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430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27321.0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 华南理工大学 , 肇庆南都再生铝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再生铝中富铁相形貌改善和降铁的方法,属于再生铝熔炼技术领域。再生铝中富铁相形貌改善和降铁的方法,包括:在再生铝熔体中加入锰元素,使得再生铝熔体中的Mn/Fe质量比为0.6~1.2。将再生铝熔体的温度调节至630~680℃并进行保温;保温后将再生铝熔体升温至700~720℃并加入B元素,B元素的质量为再生铝熔体质量的0.005~0.025%。其能够降低再生铝中Fe的含量,且能促进残留富铁相的有益转变,提高再生铝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90637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10047853.4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原位晶须强韧化的双尺度结构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钛合金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Ti58~70%,Nb9~16%,Cu4~9%,Ni4~9%,Al2~8%,B0.5~3%,其微观组织结构为部分超细晶fcc MTi2呈长条状沿着微米晶bccβ‑Ti基体晶界分布,部分超细晶fcc MTi2在微米晶bccβ‑Ti内以长条状分布,超细晶原位TiB晶须分布在晶界的超细晶fcc MTi2内部及微米晶bccβ‑Ti内部,其中M=Cu和Ni。本发明在超细晶第二相+微米等轴晶基体的双尺度结构中引入细针状原位TiB晶须,实现了材料的进一步强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71414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280996.5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幅分解型高强铜镍锡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合金中含有Cu和以下添加元素,各添加元素及其质量百分比具体如下:14.0~16.0%Ni,7.0~9.0%Sn,0.1~0.3%Si,0.02~0.10%Ti。其制备方法是:先配料,然后采用非真空电炉进行熔炼,再进行热挤压,最后进行热处理成型。本调幅分解型高强铜镍锡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与三元Cu‑15Ni‑8Sn合金相比,本发明的合金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强韧性,可应用于制造在苛刻工况下工作的零件,如在易腐蚀环境下承受高速和重载的轴承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41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7965.5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相变效应的高强韧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金属铸锭于800‑850℃下进行高温形变,然后进行高温退火处理,再将退火后的材料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对其进行基于脉冲电流效应的无压相变处理,相变处理脉冲电流强度1400A~1900A;相变处理温度约高于金属材料相转变温度40℃~100℃的温度区间,得到基于脉冲电流相变效应的高强韧金属材料。本发明的方法获得了优化的组织结构,进而在获得较高强度的同时大幅提高金属材料的塑性。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体育器材及医疗器械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31449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221710.2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高塑性双尺度分布的超细晶/微米晶块体铁材料,其微观结构以块状微米晶α-Fe为基体相,以超细晶等轴状α-Fe和超细晶针状α-Fe为增强相,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塑性变形能力极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超高塑性双尺度分布的超细晶/微米晶块体铁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初始高纯铁粉经高能球磨至纳米晶粉末,然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快速烧结,烧结温度Ts:1253K≤Ts≤1335K、烧结时间:14~26min、烧结压力:40~500MPa。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其晶粒尺寸可控,成材率高、节约原材料和近终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3317117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265039.1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B22D1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挤压铸造设备熔体传输系统的楔形块联接装置,包括压室接口件、金属液传输管、环形密封圈、卡爪和楔形块,压室接口件设于压室上,压室接口件上开有作为压室接口用的锥形通孔,金属液传输管的端部带有与锥形通孔配合连接的锥形管头,锥形管头外周设置管座,管座与压室接口件的连接处设置环形密封圈,压室接口件上设有卡爪,压室接口件与金属传输管连接后,卡爪卡于管座上,卡爪与管座的相接处设置楔形块;楔形块外端还连接有楔形块控制机构。本楔形块联接装置结构简单且拆卸方便,其主要结构是采用楔形块紧固联接。楔形块的运动通过楔形块控制机构实现自动控制,操作便捷,能实现快速安装与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0449312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37530.4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压充型的半连续铸造方法及装置,其方法是通过在中间包和结晶器之间设置浇流道,并控制浇流道出口处金属熔体的流速,强化金属熔体在液穴内的对流效果和搅拌作用,从而细化铸锭中的晶体。其装置包括中间包、导流槽、柱塞棒、浇流道和结晶器,中间包一侧设置导流槽,导流槽与中间包的接口处设置柱塞棒,中间包与结晶器之间通过浇流道连接,浇流道的出口处形成液穴;中间包为密封式结构,且中间包顶部外接气压控制系统。本发明可达到使铸锭组织和成分均匀、消除粗大柱状晶、形成晶粒细小的等轴晶、抑制铸锭中宏观成分偏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372230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45199.6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0/00 , C22C1/049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韧超细晶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强韧超细晶高熵合金由以下原子百分比的元素组成:Ni 20%~25%,Fe 18%~20%,Co 18%~22%,Cr 18%~20%,Al 20%~24%,其微观结构是以富含Ni、Al元素的体心立方无序固溶体相为基体相,以含富Fe、Cr元素的面心立方无序固溶体相为增强相。所述合金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子百分比的单质粉末经混粉、高能球磨制备非晶复合粉末和烧结得到高强韧超细晶高熵合金。本发明制备的高熵合金具有尺寸大、综合力学性能好的优点,可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仪表仪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08901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06693.7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16J1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挤压铸造模具用的超声波导入杆密封装置,设于超声波导入杆外周,密封装置的一端通过端盖固定于模具型腔外壁上,密封装置包括模具侧静环、模具侧动环组件、大气侧静环、大气侧动环组件、动环座和密封盖,模具侧静环和大气侧静环分别位于密封装置的两端,模具侧静环的外端面与端盖相连接,模具侧静环的外圆柱面和大气侧静环的外圆柱面分别与密封盖相连接,模具侧静环、大气侧静环和密封盖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设有模具侧动环组件、大气侧动环组件和动环座,模具侧动环组件和大气侧动环组件分别设于动环座两端。本密封装置结构合理可靠,密封效果较好,可有效保证模具型腔的密封性,防止金属熔体发生喷溅和泄漏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221852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00554.5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铸造压室温度的调节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沿布置在挤压铸造压室壁内的导热油通道流动的导热油与压室、压室内的金属熔液进行热交换;通过调节导热油的温度和流量,控制压室和金属熔液所需的温度。实现上述调节方法的系统,压室是由外套管壁和内套管壁装配而成,外套管内壁和内套管外壁分别开设互相对应的导热油流通槽,装配后构成压室壁内均匀分布的导热油通道,其进油口和出油口裸露在压室的下端。本发明可使压室受热均匀,并充分利用了导热油的热量,提高了压室的热交换效率,保持冲头与挤压铸造压室壁的配合间隙相对稳定,避免了压室壁与冲头的过度摩擦和磨损,改善了冲头运动,提高了挤压铸造压室和冲头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