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的有源干扰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31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11684.5

    申请日:202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干扰信号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的有源干扰识别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干扰信号在低干噪比下识别难度大、依靠先验知识的问题,设计了更智能化的干扰识别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多种干扰信号进行建模分析,从信号时频图像的角度,采用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在低干噪比下依然能获得很高的准确率。仿真实验证明了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用来识别干扰信号的有效性,相对于人工提取特征的传统方式,精度更高、更为简便。本发明无需干扰信号特征的先验知识,在低干噪比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突破了现有的雷达有源干扰识别方法的应用局限。

    结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稀疏发射的ISAR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014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12635.5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稀疏发射的ISAR成像方法,独立权利要求1。在发射端对发射信号进行稀疏处理,采样后得到稀疏的信号,然后对稀疏的信号进行重构,再进行ISAR成像处理,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成像图形,且能提升信号采样频率的利用率。本发明不研究ISAR成像和OMP算法的新的方法,而是将OMP算法在发射方式上对信号进行处理,然后重构信号应用到ISAR成像领域来。本发明可以大大提升信号的利用率,并且能提升成像质量。

    一种基于电磁场强度的压缩感知室外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8282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1079826.1

    申请日:2017-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场强度的压缩感知室外定位方法,主要解决室外传感器网络覆盖范围较大且传感器位置变化环境下的信号源定位问题。其实现步骤为:1)建立电磁场强度的数据库;2)根据传感器分布位置设计观测矩阵;3)根据少数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点场强值构造测量向量;4)利用压缩感知重构算法恢复出目标点场强向量在稀疏基下的稀疏向量;5)根据稀疏向量利用加权法计算目标点位置。本发明的定位方法适用于传感器间距较大的室外环境,重点关注其他定位方法忽略的测量值获取时传感器位置移动的问题。

    一种基于阿基米德螺线作为观测矩阵的红外图像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23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65065.X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阿基米德螺线作为观测矩阵的红外图像重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读入所需重构维度为N×N的红外图像,根据维度定义阿基米德螺线极坐标方程;步骤(2):在阿基米德螺线上均匀地采集N2个点,构造一个确定的序列;步骤(3):利用确定的序列构造确定性矩阵作为所需重构维度为N×N的红外图像的初始观测矩阵;步骤(4):根据采样率构造确定性矩阵的维度M×N,得到确定性观测矩阵,再利用确定性观测矩阵重构红外图像。本发明将CS理论引入到红外成像系统中,获得高分辨率重构红外图像,使获得的重构红外图像包含更多有价值的目标信息,有助于后续的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工作。且重构误差明显减小,峰值信噪比值明显提高。

    一种基于FPGA相位检测的轨道交通计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7229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17238.2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相位检测的轨道交通计轴系统,包括设置在轨道一侧的第一车轮传感器和设置在轨道另一侧的第二车轮传感器,所述第一车轮传感器和第二车轮传感器通过计轴设备与控制室相连,所述计轴设备包括第一FPGA、第一调理电路、第二FPGA和第二调理电路:所述第一FPGA产生频率为f1的脉冲信号并通过第一调理电路发送至第一车轮传感器,第一车轮传感器返回的信号通过第一调理电路连接至第一FPGA进行数据处理;所述第二FPGA产生频率为f2的脉冲信号并通过第二调理电路发送至第二车轮传感器,第二车轮传感器返回的信号通过第二调理电路连接至第二FPGA进行数据处理;第一FPGA和第二FPGA将计数结果发送至控制室。提高调试效率,适用于高速运行的列车。

    基于时频分析的自适应辐射源调制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143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562232.X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时频分析的自适应辐射源调制识别方法。一,对接收的辐射源信号使用时频分布进行时频分析,将辐射源信号从时域信号转换为时间-频率二维图像;二,使用图像处理技术降低计算复杂度和特征维数,经过归一化、二值化、图像细化图像预处理操作,增强信号特征信息在图像中的比重;三,联合二阶四阶矩估计方法,利用自适应主成分分析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形状特征提取;四,使用LIBSVM分类器识别辐射源信号的调制方式。本发明即能有效避免低信噪比信号特征缺失,又能避免高信噪比信号特征冗余的情况,同时不影响调制识别率。

    一种基于粒子机制免疫人群搜索的组网雷达布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040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01444.2

    申请日:2017-0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2217/16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粒子机制免疫人群搜索的组网雷达布站方法,包括:建立组网雷达在欺骗式干扰下的被欺骗概率模型和探测范围模型;构建联合优化目标函数,确定其约束条件;初始化组网雷达系统的关键参数和搜寻队伍的基本参数,确定粒子机制免疫人群搜索的迭代次数;确立适应度函数,初始化各搜寻者个体最佳位置和搜寻队伍群体最佳位置;使用人群搜索方法制备疫苗;更新各搜寻者的位置并对搜寻队伍进行接种疫苗;使用精英选择和退火选择对搜寻队伍进行免疫选择,更新最佳位置;使用人群搜索方法对早熟收敛的搜寻队伍进行扰动;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标准。本发明能够在不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找到最优的雷达布站位置。

    一种基于时频图像特征的脉内调制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861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4892.4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频图像特征的脉内调制识别方法。本发明包括:(1)对雷达信号进行Wigner‑Vill分布时频变换,得到反映信号能量随时间和频率的时频分布图;(2)对步骤(1)得到的时频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3)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插值打散原轨迹;(4)将步骤(3)中被打散成单个点的轨迹类比成目标跟踪中的目标位置,并引入联合概率数据关联来识别出不同雷达信号的轨迹;(5)运用中心矩提取时频图像的形状特征等。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雷达信号通过时频分布变换转换为时频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将同一时刻到达并且频率互相交叠的情况下,分别识别出雷达信号调制方式的方法。

    一种基于ATS协议的分层网络时钟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3360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4696.5

    申请日:2016-11-09

    Inventor: 蒋伊琳 张芳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3/06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网络实现高精度时钟同步的基于ATS协议的分层网络时钟同步方法。本发明包括:提供一个主时钟和P个同步节点时钟;通过改进Bootstrap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节点时间信息进行滤波处理;对网络进行分Z层,并收集层内节点的时间对信息;在层内通过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对滤波后的节点信息进行数据融合,产生虚拟主时钟等。本发明提出在分布式网络中实现分层同步的方法,在保持原ATS协议优点的同时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使网络实现同步的时间缩短。且将由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形成的虚拟主时钟纳入层内,使之与层内节点实现一致性同步,该方法提高了网络的同步精度。

    一种运动多站无源时差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176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95235.0

    申请日:2016-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运动多站无源定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目标进行快速高精度定位的运动多站无源时差定位方法。本发明包括:由多运动站时差定位模型得到目标与四个基站的真实距离值;通过四个基站得到三组时间差,根据距离差与时间差的转换关系求出三组时间差;将三组时差方程组构成时差观测矩阵;对观测矩阵进行最大似然估计得到似然函数,将似然函数转化为最优化问题的求解,推导出适应度函数。本发明最初将粒子按网格分布能够使粒子在全局进行搜索,有效地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最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