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968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71520.1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叉臂式小型检测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该机器人包括底盘、臂杆、主动轮、从动轮、驱动电机、弹簧、摄像模块、控制与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臂杆数量为两个,两个臂杆分别设置在底盘两侧,每个臂杆通过两根弹簧与底盘连接,且两根弹簧的位置关于臂杆的中心呈中心对称;主动轮和驱动电机设置在臂杆的一端,从动轮设置在同一个臂杆的另一端;摄像模块、控制与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底盘的顶面;摄像模块分别与控制与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控制与处理模块能接收通讯控制指令,还与驱动电机连接;电源模块还与驱动电机连接。本发明能实现机器人在表面不平、间距变化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层间稳固行走,检测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48296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62991.6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避障能力的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探测装置、控制器、报警器;其中,探测装置包括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第二探测器通过可伸缩可转动的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探测器上;第一探测器用于测量第一探测器与预设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第二探测器用于测量第二探测器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控制器用于根据预设的报警距离、第一相对距离和第二相对距离判定是否需要启动报警器;报警器用于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技术方案根据变电站的环境,采用至少两个探测器对巡检机器人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提高巡检机器人避障能力的检测精度,进而有利于提升巡检机器人的避障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100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98900.2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T7/00 , G06V10/143 , G06V10/10 , G06V10/80 , G06V10/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装置套管的放电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针对电力装置套管的紫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并将紫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紫外融合图像;对紫外融合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电力装置套管的边缘图像;对边缘图像进行全局检测,在边缘图像中确定电力装置套管的第一放电部位,进而得到电力装置套管在放电状态下的第一检测结果;将边缘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得到多个分割图像,在各分割图像中分别确定电力装置套管的第二放电部位,进而得到电力装置套管在放电状态下的第二检测结果;根据第一检测结果与第二检测结果,确定电力装置套管的放电检测结果,有利于提高放电部位的放电缺陷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91750.1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0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的运维策略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电力变压器不同部件的状态量数据和变压器基础信息;根据状态量数据和变压器基础信息提取电力变压器的综合数据信息,并根据综合数据信息和时间序列构建二维图像训练数据集;采用二维图像训练数据集训练预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优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模型参数根据人工鱼群‑萤火虫算法优化训练得到;将当前获取的实时综合数据信息输入优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运维策略分析,得到优化运维策略。本申请能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针对电力变压器的部件健康状态进行运维策略设计,导致实际得到的运维策略缺乏针对性,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31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81223.2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80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变电设备热缺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采集待测输变电设备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分割,得到分割后可见光图像和分割后红外图像;对分割后可见光图像和分割后红外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待测输变电设备的融合图像;根据待测输变电设备的融合图像对待测输变电设备进行热缺陷识别,改善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识别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841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790928.X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走线装置,包括安装台板、走线臂、压线机构和牵引机构,所述安装台板上至少设置有一对走线臂,两个走线臂错位分布在所述安装台板的两侧,所述走线臂可往左右两侧摆动,所述走线臂的内侧设置有所述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可沿所述走线臂的侧壁上下滑动,所述安装台板的后端中间设置有所述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可往所述安装台板前后两端摆动,且上端可抵接在线缆的底部;通过所述走线凹轮和所述压线轮配合,提高线缆与所述走线凹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走线装置的爬坡能力;此外,通过所述牵引机构进一步增大走线装置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在不增加自重的情况下也可以抵抗较强的风力,减少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5368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212313.9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线涂料测厚装置,适用于导线施工机器人,包括矩形状截面的传感器安装架、传感器发射器、传感器接收器及数据处理器;传感器安装架固定在导线施工机器人上,随绝缘喷涂机构沿指定方向移动;传感器发射器均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架中任意两个相邻并垂直的边框内侧面上,以发射线束激光;传感器接收器均适配地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架的其他两个相邻的边框内侧面上,以接收线束激光;数据处理器均连接于传感器发射器、传感器接收器,以根据激光发射宽度及激光接收宽度,计算喷涂后导线的外径,以评估导线涂料的覆盖情况,能有效解决无法实时测量喷涂在导线上的绝缘涂层厚度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导线涂料测厚装置的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5223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06843.2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包括:对机器人活动空间以及所述活动空间中的障碍物构建格栅化地图;将所述格栅化地图划分为障碍物区域和自由区域;根据机器人的第一路径以及优化目标构建路径优化函数;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在所述自由区域中迭代出最优位置值,根据所述最优位置值计算机器人在所述自由区域中的最优绕行路径;其中,所述改进粒子群算法具体包括:将所述路径优化函数作为粒子的适度值函数;将动态惯性权值作为所述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值。本发明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进行路径优化,并提高路径优化的全局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优化系统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213161665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0608379.5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线绝缘化机器人的挤压装置,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密封体;其中,第一腔体为环形腔体,第一腔体沿其轴向设有通孔,供第二腔体穿过;第二腔体为多个圆台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的同轴结构,第二腔体的首端的直径比其尾端的直径小,圆台为中空结构;第一腔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进料口,第一腔体的内侧面沿轴向方向按照一定间距开设有多个分料口,分料口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密封体为圆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圆孔;密封体与第二腔体的尾端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挤压腔体进行分段,分为保压腔和挤料腔,既能保证出料又能维持挤压压力,同时增长了保压腔的长度,延迟挤压时间,进而有效提升施工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17036752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20744510.X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接入新能源的变电站直流供电装置及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电力变换模块、升压模块、滤波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蓄电池和CPU模块,通过电力变换模块将多种电能转化为统一电压的电源,经升压模块转换为标准电压为负载供电,且经充电模块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中的电能可经放电模块放电以为交流/直流负载供电,CPU模块用于根据蓄电池的电压对电力变换模块、升压模块、充电模块及放电模块进行启停控制;该装置可作为独立模块,可根据新能源容量或者用电负荷大小进行多模块并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种能源的互相备用,提升了变电站直流供电的可靠性,实现了新能源的平滑并网和高效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