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8315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06261.9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铀、锆体系X射线荧光基体效应校正方法,一种对铀、锆体系X射线荧光基体效应校正方法,包括利用均匀设计理论布置铀、锆体系试验点;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采集铀、锆元素的信号强度;建立铀锆元素信号强度与质量浓度的多元回归模型;利用SPSS技术对非线性多元回归方程进行求解;建立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铀锆体系基体效应校正方法。本发明利用均匀设计理论布置试验点,使其布置的均匀性、有效地减少试验次数、节省计算时间;创新性地提出以SPSS手段解决非线性多元回归模型的求解问题;以多元回归模型建立铀、锆元素的信号与质量浓度关系,避免复杂基体效应表征问题,解决了铀、锆体系基体效应校正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6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01353.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铜系阻尼合金热处理方法,涉及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技术领域。一种锰铜系阻尼合金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热处理炉吹扫真空,并将锻造好的锰铜系阻尼合金放入,用氩气吹扫;向热处理炉内通入热处理气体并加压;在热处理气体氛围下,升温至700~950℃热处理,出炉。本发明通过先对热处理炉吹扫真空并吹入氩气,可以为锰铜系阻尼合金提供惰性气体环境,防止合金氧化、稳定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保护合金中的一些易挥发成分、减少环境因素对热处理的干扰,再通入热处理气体和加压,并升温至高温热处理,使得获得的锰铜系阻尼合金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样优秀,实现锰铜系阻尼合金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协调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69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57074.5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浙江路帆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结构表面缺陷打磨辅助机械手,包括固定柱,还包括旋转电机和调节机构,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主力杆,所述主力杆远离固定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三调节组件。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进行阻尼调节,通过精细的阻尼调节和稳定的支撑系统,打磨头能够保持稳定的接触力和角度,从而提高了打磨的精度和一致性,多自由度的设计使得打磨头能够灵活地调整位置和方向,以适应不同形状和曲面的打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289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01362.9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粘弹性聚酰胺亚胺周期复合的高温阻尼包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0.1mm~2mm的合金薄板;将制备的合金薄板与粘弹性聚酰胺亚胺采用交替层叠的方式周期叠制复合减振降噪材料;将周期叠制的复合减振降噪材料采用模具制备和一体化压制成型的方法,将薄板与粘弹性聚酰胺亚胺一体化成型,形成一个整体。该制备方法制备的层式复合声学超材料在核设施的风管及其它介质管路、其它振动设备和支撑部件表面、其它需要噪声屏蔽的设备上应用之后,减振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白噪声激励情况下相对光杆振动降低不低于4dB,采用特定线谱激励振动降低最高可达14dB。
-
公开(公告)号:CN115921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1590103.9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1C37/15 , C21D8/10 , C22C33/04 , C22B9/18 , C21D1/30 , C21C7/10 , C21C5/52 , C21D1/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54 , C22C38/50 , C22C38/46 , B22D37/00 , B21J5/00 , B21C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中子吸收用硼不锈钢无缝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真空感应熔炼,模铸制成硼不锈钢真空感应锭;将硼不锈钢真空感应锭通过电渣重熔,获得硼不锈钢电渣重熔锭;将硼不锈钢电渣重熔锭进行热锻,得到硼不锈钢锻棒;将硼不锈钢锻棒制备成挤压管坯,并通过热挤压得到硼不锈钢挤压毛管;将硼不锈钢挤压毛管热处理、矫直以及内外表面机加工,得到硼不锈钢成品圆管;经多道次温变形得到多边形无缝管。通过“真空感应熔炼+电渣重熔”工艺,有效调控硼不锈钢铸锭初始凝固组织的尺寸、形态和分布,显著改善了硼不锈钢坯锭的可加工性,通过“热锻+热挤压”大压下量变形,进一步细化硼化物颗粒,提高了成品管材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19100.4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8 , G01N15/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尺寸球形核燃料颗粒压碎强度的测量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获取小尺寸球形核燃料样品;步骤2:量测所述样品颗粒的粒径大小;步骤3:对所述样品进行压碎,获得所述样品的压碎载荷;步骤4:根据所述样品颗粒粒径大小及所述压碎荷载计算所述样品的压碎强度。本发明的量测方法使单个球形核燃料颗粒在整个压碎强度测量过程中易于转运;本方法可直接针对单个球形核燃料颗粒的直径和压碎载荷进行精确测量;采用本方法测量单个球形核燃料颗粒的压碎强度所需的辅助设备少,操作方式简便易行,测量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102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384913.9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4B35/52 , C04B35/565 , C04B35/622 , F16C33/1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主泵轴瓦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石墨、SiC和游离Si三相;其中,所述石墨的含量大于或等于40wt%;所述SiC的含量大于或等于40wt%;所述游离Si的含量小于或等于20wt%,满足该配方成分的渗硅石墨材料能够满足轴向载荷较大的主泵基本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47302.9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22C38/54 , C22C38/50 , C22C38/46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2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3/06 , G21F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硼含量铁素体基硼不锈钢,属于中子吸收材料领域,以质量分数计,包括B:0.8~2.3%,Cr:13.0~16.0%,C:0.02~0.06%,Ti:1.50~5.60%,V:0.15~0.30%,Mn:0.20~0.50%,Al:0.10~0.50%,Ni:0.10~0.50%,Si:0.20~0.50%,W:0.01~0.10%,Cu:0.05~0.15%,Mo:0.02~0.06%,Ce≤0.25%,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通过在硼不锈钢基体合金中引入Ti和稀土元素Ce,建立Ti、B和Cr元素的相互关联,能够有效减少粗大共晶硼化物的形成和成网分布,细化基体晶粒和硼化物的颗粒尺寸;在此基础上,通过适量引入W、Cu、Mo等合金元素,使得材料的耐蚀性和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19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681335.X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7/02 , G01N17/00 , H02G3/22 , H02G3/03 , H02G1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电化学腐蚀实验用导线贯穿件及其组装方法,导线贯穿件包括压紧杆、密封接头、冷却外套和螺纹转接头;冷却外套为中空结构,冷却外套内设置有冷却水腔,冷却外套侧壁上设置有与冷却水腔连通的冷却水管,冷却外套的下端通过螺纹转接头与高压釜密封连接;所述密封接头在压紧杆的作用下被压紧在冷却水腔内,所述密封接头为中空结构,所述密封接头内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贯穿电极导线的导线贯穿通孔;所述压紧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压紧杆的下端与密封接头的顶部接触并压紧密封接头,所述压紧杆的上端与冷却外套的上端密封连接。利用该贯穿件可安全实现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直径、不同材质导线同时贯穿。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87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23073.9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锆管疲劳试验的夹具及试验方法,所述夹具包括用于对呈管状的试件的端部提供夹持约束的夹持部,还包括用于填充在所述试件端部内的内塞头、用于包裹在所述试件端部外侧的管垫片,所述内塞头与管垫片的材质均为软质的热膨胀材料。所述试验方法基于所述夹具。采用本方案提供的夹具和方法,可完成燃料棒锆管高周疲劳试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