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切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5815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8861.3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切割方法,以压电陶瓷粉料为原料,制备压电陶瓷薄板生坯,其特征在于,将部分所述的薄板生坯裁切成条状的生坯条;将生坯条间距地粘贴在未被裁切的薄板生坯上,进行烧结,得到一面间距排列有带条状物的烧结薄板;将所述的烧结薄板上有条状物的一面粘在基板上,从所述的烧结薄板上没有条状物的一面开始进行间距切割;切割后灌入树脂再通过减薄将条状物减去,直至所需厚度,裁剪得到所需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尺寸。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节省用料,可有效避免薄板在机械切割时的操作困难,保持切割后压电纤维形态。

    一种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858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23940.5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37 H01L41/1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压电陶瓷生坯;b.制备炭黑生坯;c.将b步骤制备的炭黑生坯和a步骤制备并剥离的压电陶瓷生坯切割,并相互间隔堆叠成具有层片状结构的炭黑/压电陶瓷叠层生坯,再干燥;d.将由c步骤制备的叠层生坯以0.5~5℃/min的速率升温至450~600℃,再以6~10℃/min的速率升温至1200~1280℃,保温0.5~4小时后,随炉冷却,得到压电陶瓷多层结构;e.将得到的压电陶瓷多层结构填充环氧树脂,于25~60℃下固化10~24小时后,切割成所需要的尺寸,再使用叉指状电极进行包封,得到压电纤维复合物。本发明的方法优化了传统压电陶瓷流延浆料体系,提高了压电陶瓷生坯的密度均匀性,有效地控制了流延体系烧结过程中产生的高收缩率和大变形量问题。

    一种制备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切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5815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238861.3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切割方法,以压电陶瓷粉料为原料,制备压电陶瓷薄板生坯,其特征在于,将部分所述的薄板生坯裁切成条状的生坯条;将生坯条间距地粘贴在未被裁切的薄板生坯上,进行烧结,得到一面间距排列有带条状物的烧结薄板;将所述的烧结薄板上有条状物的一面粘在基板上,从所述的烧结薄板上没有条状物的一面开始进行间距切割;切割后灌入树脂再通过减薄将条状物减去,直至所需厚度,裁剪得到所需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尺寸。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节省用料,可有效避免薄板在机械切割时的操作困难,保持切割后压电纤维形态。

    叉指状电极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59868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87081.2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指状电极,包括柔性基板和电极,电极制备在柔性基板上,电极包含正极和负极,并且正极指部和负极指部交错排列,所述电极的横向由两个正极和一个负极排列而成,负极设置在两个正极中间。可在横向提高对压电材料控制的连续性或者接收其变形信号的连续性,提高了应用压电材料的精度。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环保节能和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一种磁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230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59790.0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压电纤维为中空结构,所述压电纤维经过径向极化;所述的压电纤维除一端外,该压电纤维的中空结构内以及压电纤维外均填充固化有磁致伸缩颗粒与树脂的混合物;所述的压电纤维的内外均被覆有电极材料,所述的压电纤维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环形未被覆电极带。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磁电复合材料的缺点,首次成功的制得一种基于中空压电纤维的磁电复合材料;所得磁电复合材料具有磁性相体积分数可调范围大,磁性相与压电相接触面积大;磁致伸缩颗粒的体积分增加的同时,避免复合材料由绝缘体变成导体;可很好的应用于磁电传感器、智能滤波器、高密度磁记录等领域。

    叉指状电极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59868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187081.2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指状电极,包括柔性基板和电极,电极制备在柔性基板上,电极包含正极和负极,并且正极指部和负极指部交错排列,所述电极的横向由两个正极和一个负极排列而成,负极设置在两个正极中间。可在横向提高对压电材料控制的连续性或者接收其变形信号的连续性,提高了应用压电材料的精度。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环保节能和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叉指状电极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67013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187088.4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指状电极,包括柔性基板和电极材料,电极材料制备在柔性基板中,电极材料包含正极和负极,并且正极指部和负极指部交错排列,所述电极材料由至少两个正极纵向排列而成。可实现对压电材料的纵向连续控制或者接收其变形信号,大大提高应用压电材料的精度。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环保节能和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一种磁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2306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059790.0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压电纤维为中空结构,所述压电纤维经过径向极化;所述的压电纤维除一端外,该压电纤维的中空结构内以及压电纤维外均填充固化有磁致伸缩颗粒与树脂的混合物;所述的压电纤维的内外均被覆有电极材料,所述的压电纤维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环形未被覆电极带。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磁电复合材料的缺点,首次成功的制得一种基于中空压电纤维的磁电复合材料;所得磁电复合材料具有磁性相体积分数可调范围大,磁性相与压电相接触面积大;磁致伸缩颗粒的体积分增加的同时,避免复合材料由绝缘体变成导体;可很好的应用于磁电传感器、智能滤波器、高密度磁记录等领域。

    一种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8587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123940.5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37 H01L41/1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压电陶瓷生坯;b.制备炭黑生坯;c.将b步骤制备的炭黑生坯和a步骤制备并剥离的压电陶瓷生坯切割,并相互间隔堆叠成具有层片状结构的炭黑/压电陶瓷叠层生坯,再干燥;d.将由c步骤制备的叠层生坯以0.5~5℃/min的速率升温至450~600℃,再以6~10℃/min的速率升温至1200~1280℃,保温0.5~4小时后,随炉冷却,得到压电陶瓷多层结构;e.将得到的压电陶瓷多层结构填充环氧树脂,于25~60℃下固化10~24小时后,切割成所需要的尺寸,再使用叉指状电极进行包封,得到压电纤维复合物。本发明的方法优化了传统压电陶瓷流延浆料体系,提高了压电陶瓷生坯的密度均匀性,有效地控制了流延体系烧结过程中产生的高收缩率和大变形量问题。

    叉指状电极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6701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87088.4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指状电极,包括柔性基板和电极材料,电极材料制备在柔性基板中,电极材料包含正极和负极,并且正极指部和负极指部交错排列,所述电极材料由至少两个正极纵向排列而成。可实现对压电材料的纵向连续控制或者接收其变形信号,大大提高应用压电材料的精度。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环保节能和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