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61239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310664725.6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表情符号对微博进行情感倾向分类的方法,包括:创建中性情感集、消极情感集和积极情感集;利用中性情感集、消极情感集和积极情感集,建立中性情感贝叶斯分类器;利用由消极情感集和积极情感集,建立极性情贝叶斯情感分类器;利用中性情感贝叶斯分类器和极性情感贝叶斯分类器对待测微博进行情感分类。本发明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分类,即建立中性情感分类器,把中性情感的微博剔除,建立极性情感分类器,将有极性情感的微博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该分类器分类速度快、占用空间小且鲁棒,且本发明能通过微博准确的了解到人们对当前的热门话题或事件的态度和网民的情绪,对社会科研和调查有着重要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520514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00289.5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微博用户影响力的方法,属于数据挖掘领域,具体步骤如下:一、收集每日的微博流数据;步骤二、服务器将微博流数据平均分发到多个端口;步骤三、对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并行计算;步骤四、将特征存储;步骤五、过滤不关心用户;步骤六、计算用户影响力;步骤七、存储每日每个用户的影响力。优点在于:该影响力的指标增加了平均数、最高数和爆发度,平均数要求用户发布的每条微博的平均影响力都比较高,避免出现微博数大造成转发量或评论量大,最高数和爆发度分别刻画影响力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因此,新增加的指标克服以往指标中存在单一总数不能完整刻画用户影响力的缺陷,能够更深入的解释用户影响力高的原因。
-
公开(公告)号:CN104778209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11752.X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千万级规模新闻评论的观点挖掘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统计千万级规模新闻评论的数量;2)、判断该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K,如果是不予处理,否则进入步骤三;3)、利用中文分词工具,对数量小于阈值K的新闻标题和评论进行分词,进行词性标注;4)、根据分词结果对新闻评论聚类,得到类别标签;5)、对新闻评论进行关键词对提取;6)、统计新闻评论的比例和混杂度;7)、根据关键词对筛选并提取代表性文本。本发明利用中文分词工具,考虑汉语语言的用法和搭配关系,结合新闻标题的作用,处理千万级规模的新闻评论,具有高效性、鲁棒性和易用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3304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710827984.4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点事件的舆情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属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首先实时获取微博文本,对每个微博文本进行处理,构建文本簇,计算每个文本簇所属的话题类别,按类别识别每个簇中的热点事件,统计每个热点事件的多维属性;识别参与热点事件讨论的重要人物和机构,并获取重要人物和机构的多维属性;最后构建事件、人物、机构的多维属性体系及关系类型,以事件、人物、机构为实体,事件、人物、机构之间的关系为关联,构建舆情知识图谱。本发明能够从多个维度对热点事件、人物、机构进行刻画,实现对热点事件、人物、机构的全方位解析;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同话题类别的权重,实现不同话题的舆情知识图谱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477821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111754.9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博转发树和转发森林构建方法,属于数据挖掘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该条微博的原创微博信息;并且根据单条原创微博信息,获取其转发微博信息;然后在单条原创微博信息及其所有转发微博信息上,构造单条微博的微博树结构;根据用户给定时间段t3‑t4内的话题关键词Topic,收集与该话题相关的全量微博信息,针对每一条微博信息,构造单条微博的微博树结构;最后汇总该话题相关的全量微博信息的转发树;形成微博转发森林。本发明的优点为:通过转发树生成算法,高效快速完整地进行转发树和转发森林的提取,具有较高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068988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431992.8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维度和多粒度情感分析方法,包括:构建情感资源,即根据特定领域文本的类别体系构建其情感资源;选择情感倾向词,即选择每个类别下的情感词并确定其情感倾向;判别情感倾向性,包括:判断信息资源的类型;从信息资源中获取情感关键词;从信息资源中识别权威发布者,并获取该信息资源的情感分析结果;对社交类信息进行情感分析;对非专有类别社交类信息的情感倾向进行分析;针对专有类别的社交信息进行情感分析。本发明的情感分析方法能够从多维度、多粒度进行情感分析以提供较高的情感分析识别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27766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59551.0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9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数据驱动的选举舆情预测方法,属于数据挖掘领域。具体为:首先,根据选举国家或地区的互联网网路使用报告和地区网站排名,挑选出大数据信息源;再对每一类信息源进行分析,构建民意预测指标;然后融合提取出的多源预测指标,形成当前互联网民众支持率;进而收集民调报告,融合报告中各年龄段人群对候选人的支持率,形成线下民调支持率值;考虑选举国家或地区人口结构构成和网民年龄分布,融合候选人互联网支持率值与线下民调支持率值,运用移动平均方法,预测下一时间节点候选人支持率值,预测结果以日频度更新。本发明具有数据源广泛、预测周期短、实时性强等特点,在舆情监控和观点分析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76036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50038.6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2715 , G06F17/2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特定领域的新词发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文档预处理;步骤2,构建候选新词集;其中,每个候选新词由词语、该词语距离所述中心词语的距离向量值以及所述中心词语均采用新词表述方式表达。步骤3,候选新词挖掘;优点为:针对特定领域的新词发现方法,采用更灵活的新词表达方式,将数据挖掘领域的关联规则方法引入新词发现过程,并创新地提出将词汇与指定关键词的距离向量作为关联规则挖掘的重要特征,由此可快速准确全面的识别出文档包含的所有新词。
-
公开(公告)号:CN10506898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31992.8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维度和多粒度情感分析方法,包括:构建情感资源,即根据特定领域文本的类别体系构建其情感资源;选择情感倾向词,即选择每个类别下的情感词并确定其情感倾向;判别情感倾向性,包括:判断信息资源的类型;从信息资源中获取情感关键词;从信息资源中识别权威发布者,并获取该信息资源的情感分析结果;对社交类信息进行情感分析;对非专有类别社交类信息的情感倾向进行分析;针对专有类别的社交信息进行情感分析。本发明的情感分析方法能够从多维度、多粒度进行情感分析以提供较高的情感分析识别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43854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150817.6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2455 , G06F1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网络数据的专题文档快速识别系统,通过与不同规则的高效匹配达到快速识别专题的目的。本发明主要由文档获取模块、文档结果存储模块、轮询监测模块、实时服务接口、历史服务接口、规则树构建模块、实时过滤处理模块和回溯过滤处理模块组成。本发明实现了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有效数据同时进行处理的功能,能够对大量文档数据进行批量处理,能够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处理算法进行动态热切换,能够在输入输出接口内容变动后依然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弥补了目前一些文档识别系统无法随意更改、灵活性和复用性差等的缺陷,对需求变更有很强的适应性。
-
-
-
-
-
-
-
-
-