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80141.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火储联合外送优化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待规划的外送输电通道容量,确定风光火储外送输电通道及其外送输电通道曲线,并确定外送输电通道配置储能充放电原则及外送方法;基于确定的外送输电通道配置储能充放电原则及外送方法,以风光火储联合外送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风光火储联合外送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建立的风光火储联合外送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风光火储最优容量配比。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网优化配置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10646.3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长时间断面的外送新能源低碳效益提升方法及系统,包括:对长时间断面下的新能源出力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外送通道中新能源占比;基于外送通道中新能源占比,确定新能源出力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根据新能源出力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设置外送输电通道输送能力最大为优化目标,并设置约束条件对优化目标进行求解,获得长时间断面的外送新能源碳排放值。本发明通过对比计算得到外送新能源碳排放值与现有碳排放结果,低碳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整体外送新能源低碳效果,将会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远距离电网规划的建设、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2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84859.3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时空分辨率跨区电力输送的地区用电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分析电力净调出地区A、电力调入调出地区B、电力净调入地区C的输电格局及输电量;计算获取T时间段内电力净调出地区A、电力调入调出地区B及电力净调入地区C的发电碳排放量;计算T时间段内电力净调出地区A、电力调入调出地区B及电力净调入地区C的本地发电碳排放因子;基于电力净调出地区A的发电碳排放量以及各地区的本地发电碳排放因子,计算T时间段内电力调入调出地区B及电力净调入地区C的用电碳排放量。本发明能够进行准确合理的碳排放核算,保障减碳目标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02858.2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消纳电量均衡分配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依据调度控制区域内各片区的现行策略,建立调峰贡献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建立的调峰贡献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各片区内火电机组的调峰贡献程度,并按比例进行各片区内可再生能源消纳电量分配。该方法能够综合评估调度控制区内火电机组的调峰贡献度,厘清各机组间、各调度主体间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权、责关系,为调度控制区内可再生能源电量的分配提供决策参考。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3868.6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工业负荷提供长周期需求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涉及一种电力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方法。获取工业用户历史负荷数据,并根据负荷特性进行降维处理;基于处理后的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得到用户典型日负荷曲线;基于用户典型日负荷曲线确定快速响应能力;结合行业特性确定非快速响应能力;基于行业用电预测对需求响应能力进行修正。鉴于目前缺乏对工业负荷提供长周期需求响应能力的评估,提出一种工业负荷提供长周期需求响应能力的评估方法,能够针对长周期需求响应能力进行量化评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07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265681.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和包含其的锂浆料电池。该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通过将设有半干浆料态/干燥粉体态的负极活性层的负极电极片与其他功能性部件制成一体化结构,使得在制作电池时可将该电池的复合单元直接固定安装于电池壳中,减少了向狭窄负极腔注入粘稠性负极浆料所带来的反应腔堵塞等问题,待回收电池时也可将整个电池的复合单元从电池壳中拆卸进行材料再生和利用,且方便对电池内部的电池的复合单元多次更换,从而实现锂浆料电池维护再生的目的。本发明的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的正负极极耳通过电池壳上的通槽和间隔排列的通孔单独引出,有助于提高锂浆料电池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26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0684859.3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时空分辨率跨区电力输送的地区用电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分析电力净调出地区A、电力调入调出地区B、电力净调入地区C的输电格局及输电量;计算获取T时间段内电力净调出地区A、电力调入调出地区B及电力净调入地区C的发电碳排放量;计算T时间段内电力净调出地区A、电力调入调出地区B及电力净调入地区C的本地发电碳排放因子;基于电力净调出地区A的发电碳排放量以及各地区的本地发电碳排放因子,计算T时间段内电力调入调出地区B及电力净调入地区C的用电碳排放量。本发明能够进行准确合理的碳排放核算,保障减碳目标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37438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060043.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碳交易的抽蓄与电化学储能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发电系统的参数,并建立待测发电系统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求解建立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确定使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目标函数最小的抽蓄出力和电化学储能出力,并计算火电机组的出力;根据得到的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向待测发电系统的对应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和火电下达出力指令;判断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调度周期,若是,则完成待测发电系统抽蓄与电化学储能的联合运行;若否,则重新确定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并向待测发电系统下达对应的出力指令,直至调度周期结束,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010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18880.1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F16/901 , G06F16/2455 , G06F16/248 , G06N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领域知识图谱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查询系统的构建方法、装置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领域知识图谱的模式层;获取用于构建基于领域知识图谱的查询系统的多源异构数据源;基于预设的提取模型提取所述多源异构数据源的数据知识特征;根据提取的所述数据知识特征进行知识融合,在设定图数据库平台上构建领域知识图谱;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查询指令,根据所述查询指令在所述领域知识图谱中进行检索,并输出对应的检索报告。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构建针对特定领域信息的查询系统,便于用户对该特定领域的信息进行精准检索,提高查询效率,并便于企业基于该特定领域的信息进行特定领域的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7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04979.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负荷特性需求的风光储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将电化学储能配置在电力系统的新能源侧,并获取用电和电化学储能参数;2)以新能源和电化学储能联合出力特性跟随电力系统负荷特性为优化目标,以电化学储能的出力为变量,构建联合优化模型及其约束条件;3)以满足联合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前提,将获取的用电和电化学储能参数输入至构建的联合优化模型,求解得到电力系统的最优电化学储能出力;4)电化学储能根据求得的最优的电化学储能出力进行充放电并显示结果,实现新能源与电化学储能的联合运行,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