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1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54378.8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容量临界点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其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区域年负荷变动情况,建立考虑集中变动情况与极端变动情况下的峰谷差率的评价指标;基于建立的考虑集中变动情况与极端变动情况下的峰谷差率的评价指标以及当前研究区域的负荷出力曲线,得到当前研究区域的光伏容量临界点。本发明通过建立充分考虑集中变动情况与极端情况下的峰谷差率的光伏发电容量临界点评价指标,对光伏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进行系统判定,为合理规划光伏发电容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属于电网规划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80141.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火储联合外送优化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待规划的外送输电通道容量,确定风光火储外送输电通道及其外送输电通道曲线,并确定外送输电通道配置储能充放电原则及外送方法;基于确定的外送输电通道配置储能充放电原则及外送方法,以风光火储联合外送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风光火储联合外送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建立的风光火储联合外送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风光火储最优容量配比。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网优化配置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02858.2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消纳电量均衡分配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依据调度控制区域内各片区的现行策略,建立调峰贡献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建立的调峰贡献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各片区内火电机组的调峰贡献程度,并按比例进行各片区内可再生能源消纳电量分配。该方法能够综合评估调度控制区内火电机组的调峰贡献度,厘清各机组间、各调度主体间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权、责关系,为调度控制区内可再生能源电量的分配提供决策参考。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6936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911308713.3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力分布的分析方法,属于电网技术领域。该分布式新能源电力分布的分析方法包括:根据步长实时采集区域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相关的输出电力、销纳电力、上送电力、输入电力以及光和/或风电源产生电力的数据,根据数据实时计算各个节点的残余电力容量;确定所述各个节点连接线路的电力流向;计算各个节点连接线路的输入或输出电力;根据各个节点的残余电力容量、所述输入线路的输入电力及所述输出线路的输出电力确定整个区域配电网的电力分布情况。本发明的应用可以实时对区域配电网中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分布式新能源配电网的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70790.1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K9/62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CNN的暂稳极限传输功率的确定方法,首先通过历史数据构建仿真模型,再通过蒙特卡洛故障模拟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事故前后的系统电压、联络线故障冲击功率以及暂态稳定极限传输功率等数据;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电网的系统输入特征量与输电通道暂态稳定极限传输功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再通过多次训练构建卷积网络模型,最后,利用这种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暂稳极限功率的快速计算;本发明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确定暂稳极限功率,相比于直接法和时域仿真法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更高的精度并且有较强的模型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18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69403.2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AP聚类算法的电网分区与电网关键断面识别方法,根据电力系统结构确定电网拓扑结构图,并求得各节点间的电气距离;然后综合考虑各支路的输电介数以及支路潮流,并利用Dijkstra算法构建相似度矩阵,采用AP聚类算法完成电网分区;另外,本发明还根据输电断面的潮流情况以及安全裕度提出一种关键度指标,该指标可以较好的体现电网中的脆弱环节以及电网中承担主要输电作用的传输通道,最后根据此指标对各个输电断面的关键度指标进行排序,从而挖掘制约电网输电通道传输效率的关键断面;本发明基于AP聚类算法实现电网分区,考虑了断面的关键度,并给出一种电网关键断面自动识别方法,具有关键断面检测精准、节约运行时间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438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60043.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碳交易的抽蓄与电化学储能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发电系统的参数,并建立待测发电系统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求解建立的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确定使联合调度运行模型目标函数最小的抽蓄出力和电化学储能出力,并计算火电机组的出力;根据得到的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向待测发电系统的对应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和火电下达出力指令;判断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调度周期,若是,则完成待测发电系统抽蓄与电化学储能的联合运行;若否,则重新确定抽蓄出力、电化学储能出力和火电机组出力并向待测发电系统下达对应的出力指令,直至调度周期结束,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837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73532.8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调峰成本对火电机组进行优化配置的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火电机组的调峰成本进行测算,得到考虑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机会成本的总成本,包括对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改造投资成本、火电机组的发电成本、火电机组的机会成本以及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总成本的计算;基于得到的考虑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机会成本的总成本,对火电机组的相关配置进行优化。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711367721.6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系统及其快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系统模型框架,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设置数据库和MATLAB模块;2)在MATLAB模块中存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算法模型并加密处理;3)确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不同机组参数,通过客户端输入后,发送到服务器端;4)MATLAB模块调用算法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返回到数据库;5)数据库将MATLAB模块返回的计算结果发送到客户端,由客户端进行结果展示;6)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得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技术和经济指标,为电网电源规划设计、燃气热电厂运行优化提供支撑。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快速建模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696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561588.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空气源热泵和储能的微能源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包括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与电母线连接;燃气内燃机一端与天然气网络相连通,另一端与电母线以及余热锅炉相连通;余热锅炉一端与燃气内燃机相连,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燃气锅炉一端与天然气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热母线相连;吸收式制冷机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冷负荷相连;电制冷机一端与电母线相连通,另一端与冷负荷相连;空气源热泵一端与电母线相连,一端直接连接热负荷;储电装置储存或释放电能,储热装置储存或释放热能,蓄冷装置储存或释放冷能。本发明能调节能量流的耦合转化方向,环保经济地完成对用户的供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