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38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060043.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碳交易的抽蓄与电化学储能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发电系统的参数,并建立待测发电系统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求解建立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确定使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目标函数最小的抽蓄出力和电化学储能出力,并计算火电机组的出力;根据得到的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向待测发电系统的对应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和火电下达出力指令;判断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调度周期,若是,则完成待测发电系统抽蓄与电化学储能的联合运行;若否,则重新确定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并向待测发电系统下达对应的出力指令,直至调度周期结束,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36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99845.6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时间尺度下的风光储蓄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首先根据预先构建的风电模型、光伏模型、变速抽水蓄能电站模型和电化学储能模型,分别建立日前调度目标函数、滚动调度目标函数和实时校正目标函数,并以此构建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最后根据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确定风光储蓄联合发电系统的调度方案。本申请考虑了变速抽水蓄能电站与电化学储能差异性与相关性影响,提出了变速抽水蓄能电站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配合策略,合理规划变速抽水蓄能电站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运行状态与出力,有效满足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消纳与平抑出力波动的需求,实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3301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52898.7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山东潍坊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G1法的抽水蓄能电站选址方法及装置,从抽水蓄能电站位置选择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出发,建立抽蓄电站与电网薄弱点的电气距离、潮流分布不均衡度、抽蓄电站与负荷中心电气距离、抽蓄电站对电网薄弱点的无功支撑能力、抽蓄机组黑启动路径数量,五个方面完善的指标分析体系对抽水蓄能电站位置进行分析;首先以客观CRITIC法求得客观权重,再以主观G1法重要程度之比为变量,以重要程度之比所属区间为约束,以主、客观权重差的绝对值最小为目标求取最优权重,依据不同建设位置下的分析结果的大小来选择最佳的建设位置,对抽水蓄能电站位置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7438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60043.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碳交易的抽蓄与电化学储能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发电系统的参数,并建立待测发电系统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求解建立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确定使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目标函数最小的抽蓄出力和电化学储能出力,并计算火电机组的出力;根据得到的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向待测发电系统的对应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和火电下达出力指令;判断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调度周期,若是,则完成待测发电系统抽蓄与电化学储能的联合运行;若否,则重新确定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并向待测发电系统下达对应的出力指令,直至调度周期结束,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19039.8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 B60L53/31 , H02J7/35 , H02J3/00 , H02J3/38 , G06Q30/0201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建设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对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盈利进行测算;对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运行成本及支出构成进行分析,并建立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收支模型;基于盈利测算结果和建立的收支模型,对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内部收益率IRR及聚合效益进行测算;基于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聚合效益测算结果,对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建设方案进行评估。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配电网规划设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83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88905.X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H02J3/46 , H02J3/38 , H02J3/32 , H02J3/24 , G06F18/23213 , G06F17/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微电网联合规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包括:根据构建的风光出力相关性模型,随机抽取样本点生成原始场景样本,由原始场景样本聚类得到多微电网联合规划的典型场景;根据预设的多微电网联合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基于多微电网内储能及需求响应资源的协同运行,建立典型场景下待规划配电网的多微电网联合规划双层模型;根据多微电网联合规划双层模型,获取待规划配电网中每个微电网的容量配置信息,以对目标多微电网进行容量配置;根据目标多微电网的容量配置信息,对目标多微电网中光伏电池板总容量、燃料电池的装机容量和储能电池容量进行配置。本发明能提高新能源消纳,改善网损,维护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11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73833.5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H02J3/32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典型年用电数据与分布式光伏典型年出力数据之差确定出年净负荷特性曲线;按照储能配置比例和储能配置时长生成储能配置方案,设置储能充放电策略,确定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根据所述年净负荷特性曲线与所述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之差确定叠加储能后的净负荷功率曲线;根据叠加储能后的净负荷功率曲线计算统计周期内的净负荷反送电量,根据分布式光伏典型年出力数据计算统计周期内的光伏发电量,根据净负荷反送电量和光伏发电量计算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应用本发明可确定配置一定比例和时长的储能的光伏就地消纳水平,有助于改善负荷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85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44757.5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41 , G06F18/23213 , G06N3/00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用电需求的县域特色负荷多维度分类聚合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获取由日负荷曲线数据作为样本构成的数据集,采用基于分裂‑耦合的改进K‑means预分类聚合方法确定数据集的分类聚合数K值,并确定K个初始分类聚合中心;基于K个初始分类聚合中心进行蚁群分类聚合,并设定蚁群分类聚合的参数,进行蚁群分类聚合构造解空间,确定目标函数;选择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按概率进行局部搜索,更新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以及模拟退火的热度,迭代计算,输出最优解。本发明在面对用户负荷曲线分类聚合时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有效性,能对特色负荷可调节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应用于用电需求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93803.3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宇尘 , 原凯 , 薛振宇 , 郭铭群 , 李敬如 , 罗金山 , 金强 , 杨露露 , 孙充勃 , 冯明灿 , 郑宇光 , 万志伟 , 丁雨頔 , 颜景娴 , 梁文茹 , 王婷婷
IPC: G06Q10/04 ,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计及风光不确定的IES碳能协同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电‑氢‑碳协同调度模型和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描述综合能源系统电‑氢‑碳耦合关系和负荷需求响应收益需求;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控制模型,上层优化控制模型将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的年运营收益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下层优化控制模型将负荷聚合商目标收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综合采用区间线性规划与鲁棒优化,建立考虑风光不确定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随机优化模型,并采用KKT条件和Big‑M法对双层优化控制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应对不确定性波动的适应性,并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89991.7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压配电网区域内调压方法及系统,通过将执行装置安装于目标供电区域,以检测目标供电区域的电量信息,并且将所述电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然后通过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电量信息发出调压请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执行装置对目标供电区域的电压进行调节控制,以使得目标供电区域的电压趋于稳定。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特定目标供电区域的电压,并通过灵活的控制策略实现中低压配电网中特定目标供电区域内电压的高效管理,从而保障中低压配网中特定目标供电区域的电压稳定度,提高了用户的用电质量与用电体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