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高速串行图像数据的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5017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14390.8

    申请日:2016-12-26

    Abstract: 多路高速串行图像数据的传输系统,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应用的多路高速串行图像数据的传输系统,解决现有高速串行传输芯片的资源利用率低且对供电要求高,同时在接收数据过程中,每次上电后解码输出图像数据参考时钟的相对相位不确定,以及采用单一时钟对解码的多组数据进行采样时存在亚稳定状态的问题,采用本地时钟源经时钟分路器分成多路同时送入高速串行传输芯片和控制器;对于数据发送端,采用控制器内部的数字时钟管理单元和锁相环对控制器送入高速串行传输芯片的数据进行相位调整;采用高速串行传输芯片内部的环回功能进行发送数据和时钟最佳相位的确定;本发明降低对时钟源及控制器内部时钟通道的要求,提高控制器内部资源的利用率。

    一种改进的磁保持继电器星载相机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1458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102161.6

    申请日:2015-03-09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磁保持继电器星载相机供电系统,涉及一种星载相机供电系统,解决现有星载相机设备中DC/DC模块一次电源和二次电源回线未能隔离,导致DC/DC模块的输入和输出级相互干扰等问题,单独采用一小功率DC/DC对磁保持继电器线圈进行供电,保证供电系统状态切换的正确;采用DC/DC模块直接接入供电电路,避免在系统上电后DC/DC的接入引起供电电路的浪涌;采用磁保持继电器结合三极管及RC充放电电路对DC?DC的工作使能端进行隔离控制;根据回流面积最小原则对供电系统的共地进行了限定。提出采用两单输出正电压DC/DC模块组合形成输出稳定的正负双输出DC/DC模块。

    基于小卫星平台的双面阵立体测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5126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07796.X

    申请日:2016-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00

    Abstract: 基于小卫星平台的双面阵立体测绘系统,涉及一种双面阵立体测绘系统,解决现有测绘系统存在处理方法复杂、对卫星平台的姿态稳定性要求高以及时不能实时传输数据处理不方便等问题,包括星务系统、测控系统、姿轨控系统、供电系统、热控系统、第一星敏感器、第二星敏感器、数传系统、三轴陀螺、前视面阵相机、后视面阵相机和前后视光学系统在轨夹角检测系统。前视面阵相机和后视面阵相机共用成像和调焦控制器;前后视光学系统在轨夹角检测系统用于在轨实时检测前、后视光学系统在轨夹角的夹角变化。本发明结合星载一体化和低轨道运行技术,开展基于小卫星的大比例尺双面阵立体测绘研究,降低卫星姿轨测量精度要求且可实现无控制点测绘。

    一种提高光电编码器测角精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59290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410011087.9

    申请日:2004-09-08

    Inventor: 王显军 徐东

    Abstract: 一种提高光电编码器测角精度的方法,属于光电测量技术领域中涉及的一种提高光电编码器测角精度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光电编码器测角精度的方法。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步:通过光电器件从码盘上提取三路相位互差为120度的三路光电信号;第二步:将三路光电信号输入前置放大器放大后输入到A/D转换器变为数字量信号。同时利用三相制信号交流分量和恒等于零的特性设计三相加法电路。将放大的三相制信号输入到加法电路监测输出的交流分量提高调整精度;第三步:计算机将数字量信号按三相制信号细分程序运算,获得与角度位置对应的数字代码,表明了光电编码器的测角精度。

    一种探测器的多工作模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88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1887.4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器的多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工作模式、增益参数和积分级数合并在一条指令中:将探测器的所有寄存器都重新写一遍;当工作模式、增益参数和积分级数分多条指令分时发送:如收到工作模式指令,则将探测器的所有寄存器都重新写一遍;如接收到增益参数或者积分级数指令,则更新对应的部分寄存器。本发明提出一种探测器的多工作模式控制方法,根据探测器内部寄存器是否可部分更新,将工作模式切换、成像工作参数指令分为一条或者多条指令,每次工作模式寄存器的切换在不同的工作阶段进行。

    长时间工作的探测器SPI寄存器的预防打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351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757591.1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长时间工作的探测器SPI寄存器的预防打翻方法,涉及探测器SPI寄存器的预防打翻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容易出现高能粒子把探测器内部寄存器打翻而出现错误的寄存器值被执行,存在影响最终的输出图像质量,及造成CMOS探测器的损坏等问题,本方法通过内部设置的定时器,定时从存储成像参数的RAM中读出寄存器值并经并串转化后送入探测器。通过与成像控制器的交互握手,在接收新的成像参数后写入RAM中;在无新成像参数时,将三个RAM中的成像参数进行比较,将不一致的RAM内的数据进行相同修改。控制器并根据摄像任务间隔时间的长短,选择定时给成像单元发送成像参数;或将探测器下电后重新上电再发成像参数;或整个焦面下电后再上电,探测器上电后再发成像参数。

    一种探测器上电工作系统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02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7793.7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一种探测器上电工作系统,涉及探测器上电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探测器上电工作时序在训练过程中存在训练结果失败的问题,上电工作系统包括成像控制器和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包括指令解析及发送模块、时序控制模块以及训练和数据整合模块;成像控制器在每次训练操作结束后进行训练状态的检测。训练操作是否结束是通过训练过程是否结束的指示信号来表明的,高电平表示训练过程已经结束,低电平表示训练过程还未结束;当检测到训练失败方启动重新训练的操作,当检测到训练成功则不再启动重新训练的操作。这样可以避免新启动的训练对之前训练过程及结果的影响。

    长时间工作的探测器SPI寄存器的预防打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35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57591.1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长时间工作的探测器SPI寄存器的预防打翻方法,涉及探测器SPI寄存器的预防打翻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容易出现高能粒子把探测器内部寄存器打翻而出现错误的寄存器值被执行,存在影响最终的输出图像质量,及造成CMOS探测器的损坏等问题,本方法通过内部设置的定时器,定时从存储成像参数的RAM中读出寄存器值并经并串转化后送入探测器。通过与成像控制器的交互握手,在接收新的成像参数后写入RAM中;在无新成像参数时,将三个RAM中的成像参数进行比较,将不一致的RAM内的数据进行相同修改。控制器并根据摄像任务间隔时间的长短,选择定时给成像单元发送成像参数;或将探测器下电后重新上电再发成像参数;或整个焦面下电后再上电,探测器上电后再发成像参数。

    一种成像系统的调试方法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9116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41847.1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一种成像系统的调试方法,涉及航天应用成像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成像系统由于探测器内部没有无效数据清零操作,在无效数据阶段输出的图像数据随机,难以进行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的区分的问题,针对和FPGA相连的刷新芯片不加电,存在潜通的风险,将不使用的管脚设置为低电平;必须相连的管脚串联电阻,并且使用电容来滤除可能存在的干扰;不仅能减小潜通的影响,同时不降低应用的可靠性。针对探测器温度变化可能出现了图像变花,提出了二次训练的操作方法,避免图像变花。针对探测器内部没有无效数据清零操作,在无效数据阶段输出的图像数据随机,难以进行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的区分;采用逐像素点亮和灭掉,从而准确进行有效数据位置的检查。

    多路高速串行图像数据的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50178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611214390.8

    申请日:2016-12-26

    Abstract: 多路高速串行图像数据的传输系统,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应用的多路高速串行图像数据的传输系统,解决现有高速串行传输芯片的资源利用率低且对供电要求高,同时在接收数据过程中,每次上电后解码输出图像数据参考时钟的相对相位不确定,以及采用单一时钟对解码的多组数据进行采样时存在亚稳定状态的问题,采用本地时钟源经时钟分路器分成多路同时送入高速串行传输芯片和控制器;对于数据发送端,采用控制器内部的数字时钟管理单元和锁相环对控制器送入高速串行传输芯片的数据进行相位调整;采用高速串行传输芯片内部的环回功能进行发送数据和时钟最佳相位的确定;本发明降低对时钟源及控制器内部时钟通道的要求,提高控制器内部资源的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