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励式线圈同步旋转构造双凸极液冷缓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07847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11337.8

    申请日:2013-01-11

    Abstract: 一种自励式线圈同步旋转构造双凸极液冷,属于汽车制动领域。包括缓速器转子(11)、缓速器定子(7)、控制模块和发电机装置;缓速器定子(7)固定在定子固定架(2)上;缓速器转子(11)为凸极结构的齿形转盘;缓速器转子(11)连接在传动轴(1)上,缓速器定子(7)内圆与缓速器转子(11)外圆同轴;缓速器线圈(10)为完整独立线圈,直接绕制在转子(11)上,线圈(10)与转子(11)同轴,发电机与线圈(10)同步旋转;本发明采用自发电方式,节约电能,避免了缓速器初启动时对汽车电瓶的巨大冲击;缓速器线圈直接绕制在缓速器转子上,减少了装配的麻烦,并且使转子受离心力影响较小。

    变速箱前置式双凸极液冷电涡流缓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057428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2274.8

    申请日:2013-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41

    Abstract: 一种变速箱前置式双凸极液冷电涡流缓速器,属于汽车制动领域。其结构包括离合器磁轭、离合器线圈、离合盘、缓速器转子、缓速器定子、缓速器线圈、控制模块。本发明将缓速器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通过变速箱的减速将扭矩放大,增强了缓速器的制动效果。缓速器转子为齿形转盘,通过支撑轴承与传动轴相连,内侧安装永久磁铁,带动缓速器转子旋转,使缓速器转子与汽车主轴近似同步旋转,减少离合器摩擦片工作时的损耗。本发明采用永久磁铁使缓速器转子与主轴近似同步旋转,使缓速器制动时减少摩擦片损耗,并且在工作时采用离合器先于缓速器工作的模式,制动效果和热衰退均优于传统的电涡流缓速器,结构紧凑,体积质量小。

    一种车用自励式液冷缓速器电子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5742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3829.2

    申请日:2013-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1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车用自励式液冷缓速器电子控制装置。该装置对输入自励式液冷缓速器励磁线圈的电流进行管理,通过手柄输入档位切换改变PWM脉冲的占空比,从而控制励磁电流的大小,缓速器的制动力矩随着励磁电流改变而改变。本装置控制电路的结构包括微处理器时钟电路、复位电路、24V~5V的供电电路、速度传感器模拟输入电路1、温度传感器模拟输入电路2、ABS输入电路、巡航输入电路、输入档位切换电路、操作失误关断电路、档位指示灯电路、串口通信电路、CAN通信电路、刹车灯控制电路和励磁电流大功率输出电路。该装置达到控制缓速器线圈励磁电流大小的目的,从而控制自励式液冷缓速器制动力矩,并且自发电节省了汽车本身的电池用电量。

    一种面向扫描设计的低功耗LFSR重播种测试压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472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097758.6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扫描设计结构的低功耗LFSR重播种测试压缩方法,解决了传统LFSR重播种技术带来的过高的测试功耗等问题。基于测试立方块的优化编码算法能够灵活结合任意LFSR重播种方案,可应用于工业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片上系统的内建自测试及其功能验证。基本思路如下:LFSR重播种过程对测试立方中的不确定位进行随机填充,由此引发过高的开关切换率和测试功耗。本发明通过优化编码提高测试立方中相邻位之间的逻辑一致性,有效降低测试功耗;通过减少测试立方中的确定位数目和状态方程个数,降低种子向量求解难度,有效地提高测试数据压缩率,缓解测试存储资源的挑战。

    一种并行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973696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820280.9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包括电涡流缓速部分,液力缓速部分和内置泵部分。将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和内置泵一体化设计,液力缓速部分,电涡流缓速部分和内置泵部分并行排列;采用内冷式散热,散热效果好,有效缓解传统电涡流缓速器热衰退严重的问题;电涡流缓速器部分采用内嵌式结构,转子齿上下圆弧面与定子内外圈圆弧面有一定缝隙,结构简单,转子转动惯量小;液力缓速部分相对两侧壁铸有叶片,构成内有流道的腔体结构,两叶片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无需电能,冷却水即为工作液,质量较轻;缓速器安装了内置泵,可以让缓速器与汽车水箱之间进行无障碍的冷却循环,满足车辆所需的制动力矩的要求。

    一种人体肘关节前屈后伸及前臂旋内旋外瞬时螺转轴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2268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1253617.4

    申请日:2017-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肘关节前屈后伸及前臂旋内旋外瞬时螺转轴测量方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人体上肢运动数据的采集:首先将两个标志点运动块固定在操作者上臂,前臂适当位置、获取人体上臂、前臂运动信息(2)前臂运动模型的建立:将人体上臂、前臂作为一个刚体,建立肘关节广义一自由度及前臂广义一自由度运动学模型。(3)关节旋转瞬时螺旋轴求解:通过采集到上臂,前臂运动数据,构建前臂刚体相对上臂刚体运动的空间位移矩阵,获得肘关节螺旋轴在运动过程中的瞬时位置。本发明容易实现,测量点通过绑缚在人体骨骼上,计算简单并且测量准确。

    基于晶振频率数字补偿的时间触发以太网时钟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995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34563.1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基于晶振频率数字补偿的时间触发以太网时钟同步方法,涉及分布式通信网络的时钟同步技术领域,解决了时钟同步过程中频率偏差校准问题。该方法基于SAE AS6802协议搭建时钟触发以太网模型,通过网络演算对时钟同步过程进行仿真。采用VerilogHDL工具设计晶振频率-温度特性曲线查找表以及包含晶振频率数字补偿模的改进本地时钟模块,并将其应用于网络节点硬件模型中。改进本地时钟模块占用较少的硬件开销,对晶振数字频率偏差进行补偿,有效提高了网络时钟同步精度,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系统与车载控制系统中。

    一种具有变性补偿功能的负载模拟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996942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87702.5

    申请日:2019-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变形补偿功能的负载模拟平台,该平台包括承重平台、轴向加载单元、径向加载单元及调整单元,能够模拟舵机在实际工作情况下所受的载荷,检测舵机的工作性能。承重平台采用模块重组的方式,便于安装与运输,底部调整减震装置能够调平和减震。轴向加载单元能够舵机输出端面施加扭矩,并且补偿自身产生的弹性变形。径向加载单元两支撑点为球副,能够补偿加载过程中产生的角偏移,伺服电动缸输出拉力或压力,通过施加垂直于轴向加载单元的作用力,实现对舵机输出端面的弯矩加载。调整单元用于辅助舵机的安装,在未加载前,调整舵机的安装位置。该平台能够对舵机输出端面施加高动态弯矩与扭矩的复合载荷,并准确控制载荷的大小。

    一种可实现环转运动的并联假手腕关节

    公开(公告)号:CN1088525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209046.2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假手腕关节,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环转运动的并联假手腕关节,包括基座、动平台,约束支链,第一主动支链和第二主动支链:所述约束支链包括中间连杆和中间连接件,所述第一主动支链包括第一上连杆、第一推杆式线性驱动器、第一下连杆,所述第二主动支链包括第二上连杆、推杆式线性驱动器、第二下连杆。本发明可实现假手腕关节屈伸、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具有刚度高、承载能力强、精度高、仿生性和功能性强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