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97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59760.0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K47/46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HL‑60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作为靶向肿瘤的载药系统中的应用。LPS和IFN‑γ处理后中性粒细胞内,获得的细胞外囊泡中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活化的重要指标ICAM‑1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高表达ICAM‑1的中性粒细胞来源EVs更容易被高表达整合素的肿瘤细胞黏附捕获。利用中性粒细胞来源的EVs负载Dox制备载药EVs,有效提高体内载药EVs被肿瘤细胞的摄取效率及其对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48483.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5/0787 , A61K35/15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塞米松在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细胞外囊泡中的应用。还公开了地塞米松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囊泡在制备治疗消炎药物中的应用。地塞米松的刺激会使中性粒细胞内的抗炎因子IL‑10和TGF‑β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中线粒细胞经地塞米松刺激后,囊泡制备产率较未处理中性粒细胞组至少提升10倍。可见,地塞米松具有促进中线粒细胞分泌囊泡的作用,且地塞米松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的囊泡,不但IL‑10和TGF‑β含量显著提升,而且具有更好的血管内皮黏附能力和抗炎活性,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治疗技术,可用于临床难治性炎性相关疾病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819187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44047.6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D487/04 , C07D498/04 , C07D513/04 , A61P1/00 , A61P13/12 , A61P11/00 , A61P1/16 , A61P1/04 , A61P19/02 , A61P37/06 , A61P25/28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免疫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及其药用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在治疗炎性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所述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及其药用盐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溶剂合物可以有效抑制免疫细胞中TNF-α的表达并且促进IL-10的表达,从而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发挥抗炎作用,故可用于制备治疗肠炎、肺炎、肾炎、胃炎、肝炎、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22562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73531.2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离子魔芋多糖核酸药物纳米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制剂由核酸和阳离子修饰的魔芋多糖组成。具体制备过程为先通过乙二胺修饰魔芋多糖制备得到阳离子修饰的魔芋多糖,再与核酸药物复合形成纳米颗粒。该制剂中的核酸为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该制剂具有靶向巨噬细胞的特点,可以制备成治疗因巨噬细胞引发炎症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40578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86678.3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iR-141的分子靶向核酸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应用miR-141首次调控CXCL12β作为IBD的分子治疗新靶点,采用聚乙烯亚胺作为核酸药物的载体制备了过表达miR-141的质粒或miR-141前体或miR-141模拟物的新型分子靶向核酸纳米药物,提高了核酸药物体内的稳定性,在核酸药物的转染效率和细胞靶向输送上取得重要突破。该核酸药物通过原位给药能直接上调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中miR-141水平,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大量浸润,最终明显缓解小鼠肠炎症状,为IBD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206356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10080358.6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苯乙烯/聚苯胺/贵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复合粒子结构是聚苯乙烯粒子表面上覆有聚苯胺的壳层,在该壳层中和表面嵌有贵金属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是,0°C下将苯胺经搅拌和超声分散于水中,并与聚苯乙烯乳液混合,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贵金属纳米粒子溶胶,加入过硫酸铵水溶液,滴加盐酸,反应4小时后升至室温继续反应20小时,经过滤分离,洗涤,干燥后获得粉末状聚苯乙烯/聚苯胺/贵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443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034770.7
申请日:2009-09-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兴业塑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红外吸收型导电高分子微粒-PET复合物,将导电高分子微粒均匀分散于PET中,制得外观无色的导电高分子微粒-PET复合物。复合物中导电高分子微粒的成分是聚苯胺、聚吡咯和聚3,4-乙撑二氧噻吩中的一种,粒径为500-2500nm,含量为PET的3.5-10ppm。复合物对红外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在PET后续加工时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8537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29734.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15/867 , C12N15/62 , C12N5/10 , A61K35/1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或治疗癌症的表达构建体,其包括携带多个拷贝的CD169基因和多个拷贝FasL基因的质粒或病毒载体。还公开了使用该表达构建体转染巨噬细胞后得到的过表达CD169和FasL的巨噬细胞。该巨噬细胞来源充足且它们相较于T细胞或者NK细胞具有更强大的浸润能力;该过表达CD169和FasL的巨噬细胞能够通过CD169分子与肿瘤细胞表面分子CD43结合,发挥识别肿瘤细胞的作用,随后通过过表达的FasL,介导肿瘤细胞凋亡。本发明的过表达CD169和FasL的巨噬细胞对免疫排斥或免疫荒漠型的癌症患者治疗效果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025151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95444.7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K31/437 , A61P35/00 , C07D47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名称为5-甲基-1-氰基-3-(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中氮茚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中氮茚化合物在体内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制备成治疗肿瘤的药物,所述肿瘤为舌癌或骨肉瘤或食管癌或乳腺癌或结肠癌或肺癌或肝癌或前列腺瘤或肾癌或卵巢癌或子宫癌或胰腺癌或膀胱癌或黑色素瘤或喉癌或鼻咽癌。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443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0910034770.7
申请日:2009-09-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兴业塑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红外吸收型导电高分子微粒-PET复合物,将导电高分子微粒均匀分散于PET中,制得外观无色的导电高分子微粒-PET复合物。复合物中导电高分子微粒的成分是聚苯胺、聚吡咯和聚3,4-乙撑二氧噻吩中的一种,粒径为500-2500nm,含量为PET的3.5-10ppm。复合物对红外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在PET后续加工时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