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6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068372.9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石英元件表面损伤发起与损伤增长自动评价装置和方法,涉及光学元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在激光损伤阈值以及损伤增长测试过程中,需要频繁地装夹和拆卸熔石英元件对损伤进行检测,不但检测效率低,且重复安装元件的将导致误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X轴运动模组、Y轴运动模组、光学元件夹具组、相机及光源组和基座;X轴运动模组安装在基座上,Y轴运动模组垂直安装于X轴运动模组上,光学元件夹具组安装于Y轴运动模组上,相机及光源组的相机和背光源安装于X轴运动模组的相对两侧,相机、环形光源与背光源位于同一轴线上。本发明可实现熔石英元件表面损伤发起与损伤增长评价全流程自动化,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95071.0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黄祥辉 , 于天宇 , 康楠 , 穆罕默德·埃尔·曼索里 , 陈明君
IPC: A61C7/20 , A61C7/08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80/00 , B33Y70/00 , C22C19/03 , B22F10/85 , B33Y50/02 , B22F10/366 , B22F10/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牙齿矫正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镍钛合金牙齿矫正丝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钛合金牙齿矫正丝,所述镍钛合金牙齿矫正丝包括畸形牙齿矫正段和正常牙齿段;所述镍钛合金牙齿矫正丝中畸形牙齿矫正段的马氏体变形应力平台值高于正常牙齿段。本发明提供的镍钛合金牙齿矫正丝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马氏体变形应力平台值,对畸形牙齿部位针对性设计高马氏体变形应力平台值的镍钛合金矫正丝段,提高了牙齿佩戴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464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63446.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K26/3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光学元件表面微结构两步加工方法,属于工程光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光学元件表面微小结构的加工方法,而采用飞秒激光对光学元件表面进行微结构加工,往往存在粗糙度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微结构加工需求绘制加工轨迹图像,将待加工光学元件装夹在加工平台上并对其进行准确定位;调整激光光路为红外飞秒激光,将所述加工轨迹图像导入加工系统,设置加工参数对光学元件进行飞秒激光加工,得到初始微结构;将加工平台移动到振镜系统下,调整激光光路为紫外飞秒激光,设置加工参数,对初始微结构进行柔性抛光,得到最终微结构。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光学元件表面微结构具有较高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732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33721.3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单因素分析法及响应曲面法的辉光放电聚合物构件微铣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属于微铣削工艺参数优化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对于辉光放电聚合物材料构件微铣削加工机理、工艺参数优化方面相关研究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响应曲面法‑中心复合实验设计法设计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测量实验方案各组工艺参数加工过程中铣削力及加工后加工结构的面粗糙度;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拟合数据,建立GDP材料构件表面微铣削铣削力及表面粗糙度的二阶响应曲面模型,以面粗糙度最小为约束条件并综合考虑铣削力最小化,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通过本发明方法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利于提高微结构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4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32056.6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单因素分析法及响应曲面法的辉光放电聚合物构件微铣削加工面粗糙度建模与预测方法,属于微铣削加工面粗糙度建模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针对辉光放电聚合物材料构件表面微结构微铣削加工机理、加工参数对面粗糙度的影响方面相关研究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响应曲面法‑中心复合实验设计法设计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测量实验方案中各工艺参数加工结构的面粗糙度;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拟合数据,建立GDP材料构件微铣削加工面粗糙度的二阶响应曲面模型;根据实际加工过程的工艺参数对面粗糙度进行预测,以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组合降低面粗糙度。通过本发明方法所建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8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68372.9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石英元件表面损伤发起与损伤增长自动评价装置和方法,涉及光学元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在激光损伤阈值以及损伤增长测试过程中,需要频繁地装夹和拆卸熔石英元件对损伤进行检测,不但检测效率低,且重复安装元件的将导致误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X轴运动模组、Y轴运动模组、光学元件夹具组、相机及光源组和基座;X轴运动模组安装在基座上,Y轴运动模组垂直安装于X轴运动模组上,光学元件夹具组安装于Y轴运动模组上,相机及光源组的相机和背光源安装于X轴运动模组的相对两侧,相机、环形光源与背光源位于同一轴线上。本发明可实现熔石英元件表面损伤发起与损伤增长评价全流程自动化,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75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66496.9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一种针对悬臂梁状弱刚度微车刀外圆车槽的车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涉及超精密弱刚度微槽车削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悬臂梁状弱刚度微车刀挠度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进行优化的问题。具体过程为:步骤一、分析出影响刀具挠度变形的切削力分量,建立该切削力分量的函数模型;步骤二、根据切削力分量函数模型建立挠度变形的函数模型;步骤三、根据挠度变形函数模型建立实际进给距离的函数模型;步骤四、根据实际进给距离函数模型代入挠度变形的函数模型中进行循环计算,求得最终实际进给距离的函数模型;步骤五、根据最终实际进给距离的函数模型,建立槽深误差的函数模型,通过分析各参数对槽深误差的影响规律对各参数进行优选。
-
公开(公告)号:CN11369564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063287.9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球壳类微小构件全表面微坑结构加工的工艺方法,涉及微小构件表面加工方法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对薄壁球壳类微小构件的加工时间长,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低,加工位置不准确,加工误差较大等问题,加工后的批量部件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标准的问题,依次通过真空吸附装夹、高分辨率CCD对刀、多轴联动数控加工、零点快换掉头装夹、特征坑点捕捉及坐标确定、剩余坑点微结构加工等步骤,采用初次装夹真空吸附夹具、二次装夹真空吸附夹具、第一高分辨率CCD相机、第二高分辨率CCD相机和球头铣刀等部件实现对薄壁球壳类微小构件全表面加工,满足实际加工需求,通过多轴联动进行微铣削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实现了微小构件高精度加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