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583345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775267.6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IPC: A61M3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涉及肿瘤放射治疗技术领域,为缓解放射治疗肿瘤对患者身体损害大问题而设计。该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包括假体、多个储存仓和多个密封件;所述假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储存仓,所述储存仓用于承载放射粒子,所述密封件用于封堵所述储存仓。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携带放射粒子的植入物能够保证放射粒子能够对肿瘤部位进行放射治疗,不会对其他正常基体组织造成伤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541442U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21817785.7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寰枢椎侧块关节固定融合装置,包括融合结构、固定结构以及紧固件,融合结构用于植入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融合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融合结构植入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状态下,第一通孔面向寰枢椎侧块关节;固定连接于所述融合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贴合于枢椎侧块关节外侧,其中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融合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中心轴线穿过枢椎侧块关节;紧固件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通过紧固件将融合结构固定于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从而可以防止融合结构在该间隙内滑移,能够使寰枢椎侧块关节起到牢固地固定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424989U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20404115.8
申请日:2013-07-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IPC: A61B1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脊柱肿瘤全椎切除术的线锯导引器,包括手柄后臂和手柄前臂,手柄前臂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手柄后臂连接,手柄前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线轴对抗器连接杆,所述线轴对抗器连接杆中部具有弯折一,线轴对抗器连接杆顶端设有可拆卸的导向框,导向框内设有两个滚轮,导向框上方朝向所述弯折一弯折方向固定有挡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显著提高全椎肿瘤切除术时线锯的稳定性,从而大大降低线锯操作过程中的弹跳等不可知因素引发的神经根或脊髓损伤,提高了手术切除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215915750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22963177.5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K49/00 , A61K31/704 , A61K9/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肿瘤原位复发预警及治疗的水凝胶载药系统,包括酸响应水凝胶和加载到该酸响应水凝胶中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载有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的酸响应水凝胶被植入肿瘤切除部位;酸性的肿瘤微环境能够使复发的肿瘤触发酸响应水凝胶的降解和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的释放,释放的药物一方面进入血液循环经肾脏代谢后使尿液变色,另一方面在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能够同时起到肿瘤原位复发预警和治疗的作用。该水凝胶载药系统无需术后长期复查,避免加重经济负担和占用医疗资源;可在肿瘤原位复发的第一时间通过尿液的变色给出预警,无滞后效应,并且简单实用,有利于患者的自我诊断;可同时实现肿瘤原位复发的预警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215130912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205118.3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F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植入物,包括脊柱锥体连接机构和脊柱支撑机构;脊柱锥体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主体和至少两个支撑机构连接座,连接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脊柱锥体相连接,支撑机构连接座与连接主体固定连接,且连接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均设有支撑机构连接座;脊柱支撑机构包括连接件、定位杆连接座和锥弓根螺钉定位杆,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撑机构连接座相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定位杆连接座相连接,定位杆连接座上设有定位孔,锥弓根螺钉定位杆安装在定位孔内。本公开的脊柱植入物的脊柱锥体连接机构和脊柱支撑机构构成了桁架结构,可有效传导应力并分散张力,从达到避免植入物疲劳断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4633242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22968703.7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M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植入式深部持续给药硅胶囊管系统,包括囊状盲端、限流通道和引流管,囊状盲端、限流通道和引流管采用弹性硅胶做成,囊状盲端能够埋藏于皮下;限流通道密封连接在囊状盲端和引流管之间;引流管的开口端植入在人体深部的治疗靶点。该硅胶囊管系统可用于反复多次给药,并且限流通道可以维持药物的持续灌流,避免了一次性药物局部注射所面临的作用时间短的问题;用于局部给药的穿刺操作与常规的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操作类似,无需CT辅助,避免了多次穿刺局部给药所面临的穿刺操作难度高、风险大的问题;囊状盲端埋藏于皮下,无体外部分,减少了体外细菌通过引流管外口进入体内造成深部感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3943738U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20310667.7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IPC: A61B19/00
Abstract: 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节段定位装置,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对待手术颈椎的手术节段进行准确定位及标记,以避免对其他部位的损伤,所述节段定位装置包括:本体,为能透过X光的医用材料件,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准确定位后标记定位点的标记通道;多个显影部,为在X光透视下显影的医用材料件,固定在所述本体上并均匀间隔排列,所述多个显影部之间的间隙对应于人体颈椎的生理尺寸设置,所述标记通道设置于所述多个显影部的每两个显影部之间;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本体临时固定于所述待手术颈椎的前部,以通过X线透视对所述待手术颈椎的手术节段进行准确定位及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222657268U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21274139.0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间融合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至少包括如何避免术后融合装置发生松动,以及如何避免对食道的干扰。该椎间融合装置包括头部渐变段、支撑段和尾部操作段;所述支撑段的内部设置有沿着所述椎间融合装置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固定钉通道,以及沿着所述椎间融合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钉通道;所述的固定钉通道和支撑钉通道交叉设置并在交叉点处连通;所述的固定钉通道内部设置有能够沿着所述椎间融合装置的高度方向滑动的固定钉;所述的支撑钉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能够沿着所述椎间融合装置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支撑钉。
-
公开(公告)号:CN216676044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3118334.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棘突椎板重建假体,包括椎板和棘突,所述的棘突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椎板的上方;所述椎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棘突的长度和宽度;所述椎板的背面具有梯形轮廓;所述梯形轮廓的第一腰和第二腰分别用于与手术中的截骨面匹配接触;所述的第一腰上设置有从所述的第一腰向所述椎板的内部倾斜延伸的第一螺钉孔;所述的第二腰上设置有从所述的第二腰向所述椎板的内部倾斜延伸的第二螺钉孔;所述的第一螺钉孔和第二螺钉孔均为贯通孔。
-
公开(公告)号:CN209301406U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721818667.8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寰枢椎侧块关节固定融合装置,包括融合结构以及固定结构,融合结构用于植入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固定结构设置于融合结构的一端,固定结构包括分别用于与寰枢椎侧块贴合的枢椎关节固定部和寰椎关节固定部,枢椎关节固定部和寰椎关节固定部分别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通孔;其中融合结构和固定结构一体形成,由此在进行寰枢关节融合术的过程中,可以一次性完成内固定和植骨融合,简化了手术步骤。另一方面由于融合结构和固定结构一体形成,固定结构可以固定于寰枢椎侧块关节上,因此可以防止融合结构发生相对移位,能够使寰枢椎侧块关节起到牢固地固定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