍生物可作为活性成分制备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Ⅰ)
-
公开(公告)号:CN102038915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67508.1
申请日:201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是由通关藤、香附、土鳖虫、枳实、三棱、莪术、丹参、川牛膝、益母草、红花、没药、虎杖、海藻、三七、党参、黄芪、威灵仙、茯苓、浦公英、甘草二十味药配伍组成,经过水煎或提取制取浸膏后,添加适量辅料做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散剂、口服液等多种口服制剂。经临床和药效学试验结果均证实,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能散中有补,消中有行,利中有清,活血不伤正,扶正不留瘀,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安全且疗效确切,有效防止子宫切除术所带来的内分泌紊乱,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提早发生以及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等等,为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提供可靠、有利途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2153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1010022880.4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中药鱼腥草总多糖新的药用用途。具体涉及鱼腥草总多糖在制备防治急性肺损伤药物和解热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中药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中分离提取得到总多糖提取物,产物收率3%以上,多糖含量超过70%,糖醛酸含量超过30%,蛋白质含量不超过9%。所述总多糖提取物经体外实验证实,对补体经典和旁路途径激活所引发的细胞溶血均有抑制作用,显示抗补体活性;整体动物模型试验显示,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证实对急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对内毒素诱发的大鼠发热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和解热作用。可用于制备防治急性肺损伤、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解热和防治流感等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112415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43453.2
申请日:2007-07-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6/486 , A61K9/20 , A61P15/00 , A61P19/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复方鸡血藤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减小用量、方便服用、提高质量可控性为目的,对复方鸡血藤膏传统工艺进行改革,建立了君药主要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及复方中主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制成本发明复方鸡血藤片剂。用于治疗血虚、手足麻木、关节酸痛和月经不调。与传统的复方鸡血藤膏相比,本发明的给药方便、服用剂量小;主药能定性鉴别,专属性强;主要活性成分能含量测定,提高了质量的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994336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47309.9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6/11 , A61K31/715 , A61P11/00 , A61P31/16 , A61K125/00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贯众总多糖在制备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中药贯众中分离提取得到总多糖提取物,平均产物收率5.72%,多糖含量为53.0-58.9%。所述总多糖提取物经体外实验证实,对在经典和旁路途径激活所引发的细胞溶血均有抑制,有较强抗补体活性;整体动物模型试验显示,对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的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证实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防治作用。本发明的总多糖提取物可制备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和防治人禽流感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47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163864.4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鸭跖草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从鸭跖草中分离得到5个均一多糖CCW‑1、CCW‑2、CCB‑1、CCB‑2和CCB‑3,经实验证实所述鸭跖草均一多糖体外均不被胃肠液消化,可以促进卵形拟杆菌(Bacteroides ovatus)、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和纤维素拟杆菌(Bacteroides cellulosilyticus)三种肠道益生菌增殖,并产生短链脂肪酸和1,2‑丙二醇,可进一步用于制备益生元。
-
公开(公告)号:CN118593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73446.7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7028 , A61P11/00 , A61P31/12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苦杏仁苷在制备防治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苦杏仁苷对病毒性肺炎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减轻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肺泡上皮屏障损伤,并进一步证实苦杏仁苷通过结合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激活cAMP/PKA/p‑PKA信号通路上调水通道蛋白5,是其减轻H1N1诱导的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据此,本发明提供苦杏仁苷在制备防治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防治H1N1感染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为病毒性肺炎防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48456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0077030.5
申请日:2019-0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白花蛇舌草多糖,具体涉及白花蛇舌草中五个天然均一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清热解毒类中药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五个均一多糖HDP‑3、HDP‑4、HDP‑5、HDP‑6和HDP‑7,经实验,结果证实所述的白花蛇舌草均一多糖对补体激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制备新型抗补体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