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59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95307.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能源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多类型储能分级调控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端侧控制组件,用于将当前储能设备运行数据和当前频率电压调节需求数据卸载至边缘侧服务器,并基于实际调控指令对所有终端储能设备集群进行调节;边缘侧服务器,用于将目标调控指令分解至边缘侧服务器覆盖的所有地调储能设备集群,生成实际调控指令;云端服务器,用于基于当前储能设备运行数据和当前频率电压调节需求数据优化预设储能调控任务,生成目标调控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云边端框架,通过采集不同层级多类型储能数据,从而统筹安排各层级调度计划,提升了新型储能对新能源和电网的支撑能力,使电网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4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67056.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快速有功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双馈风电机组的当前状态信息、有功功率指令和快速有功增量指令;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当前状态信息和有功功率指令,对预先建立的优化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预测时刻的变流器的电磁转矩参考值和预测时刻的变桨系统的桨距角参考值;利用快速有功增量指令和预测时刻的变流器的电磁转矩参考值,确定预测时刻的变流器的电磁转矩最终值;基于预测时刻的变流器的电磁转矩最终值向双馈风电机组中的变流器下达电磁转矩指令,基于预测时刻的变桨系统的桨距角参考值向双馈风电机组中的变桨系统下达桨距角指令。本发明实现了降低风电机组传动链动态载荷和机组转速波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2175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46003.1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不同场景下的多类型储能电站分区聚合综合评估方法,针对多类型储能电站的调控能力指标,充分考虑储能电站在电网中的空间位置分布以及不同场景下参与电网调控的差异,结合电网实际运行状态和储能电站的技术参数,选取调控能力指标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指标利用K‑means法进行分区聚合。然后针对聚合体调控能力评估指标的差异性和关联性,采用基于熵权‑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赋权,平衡了主客观属性值之间的差异,最后采用利用TOPSIS法对不同场景下的聚合储能电站进行综合评估,得到其综合评分排序。本发明弥补了单一方法存在的不足,并综合各自的优点,从而提高权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提升储能对新能源和电网的支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271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69731.1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P9/00 , H02P9/04 , H02P9/48 , H02P9/14 , H02P9/30 , H02J3/38 , H02K3/28 , H02J3/01 , F03D9/25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馈双电机无刷风机的变速恒频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双馈双电机无刷风机的实时转速和同步转速;当所获取的实时转速小于同步转速时,则双馈双电机无刷风机处于亚同步速运行,双馈双电机无刷风机的定子第二绕组的电流频率为正,转子励磁电流所建立的旋转磁场转动方向与转子转动方向相同,双馈双电机无刷风机从大电网吸收转差功率;当所获取的实时转速等于同步转速时,则大电网与转子绕组之间没有功率交换;当所获取的实时转速大于同步转速时,则双馈双电机无刷风机处于超同步速运行,双馈双电机无刷风机向大电网输出转差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44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76658.6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用 , 孙树敏 , 程艳 , 滕玮 , 王楠 , 王玥娇 , 关逸飞 , 于芃 , 王士柏 , 邢家维 , 张兴友 , 刘奕元 , 周光齐 , 杨颂 , 王成龙 , 赵帅 , 常万拯 , 王彦卓 , 李庆华 , 郭永超 , 李志浩
IPC: H02J3/32 , H02J3/50 , H02J3/16 , H02J3/18 , H02J3/06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包括:对储能系统所在电网进行监控,获取电网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电网运行参数,以各时刻储能系统无功调节量为决策变量,以降低储能系统有功网损量为目标,建立下层储能规划模型;根据所述电网运行参数,以储能系统个数和容量作为决策变量,以降低储能系统总投资成本为目标,建立上层储能规划模型;对下层储能规划模型和上层储能规划模型联合求解,得到最终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对储能系统容量进行优化,能够补偿一定量的动态无功功率,改善电力系统潮流分布,从而稳定负荷节点电压,降低系统网损,提高系统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27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80368.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树敏 , 于芃 , 邢家维 , 程艳 , 张用 , 王玥娇 , 秦佳峰 , 王士柏 , 王楠 , 张兴友 , 关逸飞 , 刘奕元 , 周光齐 , 杨颂 , 王成龙 , 赵帅 , 常万拯 , 王彦卓 , 李庆华 , 郭永超 , 李志浩
IPC: H04L47/6275 , H04L47/283 , H04L45/74 , H04L45/00 , H04L67/12 , G16Y4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热电气多能流信息传输方法,包括:对综合能源系统采集节点进行分簇划分,得到多个分簇节点;并对根据每个分簇节点,对该分簇节点的采集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对进行聚类处理后的分簇节点进行分析,按照数据紧急度优先级,确定各个分簇节点的数据传输时序;计算各个分簇节点数据传输时序的数据排队延时,并根据所述数据排队延时和预先配置的排队延时阈值,确定是否需要对分簇节点进行路径更改;在确定结果为需要对分簇节点进行路径更改的情况下,选择路由表中优先级最高的数据接收节点进行分析,确定该数据接收节点是否满足接收数据的条件,并在该数据接收节点满足接收数据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该数据接收节点发送对应分簇节点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725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0926964.9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分布式光伏逆变器自主电压控制方法,包括:当并网点电压落入自主电压控制区间时,随着并网点电压的升高,光伏逆变器自主下行调节输出功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确保用户电压合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源、网、荷共同参与电网治理的原则,在不增加用户额外投资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光伏逆变器运行控制策略,强制性实现光伏自主电压控制,当电压过高时,由光伏逆变器自主进行功率下行调节,最大限度把用户电压限制在合格范围内,同步解决电能大量上送引起的台区配变反向重过载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光伏逆变器运行模式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73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1520337.7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T5/50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光伏电站在线运维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巡检的光伏电站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光辐照度、温度及光伏组件输出电压电流;拼接融合光伏电站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提取热斑特征,得到各热斑的实际位置;结合光辐照度、温度及光伏组件输出电压电流,依次判定各个热斑位置阴影类别,进而判断是否发送热斑位置至本次待清洗位置信息数据包;根据本次巡检是否为首次巡检,执行相应运维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420099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502828.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士柏 , 孙树敏 , 程艳 , 于芃 , 丁广乾 , 王玥娇 , 王楠 , 张用 , 李华东 , 滕玮 , 邢家维 , 关逸飞 , 郭永超 , 周光奇 , 刘奕元 , 李庆华 , 王彦卓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变步长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系统及应用,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增量电导;将增量电导和瞬时负电导进行比较;若所述增量电导大于瞬时负电导,则增加步长,若增量电导小于瞬时负电导,减少所述步长;在每个控制周期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找到最大功率点;所述步长的调整幅度由功率对电压的导数以及与上一控制周期步长相关的指数衰减函数计算确定。本发明通过指数函数与功率对电压的导数的乘积来调整步长的自适应变步长,实现系统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2278.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0 , G06F17/16 , H02J3/24 , H02J3/3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能流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多能流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等效不确定量波动范围;基于信息间隙决策和条件风险价值理论,结合确定性优化配置模型,构建多能流系统优化配置模型;以决策者能够承受的最大损失为限制条件,根据设置的风险系数和规避系数,构建总规划成本的目标函数;基于电热冷气负荷数据,风电光伏出力数据以及设备参数数据,在等效不确定量波动范围最大的条件下,根据总规划成本的目标函数和不确定变量模型,结合约束条件和多能流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构建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多能流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求解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多能流系统优化配置模型,得到多能流系统优化配置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