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51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07638.X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565 , C04B35/584 , C04B35/14 , C04B35/632 , C04B35/622 , C04B38/00 , B28B1/00 , B33Y10/00 , B33Y80/00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立体结构的成型范围,具体涉及一种由先驱体打印并转化为陶瓷的直写成型方法。本发明以陶瓷先驱体为溶质,将其溶于液态有机物,通过原料搅拌得到具有一定粘弹性的墨水,置于针筒中。通过气压控制器,根据所设定的程序,在基板上逐层打印出三维结构,最后通过转换先驱体获得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陶瓷。本发明克服了以往的直写成型陶瓷悬浮液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嘴、连续性差、浆料不稳定的弊端。所设计的浆料组分简单、合理,流变性可控性强,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同时本发明制备的三维周期结构的尺度范围广,通过针头孔径可简单实现分米级、厘米级、毫米级、微米级或纳米级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31164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621235.6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47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钛酸铋钠-钛酸锶的复合压电铁电材料,呈多晶亚微米棒形貌。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以钠源A和二氧化钛为反应物,按Na2Ti6O13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并与熔盐混合;混合后的物料再在1000~1100℃下烧结;得钛酸钠单晶亚微米棒;步骤(2):以二氧化钛、钠源B、铋源、锶源和钛酸钠单晶亚微米棒为反应物,按化学式Na0.5Bi0.5TiO3-xSrTiO3化学计量比称取并与熔盐混合;混合后的物料再在850~950℃下烧结,烧结产物经洗涤、干燥,即得。本发明独创性地钛酸钠单晶亚微米棒作为前驱体,再结合后续的二段熔盐法的各关键参数的控制,通过拓扑反应;可出人意料地制得具有棒状亚微米级别的钛酸铋钠-钛酸锶的复合压电铁电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177622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306865.0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8G81/00 , C08G81/02 , C08F265/10 , C08F220/06 , C08F220/54 , C04B35/634 , C04B24/26 , C09K8/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性分散剂和温敏悬浮液及它们的应用,该温敏性分散剂是由温敏性单体接枝在分散性单体均聚聚合物主链上制得的接枝共聚合物,或者是由温敏性单体和分散性单体通过嵌段共聚制得的嵌段共聚物;制得的温敏性分散剂具有在不同温度刺激下发生亲水-疏水互变的特性,将其和粉体材料通过碾磨分散制成温敏悬浮液;制得的温敏悬浮液分散性好、且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来调控温敏悬浮液的流变性能,该温敏悬浮液可以广泛应用于陶瓷湿法成型、水泥注浆和钻井的孔井堵塞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20693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65714.6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L41/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叉指型电极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切割法切割PZT压电陶瓷块体,制得压电陶瓷纤维阵列;以多巴胺修饰的铁电颗粒掺杂的改性聚合物为基体相填充至压电陶瓷纤维阵列中并固化、复合得到压电相层;再以所述改性聚合物为粘合剂在所述的压电相层上、下两面分别与叉指状电极粘连、复合;随后再经固化、极化处理制得所述的叉指型电极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铁电颗粒为钛酸钡、钛酸铅-铌镁酸铅、铁酸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改性聚合物的固化产物中,铁电颗粒的掺杂体积百分数为0.5~2.5%;所述的叉指型电极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中,压电陶瓷纤维的体积分数为75~80%。本发明还可通过调控铁电颗粒的掺杂的体积分数控制制得的材料的极化电场。
-
公开(公告)号:CN10599929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293836.4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孔空心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使用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和聚乙烯醇水溶液形成的乳液,将陶瓷原料粉均匀分散在所述的乳液中形成浆料,将所述的浆料用于喷雾冷冻得到的颗粒,再经冷冻干燥,脱脂,烧结后得到多孔空心的陶瓷微球。本发明解决了孔径分布不可控,孔隙率太低的问题,且所得的多孔空心陶瓷微球尺寸小,孔隙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5153604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54320.9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介电复合材料;所述的介电复合材料是由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后的碳纳米管与聚偏氟乙烯树脂或聚偏氟乙烯共聚物树脂基体复合而成;得到了在低碳纳米管含量条件下,介电常数相对于纯聚合物基体得到了明显的增加,并且保持了非常低的介电损耗。本发明为开发高性能的介电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402432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92673.0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47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构化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压电陶瓷材料由模板材料晶体和基体材料构成,具有001取向的Bi4Ti3O12、Na0.5Bi4.5 Ti4O15或Na0.5Bi0.5TiO3模板材料晶体在基体材料中形成定向排列;所述的基体材料具有以下化学表达式:(1-x)Bi0.5Na0.5TiO3—xBaTiO3,x为0.03~0.09;该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先制备基体材料薄片,将模板材料晶体涂刷在基体材料表面形成定向排列,再将多块薄片叠加,热压成型,烧结,即得织构化压电陶瓷材料;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得的压电陶瓷材料织构化程度高,具有300℃以上居里温度,且压电性能良好,可以广泛应用于可广泛应用于压电传感器、压电电动机以及高精度位移控制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29271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05908.5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10 , C08K3/22 , C08K3/24 , C08K2003/2241 , C08L2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因环氧树脂的应用,将海因环氧树脂作为陶瓷材料的包覆修饰成分用于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所述的储能复合材料是由海因环氧树脂修饰后的陶瓷材料与偏氟乙烯树脂或偏氟乙烯共聚物树脂基体复合而成;得到了在低电场下具有高储能密度的复合材料,还有效地克服了无机陶瓷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相容性不好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对于低电场条件下获得高能量密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985815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8861.3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L41/338 , H01L41/37
Abstract: 一种制备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切割方法,以压电陶瓷粉料为原料,制备压电陶瓷薄板生坯,其特征在于,将部分所述的薄板生坯裁切成条状的生坯条;将生坯条间距地粘贴在未被裁切的薄板生坯上,进行烧结,得到一面间距排列有带条状物的烧结薄板;将所述的烧结薄板上有条状物的一面粘在基板上,从所述的烧结薄板上没有条状物的一面开始进行间距切割;切割后灌入树脂再通过减薄将条状物减去,直至所需厚度,裁剪得到所需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尺寸。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节省用料,可有效避免薄板在机械切割时的操作困难,保持切割后压电纤维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898141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428467.7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581 , C04B35/622 , C04B35/6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氮化铝(AlN)陶瓷异形件的制备方法。该发明方法以氮化铝粉体为基本原料,以乙醇、丙醇、丁醇或其混合物等作为有机溶剂,与环氧树脂以及分散剂形成预混液,混合球磨形成浆料,真空脱气后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然后经过浇注成型、固化、脱模、干燥等工艺流程,形成具有较大强度的异形陶瓷生坯;然后脱脂,烧结致密化,形成相对密度大于97%、热导率大于160W/m·K、抗弯强度大于300Mpa的氮化铝陶瓷异形零部件。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产品性能较好等优点,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导热性的各种复杂形状的氮化铝陶瓷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