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式T型双足直线压电超声电机振子

    公开(公告)号:CN10376288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039600.9

    申请日:2014-01-27

    Abstract: 夹心式T型双足直线压电超声电机振子,属于压电超声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T型直线超声电机振子存在振动能量闲置浪费、驱动方法复杂以及存在振动耦合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竖直梁、2n片压电陶瓷片、两个变幅杆和2n片电极片,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竖直梁左右两个侧面各设置有一个螺柱,且两个螺柱同轴,变幅杆为截面逐渐变细的块体;每个螺柱上均套装有n片压电陶瓷片,两个变幅杆通过其大端面的螺纹孔分别旋合在两个螺柱上,实现对压电陶瓷片的紧固;在相邻两片压电陶瓷片之间、压电陶瓷片与变幅杆之间均设置有电极片;所有压电陶瓷片均沿螺柱轴线方向极化,且相邻两片压电陶瓷片极化方向相反。本发明用于压电超声电机中。

    基于压电超声振子驱动的两自由度运动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3812381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043671.6

    申请日:2014-01-29

    Abstract: 基于压电超声振子驱动的两自由度运动平台,涉及多自由度运动平台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磁电机驱动型运动平台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存在电磁干扰、自锁复杂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压电超声振子实现两个旋转自由度平台的直接驱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小、断电自锁且无能量消耗、加工装配十分简便、无电磁干扰、安全性高和易于实现系列化的突出优点。本发明适用于多自由度运动平台技术领域。

    一种抑制转动轴系振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556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3452.5

    申请日:2015-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8

    Abstract: 一种抑制转动轴系振动的方法,属于振动抑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转动轴系快速穿越共振频率的振动抑制方法存在的无法消除共振、对驱动元件要求苛刻和轴系在不同工作转速下振动幅度存在差异的问题。该方法将在转动轴系中轴承的内环或者外环的侧面设置一个压电调整环,当转动轴系的转速接近其自身的某一个共振频率时,给压电调整环施加直流激励信号,在逆压电效应下压电调整环厚度增加,从而使得轴承预紧力增大,轴承的支撑刚度对应增大,最终使得转动轴系的共振频率实现提高;当转动轴系的转速平稳超越原来的共振频率后,压电调整环断电,转动轴系的共振频率变为原共振频率,从而避免了共振的产生;本发明应用到振动抑制领域。

    陶瓷嵌入式工字型四足直线超声电机振子

    公开(公告)号:CN102497132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110435876.5

    申请日:2011-12-22

    Abstract: 陶瓷嵌入式工字型四足直线超声电机振子,属于压电超声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矩形四足直线超声电机振子中存在的耦生弯振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它的压电陶瓷片采用幅值相等、频率为振子自身谐振频率、相位差为+90°的两相交流电压信号进行激励,其水平金属梁和竖直金属梁上的压电陶瓷片分别采用两相电压激励,利用压电陶瓷片的伸缩振动在振子中激励出两个振动模态,该两个振动模态叠加在水平金属梁的四个末端,即四个驱动足表面质点产生椭圆运动轨迹,当四个驱动足和位于其两侧的动子在一定预压力下接触时,通过驱动足和动子之间的摩擦耦合即可实现动子的宏观运动输出。本发明适用于超声电机制作。

    U型精密直线压电驱动器及其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7029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45066.0

    申请日:2017-04-14

    Abstract: U型精密直线压电驱动器及其激励方法,属于压电精密驱动技术领域,为了满足微电子制造、纳米制造、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对精密驱动提出的大行程、高速、强载、高精度性能的需求。本发明的两个水平布置的换能器相互平行,两个竖直布置的换能器相互对称,竖直布置的换能器的轴线与水平布置的换能器的轴线空间正交;换能器包含外壳、压电叠堆、预紧块、定位销、端盖、输出轴,这种换能器能有效减小载荷直接作用在压电叠堆上的弯矩,起到增大直线动子输出力的作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大范围、高速运动的同时兼顾极高的定位精度;具有定位精度高、行程大、输出速度和输出力可调、输出力大等优势。

    六自由度压电驱动装置及其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773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10245468.0

    申请日:2017-04-14

    Abstract: 六自由度压电驱动装置及其激励方法,涉及压电驱动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多自由度压电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实现小型化困难、行程小的问题。本发明的六由度压电驱动装置,包括四组完全相同的压电振子、基体以及工作台;压电振子结构包括水平弯曲压电陶瓷组、竖直弯曲压电陶瓷组和前端盖;水平弯曲压电陶瓷组施加电压激励信号时沿水平方向弯曲;竖直弯曲陶瓷组施加电压激励时沿竖直方向弯曲,通过设计四组压电振子的电压激励信号,协调它们的水平和竖直弯曲运动的时序,在驱动足处形成空间多边形的运动轨迹,进一步利用摩擦力作为驱动力,实现六自由度驱动。用于实现压电驱动装置的六自由度运动。

    蠕动驱动式两自由度套筒折展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47131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10012937.X

    申请日:2016-01-08

    Abstract: 蠕动驱动式两自由度套筒折展机构,涉及折展机构技术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套筒折展机构结构复杂、重量大、能耗高、难于实现两自由运动的技术问题。该机构包括压电振子、外套筒、内套筒和万向轴承;压电振子包括伸缩陶瓷组、弯曲陶瓷组、前端盖、后端盖和驱动足,伸缩陶瓷组和弯曲陶瓷组依次紧固在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前端盖上设置有驱动足,内套筒设置在外套筒的内侧,压电振子通过后端盖与内套筒固定连接,驱动足与外套筒的内侧面紧密接触;万向轴承包括外框架和转动球,万向轴承的外框架与内套筒固定连接,转动球与外套筒的内侧面紧密接触。本发明适用于作为套筒折展机构。

    六自由度压电驱动装置及其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77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45468.0

    申请日:2017-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62 H02N2/046

    Abstract: 六自由度压电驱动装置及其激励方法,涉及压电驱动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多自由度压电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实现小型化困难、行程小的问题。本发明的六由度压电驱动装置,包括四组完全相同的压电振子、基体以及工作台;压电振子结构包括水平弯曲压电陶瓷组、竖直弯曲压电陶瓷组和前端盖;水平弯曲压电陶瓷组施加电压激励信号时沿水平方向弯曲;竖直弯曲陶瓷组施加电压激励时沿竖直方向弯曲,通过设计四组压电振子的电压激励信号,协调它们的水平和竖直弯曲运动的时序,在驱动足处形成空间多边形的运动轨迹,进一步利用摩擦力作为驱动力,实现六自由度驱动。用于实现压电驱动装置的六自由度运动。

    采用单一压电振子的两自由度套筒折展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610345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12891.1

    申请日:2016-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095 B64G1/222

    Abstract: 采用单一压电振子的两自由度套筒折展机构,属于折展机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套筒折展机构结构复杂、重量大、能耗高、难于实现两自由运动的问题。它包括压电振子、外套筒、内套筒和两个万向轴承;压电振子包括中间梁、四片纵弯复用压电陶瓷片、四片弯振陶瓷片和两个后端盖,驱动足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变幅杆的末端面固定连接,后端盖的每个螺柱均套装有两片纵弯复用压电陶瓷片和两片弯振陶瓷片,内套筒套接在外套筒内,后端盖与内套筒固定连接,且压电振子轴线与内套筒轴线平行,驱动足的侧面与外套筒内侧面紧密接触;两个万向轴承的外框架均与内套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万向轴承的转动球与外套筒内侧面紧密接触。应用到折展机构制作上。

    采用压电驱动的缓释机构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7702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12884.1

    申请日:2016-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4

    Abstract: 采用压电驱动的缓释机构,涉及折展机构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空间折展机构存在展开过程稳定性差,无法多次折展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压电驱动器、绕线轮和套筒均安装在底座上,滑轮安装在套筒的底部,且滑轮设置在绳索上,用于改变绳索的方向;锥形弹簧安装在套筒的内部,锥形弹簧的底端与套筒底部相连,锥形弹簧的顶端与被缓释物安装平台相连,绳索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轮上,绳索的另一端穿过锥形弹簧固定在被缓释物安装平台上,压电驱动器的驱动足侧面与绕线轮外圆周面紧密连接。它可应用于折展机构制作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